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梁永琳 制图:蔡华伟
这是我们的红色家园(红色家园)
周舒艺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从此宣告诞生。镰刀锤头的光芒照耀着中国大地,鲜艳的红旗映照着我们的家园。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转折点。无数烈士以鲜血凝聚起的“长征精神”,从此代代相传于我们的家园。
这是我们的红色家园。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今年,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红色家园”征文活动。中国作协组织了“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上百位作家分成多个采风团,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不同路线进行采访和创作。本报“大地”副刊专门开设了“红色家园”征文专栏。
在这片“红色家园”里,一篇篇作品重温着红色历史。不到一年的时间,共收到稿件近七千篇,先后刊发了征文来稿中的六十三篇优秀作品,推出了十一个专页。这里面,既有真实感人的散文、报告文学,也不乏气势磅礴的诗歌;既有名家之作,也有基层作者的习作。这些作品,通过文学的方式,回到历史现场,讲述历史故事,书写着先辈们对待革命坚定的意志、崇高的信仰以及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展现了党、红军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透过沉甸甸的文字,穿过历史的烽烟,我们仿佛回到了八十多年前,历史书上的记载又活了起来——那是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一代伟人运筹帷幄的画面,那是枪林弹雨中红军战士冲锋陷阵的画面,那是峥嵘岁月里老区人民倾尽全力支援革命的画面……一场场、一幕幕,永远也忘不了,永远也不该被忘记。
在这片“红色家园”里,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踏上一块块红色热土,探访红色遗迹。我们走进了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在烈士雕像下注目,在延安窑洞前伫立,在遵义会议的桌边沉思;我们来到了福建龙岩、四川巴中、湖北阳新、广东高潭等革命老区,在大山深处行走,在小镇村间探访,在老街深巷里寻找。那一个个微小的历史细节,纷纷凸显在我们眼前。这些细节,也许是红军点过的一盏马灯,用过的一枚印章,穿过的一双草鞋,走过的一座桥,或者是红军留下的一封书信,红军唱过的一首歌谣,红军刻上标语的一块石头……当作者将笔触伸向它们时,历史因此而变得更加真实、生动、丰富,更加富有了情感的张力,它们以柔软的力量击中人们内心的某一处。
在这片“红色家园”里,我们聆听着革命先辈的故事,仰望着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在作家梁衡的《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里,我们看到方志敏烈士对待生和死的态度,景仰他伟大的人格和不死的精神;在作家贺捷生的《去成都看红军哥哥》里,我们跟着作者去探望她的红军哥哥,为贺氏家族多位先烈献身于革命的故事而潸然泪下;在作家邵丽的《巾帼》里,我们遇见了长征路上的女红军张琴秋,体会着她比普通女性承受更多的那份生命之重,敬佩于一位巾帼英雄坚强的意志……当我们走近他们,无法不被他们强烈的精神光芒所照耀,被他们伟大的人格所打动。
在这片“红色家园”里,我们感动着读者的感动——
“让人落泪的朴实的文字!”
“真正的英雄!历史不会忘记,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要有红军的韧性,无论多么艰难困苦,决不放弃对理想的追寻,决不停止奋进的脚步!”
