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2017-11-29 08:22:55 网络

  2017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我们怀念这位伟大艺术家纯净质朴的人格和他不朽的艺术。为此经过半年努力征集和筹划,于今秋拍卖中即将呈现出李可染先生珍贵画作数幅,现撷取其中三件,与全球藏家一同再次感受与领略“李家山水”的风骨与特质。

  我13岁拜师学中国画,期间也学过几年油画和素描,但一生主要是和中国画的笔墨打交道,算来已有六十多个春秋。“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我早年有心变革中国画的座右铭。

  李可染

  40岁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老师和先贤的指引,使我略略窥见中国绘画的堂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我“打出来”前刻的两方印章。“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1954年起,我多次到大自然中观察写生,行程十数万里,使我认识到:传统必须受生活检验决定其优劣取舍,而新的创造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新规律,通过思维、实践发展而产生新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

  在传统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要克服许多矛盾:旧传统与新生活的矛盾、民族与外来的矛盾、现实生活与艺术境界的矛盾……“废画三千”、“七十二难”、“千难一易” 、“峰高无坦途”这些印章可以看出我在探索创作中的艰苦历程。

  现在我年近八旬,但我从来不能满意自己的作品,我常想我若能活到一百岁可能就画好了,但又一想,两百岁也不行,只可能比现在好一点。“天涯惟智”,事物发展是无穷无尽,永无涯际的,绝对的完美是永远不存在的。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李可染 1907-1989 黄山烟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169×94 cm  约14.3 平尺

  著录:《中国书画》1980年第6期。

  说明:

  1、李永森先生旧藏,李永森先生,香港著名实业家,和记行董事长。雅好书画,收藏甚丰,公暇之餘,与当代书画名家交往甚密,如李可染、赵少昂等。

  2、《黄山烟云》刊登在1 9 8 0 年《中国书画》,后来李可染对画面右部云雾及山头的变化和阴影进行调整,使得作品更具水墨淋漓之感。

  3、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提供的1988年李可染夫妇合影照片,背景画作与现《黄山烟云》局部完全一致,经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确认实为同一件。

  4、2014年,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将经鉴定的李可染真迹作品进行编号并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基金官方网站(www.likeran.com)“李可染艺术库”中。此作品通过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认定,收录于“李可染艺术库”中,作品唯一认证编号为:LKRAF-L-00817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0年秋季近现代书画专场“李永森藏品专拍”LOT69。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写生图

  1978年夏季,李可染在此开始黄山、九华山、三峡旅行写生。在黄山顶停留一个多月,每日在朝霞夕照、烟云晴晦中观察写生。此幅《黄山烟云》正创作于彼时。是幅奇崛壮美,笔墨气度涵盖天地,传承与创新,自然美与艺术美,雄伟与洒脱,厚重与空灵,在此都达到了画家追求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至高境界,也即所谓的“化境”。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黄山烟云局部一

  画面中山石的外轮廓线明快松动,书写性的用笔清晰地勾出一座座山峰的结构,再以淡墨浓墨交替使用,渍染出山体厚重的团块体积感,由近到远慢慢推后,使山体富有张力,给人一种威严耸立,直入云霄山脉且绵延不绝的感觉。刻意强调山石浑厚的同时又留出云雾的空白,云雾环绕将物象置于逆光之中。用浑厚的山体充分衬托瀑布的耀眼,黑与白、明与暗、虚与实、动与静的强烈对比既表现出了山石的雄浑,又体现了云雾的灵动。在幽玄冥暗的山体中云雾的空白仿佛发出耀眼的光芒,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黄山烟云局部一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西方油画对比图

  左:伦勃朗《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右:莫奈《鲁昂大教堂》

 最珍贵的画作和最真切的纪念:李可染《黄山烟云》、《鲁迅故居百草园》、《清漓帆影图》 

黄山烟云局部二

  画山水,这地方亮点,那地方暗点,这就是明暗。有明暗,是由于光的作用……黄宾虹先生有句话,叫做“画中有龙蛇”,这是因为自然界的石头是有凸凹曲折的,中国讲究下笔便有凹凸之形。这种凹凸曲折在光线的照射下,就必然有龙蛇蜿蜒的感觉。他还说,在很黑的地方有一点点亮就通了,这也是由于光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