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嘉德秋拍】齐白石动物及花卉四屏精彩赏析

2017-12-06 09:40:19 网络

  齐白石就像一座中高峰,就像一把标尺,他的绘画是中国画笔墨情趣的绝对体现,更是中国文人绘画近现代的高峰。《动物四屏》署款“白石老人为之时居京华第二十又九年”,计有计有大鱼、小鱼、娃娃鱼、螃蟹、虾、鼠、雏鸡,另葡萄一串、油灯一盏。多而不乱,相互呼应,神情毕肖,四条屏中所绘动物数量都远远超过常见的作品。另有《花卉四屏》同场亮相,寓情于景,体现白石老人之匠心独运。

  齐白石  动物四屏

  镜心  水墨、设色纸本

  133×33 cm

  钤印:木人、齐大、借山翁、白石翁

  题识:

  (一)谚语谓太公有云:大鱼不来小鱼来,无暇垂钓也。白石齐璜。

  (二)借山吟馆主者白石制于京华寄萍堂,炉火无寒。

  (三)神雏。寄萍堂上老人白石画动物殊不易,欲不似之尤难。

  (四)借山老人齐白石客京华第廿又九年所制造。

  来源:中国嘉德 2010 秋拍 Lot875。

  四屏署款“白石老人为之时居京华第二十又九年”,查齐白石年谱,老人於1919年进京定居,此轴应作于1947年左右。本年自订润例云“一尺十万,册页作一尺,不足一尺作一尺;扇面,中者十五万,大者二十万;粗虫小鸟,一只六万;红色少用五千,多用一万;刻印,石小如指不刻,一字白文六万,朱文十万;每元加一角。”本四条屏计有计有大鱼(五条)小鱼(十四条),娃娃鱼(一条),螃蟹(四只),虾(七只),鼠(五只),雏鸡(十一只),另葡萄一串、油灯一盏。多而不乱,相互呼应,神情毕肖,四条屏中所绘动物数量都远远超过常见的作品,倘若不是情谊和润笔到位,白石老人断不可能作此精品。

  此时,华北战云弥漫,其南方的朋友和学生劝他迁往南京、上海等地,白石以旧作诗“北房南屋少安居,何处清平著老夫”作答,拒绝南迁。有题螃蟹云:“寄萍堂老人,八十岁之前不能为也。”八月,胡适写成《齐白石自述编年》初稿四册,并交白石审查。又嘱张次溪整理记录其口述生平资料。

  这一年法币贬值,通货膨胀猛烈,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被迫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这种无奈的心情,在画中题跋中也可以读到:引姜太公钓鱼之典故:“大鱼不来小鱼来”,有闭门谢客“无暇垂钓”之心情。又在整幅画面的灰暗中,点亮一支红烛。表明“炉火无寒”冬天赶紧过去的心情。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不远。这也是老人简单而淳朴的希望,最后坚定地留居在北平。

  动物四屏 (其一)

  此幅《虾蟹图》,画面上方仅两只虾,但愈往下愈密,虾蟹满满,横行游弋,计有虾七蟹四,浓淡深浅,杂而不乱。画中的虾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出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细笔描绘虾的长须和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表现出丰富的意味,将虾的精神状态、质感、动势完美的表现出来。而蟹则先用湿笔连三笔画出头胸甲壳,左右两笔和中间一笔有浓淡区别,就形成了壳面上的两个小坑。之后再画蟹螯,又以中扁锋写出蟹腿,最后用浓墨点睛,完美生动地表现出横行于水中的“无肠公子”。

  在本幅题款时,齐白石写“炉火无寒”,对于“不教一日闲过”的北漂老画师而言,炉中有火、囊中有金、再无饥寒,与他诗云:“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渐天然。”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只有站在巅峰处才能发出的感慨。

  动物四屏 (其二)

  相比起虾蟹,鱼对齐白石而言则更为写意,一则太熟悉了,形象好把握;二则鱼谐音“余”,因富而余,各方皆喜。不论大小、多少、长短,甚至鱼的名字也寓意吉祥,如“鲶”、“年”谐音,“鲢”、“连”谐音,组成则是“连年有余”,诸如此类。

  齐白石不仅仅擅长这些吉祥寓意的题材,而且他将鱼画得很真实,活灵活现,不画一水,但一望即知鱼在水中游,此幅《大小鱼来》即画鱼二十条,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可辨识出来的就有青、鲢、鲤、鲫、鲶、白条、虾虎等等,多用重墨、焦墨画出大鱼的体积感,又用湿笔画出小鱼的水润感,而眼睛、嘴、腮的具体形状则寥寥数笔,不作具体描绘。画中没有一笔是画水波纹的,但观者能很明白地看出画中鱼儿漂浮、游动、转动的动作,似乎承载的纸张成了一池清水,又像是在水族馆中隔着玻璃观赏。

  本幅齐白石题款云:“谚语谓太公有云‘大鱼不来小鱼来’,予喜画大小鱼,无暇垂钓也。”齐白石自用印有“笔如农器忙”、“要知天道酬勤”、“凝思长绳系日”等等,都记录了他的勤奋,将自己喻为以笔作“农具”、且想用绳子拉住太阳而争取时间的老农,如此勤奋,岂会有暇时去垂钓?只能在画作中感慨一番而已。

  动物四屏 (其三)

  白石出身农家,乡间鼠类横行,对这个“小窃贼”他并不陌生,而他曾于其作品上题“寄萍堂多鼠,白昼食物,不会避人”,字里行间不见对鼠类的厌恶,故此,他对老鼠生活的体验甚深,入画时无不毕画其态,惟妙惟肖,造型皆趣致可人,有若“宠物”般憨熊天真,这亦是他观察细致、用功写生之成果。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