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收藏 >

关于曹星原质疑《千里江山图》涉及文献的再研究

2017-12-16 08:17:25 网络

  故宫博物院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9月开幕后,一直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展览虽是对中国青绿山水画的梳理,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成为了展览86件(套)展品的焦点,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虽已在10月底收库,但对于《千里江山图》的探讨和解析成为了学界的又一话题,此前曹星原教授《王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国宝之路》(以下简称“曹文”)一文认为这幅作品可能出自明清人刻意作伪,也并不认为十几岁的人就画不出那样的画。但本文作者韦宾认为曹星原文中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刊载“《千里江山图》研究中的文献使用问题——《王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国宝之路》读后”一文,仅从“曹文”文献使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一要核对原文

  首先,曹文没有认真核对征引文献。在文中作者这样引《石渠宝笈》:

  “画卷的前隔水、后隔水、画心等各处留下了许多梁清标的书画收藏印:“跋中卷前‘缉煕殿宝’一玺,又‘梁清标印’、‘蕉林’二印。卷后一印漫漶不可识。前隔水有‘蕉林书屋’、‘苍岩子’、‘蕉林鉴定’、三印。”

  ‘河北棠村’二印。押缝有‘安定’、‘冶溪渔隐’二印。引首有‘蕉林收藏’一印。溥光的跋上有‘梁清标印’、‘玉立氏’二印,后有‘苍岩子’、‘蕉林秘玩’、‘观其大略’三印。”

  在曹文中,凡作者引原文的地方,都用了双引号,据此判断,这段也应作为原文征引使用的。我们不妨看一看《石渠宝笈》原文如何。《石渠宝笈》卷三十二《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一卷(上等余一)》:

  素绢本,着色画,无款。姓名见跋中。卷前缉熙殿宝一玺,又梁清标印、蕉林二印。卷后一印漫漶不可识,前隔水有蕉林书屋、苍岩子、蕉林鉴定三印。

  后隔水蔡京记云: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踰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有梁清标印、河北棠村二印。押缝有安定、冶溪渔隠二印,引首有蕉林収藏一印。

  拖尾金溥光跋云: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仅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大德七年冬十二月哉生魄昭文馆大学士雪庵溥光谨题。

  前有梁清标印、玉立氏二印。后有苍岩子、蕉林秘玩、观其大略三印。卷高一尺五寸九分,广三丈七尺二寸九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25册第304页)

  曹文在引了所谓《石渠宝笈》的内容后,紧接又将错就错地说“跋中卷前”云云,很显然,曹文并未核对原文。(网络文字未见注释,或者是转引,但也不应该。)且“跋中卷前”,显然也应是“跋中,卷前。”《石渠宝笈》并不难找,转引是不合适的。但遗憾的是,很明显,作者确实没有去核对一下。

  其实,稍有文字常识,即可看到这段引文是夹杂了白话文的文言文,在《石渠宝笈》中不可能出现。如果看过《石渠宝笈》,也应判断出这种着录方式是不对的。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二如何理解“小景”?

  蔡京跋后有溥光跋。跋文曰:

  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仅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大德七年冬十二月哉生魄昭文馆大学士雪庵溥光谨题。

  而如何将溥光的跋定为伪作,是曹文成立的关键之一。作者主要抓住“小景”作文章。她说:

  再次细细推敲这个跋文也感到矛盾重重,一方面他对作品形容为“功夫巧密,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另一方面又说这件作品是“丹青小景”。难道溥光看到的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件长达十一米多,宽达三分之一真人尺寸的巨幅作品吗?难道他看到的真的只是一张“小景”而不是我们面对的《千里江山图》吗?

  曹教授虽然没有明确解释何为“小景”,但从其文字中可以看到,她把“小景”理解为小幅面的画。

  阮璞先生有一篇《释“小景”》说:“小景是否缘画之幅面狭小得名?对此一问题,吾人惟有验证于宋人文献与画迹,始可得其究竟。须知小景之所以为小景,只系于题材、意趣、格法之有别于常画,而不系于画幅之必当狭小。自扇面小帧以至寻丈大幅,是小景即谓之小景,与画幅之广狭何涉?(中略)可见必以小幅、小帧诠解小景一辞,未免失之于皮相。”(《画学丛证》第20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可以肯定的说,溥光自己的跋中,不可能出现文字矛盾,小景也绝非是曹教授理解的与“长达十一米多,宽达三分之一真人尺寸的巨幅作品”尺寸相反的小幅画。溥光的跋,毫无疑问讲的就是这个《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三“王之希孟”与“王希孟”

  “王之希孟”是曹文的标题,如果不是本文有解释,我根本就看不懂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关于王希孟名称来由,大体说与宋荦有关。清宋荦《西陂类稿》卷十三《论画绝句》: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注谓: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