10月2日下午4:30,中国嘉德(香港)秋拍“少励家族藏中国当代艺术”专拍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展览厅5BC举槌。
少励·传奇
文少励与其作品合影
“文少励是香港洋人圈的传奇人物。他是企业家,美食家,又爱画画,爱热闹爱朋友。我认识他时,他刚涉足当代中国艺术,那时没多少人知道还有这个艺术领域。文少励与艺术的渊源不止于此,他经营中国老家具的生意,同时自己也作画,并举办大小中国当代画展。一九九零前后是推广当代艺术的好年代,画家手头上都积压多年的作品,包括有些在国内展览已经很有名气的艺术家,但苦无适当的途径走向广大民众,无法出国。香港于是成为世界各地观众接触当代中国艺术的主要途径。文少励说他最爱到画家的画室参观,因为他可以像一个踏进未经开发地域的探险家,发现无名的宝藏。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他还是强烈地感觉到这种兴奋。
文少励与岳敏君雕塑作品合影
文少励对他赏识的画家很慷慨,遇到他欣赏的作品会不惜工本地投入。他为画家办展览、出版精美的图录、并致力于为他们营造社交场景。我记得临近一九九七的香港是尤其亢奋的几年,那时物业市场处于历年的高峰,全世界注目于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大时代转机,大家都有兴趣到香港来亲身体验这个操作历史的神秘之手。我那时经常见到文少励,在舞会中见到他,在宴会见面,参加他办的派对,也看他办的画展。
“8+8-1”展览作品在文少励于北京的西班牙餐厅阿仙蒂(Ashanti)中展示
他会给画家提供建议,为画展定主题,包括小规模的展览和主题性的联展。在那个著名的“8+8-1”系列出场的画家就包括许多今天拍卖会中最响亮的名字。“一九九七”的主题画展激发了岳敏君和刘大鸿狂野的想象。文少励不甘只当一个中介人,他要参与其中,就像一个监制一样。
文少励于北京的阿仙蒂餐厅为九〇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圈的重要聚脚地
一九九零年代末,赚到钱的画家就在北京开起酒吧和餐厅来。文少励觉察到他要介入国内艺术界,这个办法是正途,于是在北京开了一家酒吧。他的酒吧后来成为画家受欢迎的聚脚地。”
—— 张颂仁
亮点拍品
Lot 878 岳敏君(b.1962) 兵马俑系列A 铜雕 版数:1/5 135 × 54 × 45 cm
二〇〇三年作 估价:HKD 300,000 – 400,000
出版:
2004年,《岳敏君》,少励画廊,香港,第22、24至25页
展览:
2004年4月23日至5月5日,“岳敏君个展”,少励画廊,香港
附:少励画廊开立之作品证书
岳敏君
笑容背后的荒诞时代
岳敏君曾说:“笑就是拒绝思考,就是头脑对某些事物感到无以思考,或者难以思考,需要摆脱。这是一个让人咧嘴笑的时代”,为此,他用笑脸作为武器,嘲弄当下束缚大部分个体的社会结构,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讥讽、厌倦和冷漠,以贴近生活的表现方式演绎当下每个个体独有的玩世主义。
2004年 岳敏君于少励举办的个展现场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思潮的涌入和艺术本土化的蔓延,泾渭分明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间不断呈现出相互融合的态势,艺术家们也开始从传统知识结构及行为方式解放出来,不断用新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极具前瞻性和独创性的视觉审美经验。
Lot 879 岳敏君(b.1962) 兵马俑系列B 铜雕 版数:1/5 135 × 66 × 37 cm
二〇〇三年作 估价:HKD 300,000 – 400,000
出版:
2004年,《岳敏君》,少励画廊,香港,第24至25页
展览:
2004年4月23日至5月5日,“岳敏君个展”,少励画廊,香港
附:少励画廊开立之作品证书
在这一时期,岳敏君的艺术语言逐渐由平面向立体转化,通过对传统雕塑语言的置换进行艺术观念的传达,以“当代兵马俑”系列作品最具代表性,标志着艺术家在意象探索上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岳敏君借助传统兵马俑的庞大规模与严整队列所形成的视觉震撼力,在创作中用一个个形貌特征极具独特性的个体形象突破“天下大同”的观念,使“集体化”情境中的物质独立性与精神趋同性形成鲜明反差,引起观者对消费时代流行文化合理性与总体化社会结构的反思。
Lot 880 岳敏君(b.1962) 兵马俑系列C 铜雕 版数:1/5 135 × 57 × 45 cm
二〇〇三年作 估价:HKD 300,000 – 400,000
出版:
2004年,《岳敏君》,少励画廊,香港,第22、24至25页
展览:
2004年4月23日至5月5日,“岳敏君个展”,少励画廊,香港
附:少励画廊开立之作品证书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