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普遍担心电影作品的主人公缺失。这个引人关注的命题,其实既存在又不存在。
文艺作品要不要塑造人物,以及一部具体的文艺作品要不要塑造一个主要人物,其实,长久以来都不是问题。我们一谈及剧本就问的男一号是谁、女一号是谁,便说明作品主人公问题早已经是大家最基本的共识。
我们目前之所以在一些作品中看不到主人公的存在,是因为人物被强情节淹没,只见情节热闹而不见人物面目,这并不是说编剧与导演不要主人公,而是他们希望观众通过连环套似的情节“发现”主人公,“领悟”主人公,从而获得主人公在作品中的强大存在。显然,他们是故意让主人公“缺失”的。老实说,表面上看不见主人公,也是文艺作品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殊表现方法,是反用比例。过去好些所谓的“三无”实验小说也以“无主题、无人物、无情节”为号召,试图让读者在无人物的文字中嗅到人的强大气息。问题是,这样的做法,需要极高的艺术技巧,且往往容易弄巧成拙,使得读者或者观众到头来还是领悟不了什么,还是只见情节轰轰烈烈而发现不了轰轰烈烈背后的人物的深邃。虽说文无定法,文艺作品可以“造险破险”,但“造”了以后一定要有本事“破”,否则肯定是竹篮打水的下场。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想在自己的作品中树立起人物,哪个不想让自己的男一号或者女一号在观众脑海中深深扎根而且最好能街谈巷议呢?从这个角度看,是否故意让电影作品的主人公缺失,这个命题其实不存在。
而我们为什么总是在大量的电影作品中刷不出主人公的存在感呢?尤其是,在什么都围绕着男一号或者女一号转的某些电影作品中,也看不清主人公的清晰面目呢?
我以为,是我们所塑造的人物的“人性化”追求出了问题。
我们没有去探寻人性的丰富性与饱满性,只满足于类型化人物、“扁平型人物”。其实类型电影也是一支奇葩,如果类型到家,到极致,到“至为奇特”,类型化人物与“扁平型人物”也会随之站起,予人以震撼。《泰坦尼克号》中那位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者、《后天》里一心为救亲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父亲、《鸡毛信》里那个必须完成上级任务的海娃,这些人物所描述的人性侧面并不丰富,但故事讲得特别惊心动魄,情节张力特别紧绷,“攻其一点”攻得深,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完成作品人物塑造的基本任务。而大量的影视作品的问题是“类型电影”类型不到家,类型化人物与“扁平型人物”塑造得不到位,同时,你的人物又缺少丰富性的分析与追求,那么问题就来了,你花了很大的力量推出你的主人公,而观众根本记不住你捧出的任何人物。
不要责怪观众麻木。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世界上没有麻木的观众。是编创者自己的神经有所麻木。
我们麻木的原因,一是主观的,是我们一开始就拒绝人物的人性化分析与人性化处理,简单归之以好人或坏人。我们在人物面前束手无策。我们的人物都是被生活“整除”的,我们无法给观众捧出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数点后面的人物”。那种《巴顿将军》《小兵张嘎》《少年派》式的人物,我们现在很少拿得出来。生活那么眼花缭乱,而我们那么枯燥乏味。艺术的无力与悲哀莫过于此。
我们麻木的第二个原因,是客观的,那就是编导者是理智的,但出品方、制作方是不理智的。出品方、制作方经常会说“这个人物怎么能这样写”,“这样写明明就贬低了人物”,“你这样写最后审查肯定通不过的”等等的话。我们现在有许多作品都是受制于各种出品方与制作方的。这又是一种悲哀。这也是许多宣传得轰轰烈烈的电影最终进不了院线,或者进了院线却马上挨了票房一个巴掌而不得不匆忙撤下的原因,更不消说能给观众留下什么有印象的人物了。我们不想麻木,但是我们接受了麻木。
总而言之,关键还是在于,不是你的作品中有没有主人公,而是你的作品主人公有没有丰富、饱满、深刻的人性化。
看到了问题,或许就是希望所在。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