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下午,华艺国际2017秋季拍卖会以6.3亿元的总成交额创公司历史佳绩,同时,本次秋拍也创下目前南中国地区艺术品拍卖单季成交的最高记录。中国书画、当代艺术、瓷器·玉器·工艺品、珠宝钟表、极品名酿·养生精粹、陈香茶韵·金工雅器六大门类十二个专场中,常规专场可圈可点,新设专场亦表现不俗。
△华艺国际2017秋季拍卖会现场
“重头戏”中国书画版块共推出三大专场,总成交额达3.7亿元。其中,新设专场“开合竞风流——成扇集珍”与“广东美术百年作品——国画篇”总成交率均超90%,“中国书画”单个专场成功斩获逾2亿元总成交额。当代艺术版块“黄金时代——法兰西三剑客 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专场斩获白手套。瓷器·玉器·工艺品版块“静观——历代造像专场”和“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两大专场总体表现稳健,总成交逾1亿元。
△华艺国际当代艺术部总经理李卉仟如女士为拍卖师颁发白手套与获奖证书
本次秋拍共诞生六件过千万拍品,其中,傅抱石《石涛诗意》以4140万元成交,拔得本场头筹。弘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二册)及赵无极《16.12.2001》均以3220万元成交,并列本次秋拍第二高价拍品。此外,“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的《刘思健肖像》以1081万元成交,从此迈入“千万俱乐部”。“静观”专场封面拍品“11世纪铜金刚萨埵(错银错红铜)”拍出667万元佳绩。
中国书画:傅抱石《石涛诗意》领衔 清帝书法成“黑马”
中国书画版块的三大专场中诞生了三件过千万拍品。其中,傅抱石《石涛诗意》以1800万元起拍,在买家多轮竞价后以36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4140万元成交,拔得本专场头筹,也成为本次秋拍最高价拍品。
△傅抱石《石涛诗意》立轴 设色纸本 200.5×30.5cm
《石涛诗意》创作于1945年,正值傅抱石金刚坡时期之巅峰,全画竖长条幅构图,纵200厘米,横30厘米。狭长的空间内,各物象安排自然有序,忽见峰回路转,又见飞云流瀑,云深处树木掩映山间,高士对座谈玄,不独见画家驾驭构图的非凡能力,亦有一种幽冥空灵的意境,颇与苦瓜和尚石涛的诗境契合。石涛是傅抱石一生最崇拜的画家,他将石涛视为“震惊世界的中国民族艺术家”。
弘一法师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二册)以1300万元起拍,拍出3220万元佳绩。弘一法师对律宗经典,推崇备至,奉若圭臬,常感慨于明清大师著述虽多,却因为无缘见律宗经典,已偏离了南山主旨,不可谓是律宗正统了。于是,其遍考中外律丛,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
△弘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二册)
△弘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二册封面
根据记载,弘一法师在泉州大开元寺结夏安居期间即开始圈点南山律钞记,历时三年才完成南山律疏的整理工作,而于此时亦将抄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为日课,日耕不掇。此两册《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共七万余字,字字珠玑,用时一千多个日夜,堪称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呕心沥血的煌煌巨制。
△张大千《芭蕉仕女》立轴 设色纸本 66×43.5cm
张大千《芭蕉仕女》以55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竞逐最终超出估价以1000万元落槌(拍前估价RMB 6,000,000-8,000,000),以1150万元成交。此幅芭蕉仕女作于1944年10月,一位凤冠仕女斜倚石旁,素服静好,幽思遥想,淡妆端颜,浅靥如花。大千的仕女在经过敦煌的洗礼后,已经一改明清以来的纤弱,转而为丰腴健美。衣饰的刻画则极精丽之能事,刻画细致入微。此幅《芭蕉仕女》,无论是发簪上的绿松石坠,还是藏于蕉叶间的石榴裙裾,描摹工谨,敷染醇厚,尽显盛唐遗法。
△王翚《江山无尽图》手卷 设色纸本 33×355cm
谢稚柳的《花鸟十二开》册页以954.5万元成交,谢稚柳夫人陈佩秋如此讲述册页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1973年老谢(谢稚柳)基本恢复人身自由,但还没有安排工作,闲赋在家,有时也写写画画。但此时身体不好,且有眼疾,早年那多工笔细笔已经画不了。于是,他在家从早到晚,天天都在研究和琢磨徐熙的落墨法,并获成功。十二开册页便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的作品之一。
△谢稚柳《花鸟十二开》册页 设色纸本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