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利为目的名人书札造假,出现得很晚,近些年见到的清以后名家书札赝品,一般以书画家的居多;即使是文人骚客,多半也以书画名世,近代的如刘墉、林则徐等;现代的则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以及黄胄、丰子恺等。近年来的一些名家书画、书札展览中,常有伪品出现,贻误后人。实际上,造假者是把书画名家的书札作品作为书法作品仿制的。正是因为名人书札的投资潜力大,市场上的赝品也不断冒出,近些年来更有甚嚣尘上的趋势。
名家书札的收藏,作为一项收藏门类,得到追捧,是这十几年来的事情。之前,由于专门收藏名人书札的人甚少,因此书札的市场价格很低,几乎没有赝品。我曾在那个时期买过很多名人书札,一封大名头的超过千元的极少。记得我买到两通沈钧儒先生的毛笔书札,才花了几百元。我在潘家园地摊上,买到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书札两通三页,小贩开价500元。一次参加完中国书店的书刊资料拍卖会,与好友谢其章等人漫步于中国书店,看到在书店的一个角落的柜台里摆放着一些清末名人的书札。其中有曾任京师大学堂文科监督孙雄的书札二页,“五四”运动中与曹汝霖、章宗祥同被斥为卖国贼的陆宗舆的两通书札,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清末古文家吴汝纶之子吴闿生的书札两页,曾编著《延吉边务报告书》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后因反对袁世凯而被暗杀的吴禄贞信札等。这些书札明码标价:300元一页。我按页买了20多页,花了6000元,搁到现今连一通刘春霖的书札都买不下来。那时候,拍卖会上书札的价位也不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中国嘉德的古籍善本拍卖会上,先后拍到过杨守敬的信札册页,四通7页,含佣金也不到4000元。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许多投资者把目光转入艺术品市场,书画市场一度火爆,本来并不太引人注意的名人书札也开始走俏起来。与此同时,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开始制造了大量名家书札赝品。起初那些制假贩假者,“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般不轻易兜售书札赝品。前些年,我曾经接触过几个时常卖一些假书札的小贩,他们一般不把假书札卖给熟人和老主顾。按他们的说法,假货是糊弄没有眼力、但兜里有几个闲钱的“傻冒儿”。其中最可恶的有三二人,六亲不认,专门杀熟。有时是自己制造赝品,有时是从一些缺乏操守的三四流的书画家那里进“货”。他们会精心设计圈套,一步一步地引诱那些热衷于书札收藏的人,或者刚出道不久的小商小贩钻进去;只要你一时看不出他卖的是假货,他就狠狠地“宰”你一“刀”。
我有过被打过多年交道、成交了不少生意的小贩“蒙”过的经历。那一次,我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转了一天,没买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天擦黑儿的时候,从市场往外走时经过两个和我非常熟悉的小贩的地摊儿。其中一个问:“有两封钱锺书的信,要么?”言毕,就手递过来。一是过于相信他们,二是天黑了看不清,只觉得字迹有些生硬。问了句多少钱,答云:两通1000元。那时候,根据钱先生的小说《围城》改编的电视剧热播不久,他的墨宝自然也是抢手货。虽然心存疑虑,还是掏钱买下了。上了出租车,心里没准儿,于是我让司机打开灯,借着灯光仔细审视,直觉告诉我是伪造的。事不迟疑,我立即让出租车往回返,正好那两人刚收完摊儿要走。我把“钱”的书札递给了其中一个人。很知趣,二话没说把款还给了我。他们解释说,这两通“钱”的书札是刚从别人手里买到的,还没来得及细看,确实不知道有问题。我认识这两人时,他们刚从外地乡下进京,还是很朴实的,做生意也算“仁义”,轻易不卖给熟人假货。到了后来,就只认钱了。由于这两人经常合伙变着法儿蒙人,口碑越来越不好,圈子里称他俩为“哼哈二将”。有意思的是,大概过了一年,在中国嘉德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位热衷名家书信收藏的东北籍朋友送给我一册他编辑的《名人手迹》。随便翻了翻,我发现当初退还给“哼哈二将”的两通“钱锺书书札”的其中一通,被收录在这册“手迹”里。
还有一类的贩假者,他们不像“哼哈二将”那样,假话连篇,编造出故事硬是往你脑袋里灌。这类卖假者给你看的东西,一般都是名头大、不多见的稀罕物。卖时,他不多说话,不说东西真还是假,全凭买者的眼力。当然,即使买假了,也不会退货。
辨别书札的真伪并不难,最关键处,是要熟悉书札作者的用笔风格,也就是说,要熟悉书札作者的“字”!名人写字,有各自用笔的风格。如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的书札几乎都是行书体,字体狭长,高博典雅,又颇具金石味。从用笔和字体上鉴别真伪,有几点一定要注意:一是从书札通篇整体上观察。书札写作行书或行草居多,运笔笔速较快,作品整体气韵贯通。而制假者制造的书札,只能做到字体摹仿相似,但整体上不可能行笔匀速流畅,会出现断笔、拘谨、呆板等破绽。加上造假者大多功力有限,时有败笔、弱笔以及俗笔等现象出现。二是从墨气上鉴别。仿品墨气浮,有明显的光泽,甚至还带有墨香味。旧作墨气沉,随着年代的推移,越久远则越深沉,且无光泽,有明显的陈旧感。三是看有无错字、别字。如果我们鉴别的是一位晚清或民国时期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文人书札,里面出现不少错别字,或者发现较多文字为只有新中国文字改革后才有的简化字,不用问,必是赝品无疑。
其他鉴别依据尚有信札的来源,或为出处。这是鉴别书札真伪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是来自收藏大家的藏品,或者出自作者与出版社相互往来的信函并附有签发单,或出自文化事业单位大清理时处理的文牍,或出自文化名人晚辈之手的著名文化人与同时期知名人士的来往信件等,来源相对可靠,可信度也比较高。如我许多年前遇到的著名学者陈梦家先生旧藏的近百通友人书札,虽然内中有些是我从未见过笔迹的文人手札,但我依然全部收集入箧,后来经鉴定无一不真。此外,带实寄封的信件,封面上的邮票、邮戳及人名,可以同信件本身印证,这也是比较重要的辨别真伪的依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