这些,是在“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众号上,读者在“红色家园”征文专栏文章后的留言。作为编者,我们欣慰,我们感动。
回顾历史,砥砺今天。追寻那一段红色的记忆,重温那一种信仰的源头,正是为了牢牢铭记历史,传承并弘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走好今后的每一步。这样,即使我们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走过的路,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红色家园”征文已经结束,但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一个个光辉的形象,让我们记住:镰刀锤头光芒照耀的地方,“长征精神”代代传承的地方,是我们永远的红色家园。
用心感受泥土的温度(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王子潇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当代文艺之光的光源所在。深入到广袤鲜活的生活实际,记录时代风云中可敬可爱的人民群众,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必然要求。
基于此,“大地”副刊开设“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专栏,积极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广大文艺创作者提供书写人民真情实感的“芳草地”,凝练生动实践、描绘火红生活的“展示台”。
从2015年4月8日开栏伊始,诸多接地气、有温度、反映人民生活、讴歌“最美人物”的优秀作品在“大地”一一呈现:这里有对宝钢湛江钢铁的“钢铁侠”们火热昂扬工作场景的真情书写,有对时常身处危难一线、全心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普通警察的动情刻画;有对几十年如一日,躬身田垄,与水稻“对视”一生的农植专家的生动传述;也有为治理河涝灾害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当代大禹”们的热情歌赞。这里有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也有引起点滴共鸣的深沉思索。这个栏目是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那些不为人熟知的可贵典型,那些不易察觉的生活的美好,那些湮没于现实洪流的人性光辉,那些潜藏于凡常生活中的“壮举”,都被作家的妙笔从现实中打捞出来,在这里接受深情的瞩目,定格为这个时代的动人背影。
创作的过程是发现和思考的过程。如果说作家的笔触流淌着炽热而真切的深情,只因感受到斑斓多彩、气象万千的人民生活的真实震撼。栏目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来源于创作者深入细致的生活观察,发自肺腑的真实感动。鲍尔吉·原野的《索布日嘎之夜——我听到了谁的歌声》用隽永深情的笔触将索布日嘎淳朴自然而又丰富多彩的牧民生活描摹得淋漓尽致,仿若一幅壮美和谐的草原生活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透过文字,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内心涌动的真挚情感,一路见闻中的观察思考。《玉碎》中,李迪用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语言让一位心系百姓、善于调解、机智善良的民警周五南的形象跃然于纸上,一个个围绕“玉碎”的调解故事让读者感到真实有趣又有感动,民警的可敬与可爱也在无形中映入脑海。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作者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上,建立在真实观察与艺术创作的有效结合上。《再访皮村》中,六年后的再访让作者黄传会深切体会到进城务工人员在自我认同和逐梦道路上的巨大变化。深入扎实的调研访谈成为鲜活的记述素材,也正因于此,“工友之家”的发展故事才会带来震撼人心的伟力,赢得读者发自真心的“点赞”。
这些作家走进市井乡村,感受生活的烟火气,体味平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捕捉丰富动人的生活细节;他们反思自身的创作经历,回望创作初心,悟得只有真正脚踩泥土,贴近人民,方可笔畅心畅,撰出佳作,诚如阿成《如影相随》吐露出的创作真谛:生活经历是文学创作的生机之源,“须先有生活,而后才有出作品的可能”。这里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是时代生活的集中缩影,每一个被挖掘出的好素材、好内容,都是创作者耐心寻找、真心感触的可幸收获。深入生活的采述过程,就是作家拓宽视野和净化内心的悄然历程。走出文艺的象牙塔,用脚踏实地的寻找,真挚深情的书写换得读者的共鸣与共情,这是当代作家应有的创作姿态。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永恒的旗帜。我们希望立足于这个栏目,在这面火红的旗帜下,发现更多感人、动人、喜人、省人的好作品、好故事,让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的土壤为当代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共迎欣欣向荣的文艺新春。
大时代里的小故事(遇见)
马 涌
今年年初,我在工作邮箱的自动回复里郑重地加了一行字:“遇见”栏目诚征稿件。
在“大地”的众多栏目里,“遇见”大概是我最心疼的一个。其一是因为它是一个新栏目,开办至今刚刚一年有余,最小的孩子总是会得到最多的疼爱;其二是因为它是一个讲故事的栏目,搞文学的人,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些讲故事的情结,毕竟那是文学历史长河中最贴近根源的体裁之一;其三是因为它是一个讲述平凡百姓故事的栏目,因为平凡所以贴近人心,也因为平凡所以少为人知,这种反差更让人不由多生出几分责任心和呵护欲。
如今许多人都热衷于讲故事。电影电视戏剧小说要讲故事,网络专栏和综艺节目也开始讲故事,连“心灵鸡汤”也都要先讲一个故事做引。在喋喋不休的说理已经不招待见的今天,我们俨然生活在故事的包围之中。但是怎样讲故事、讲什么故事,体现出不同人、不同价值观的不同选择。那些博人眼球的社会怪谈集并不罕见,但那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遇见”。既面对现实的广袤与复杂,又使其不至于沦为剑走偏锋的猎奇或者廉价的悲喜剧,我们始终努力寻求着这样的平衡。“用稿优先”的承诺、纷至沓来的稿件、寻寻觅觅的挑拣,文山稿海间猛然抬头,不知不觉间已然走到了一年的尾巴。
回望过去一年刊发的二十多篇“遇见”,看到的是一幅描绘着人间百态的“清明上河”式长卷。一个个平凡而又鲜活的人物,就这样从故事中走来。他们是《写出第七个“有”》里六十岁仍沉浸于写作的基层写作者老王、是《大先生》里从木匠到农村民办教师的凌先生、是《草医》里在乡村采草行医换酒钱的农村郎中、是《水有多宽》里在黑暗中摸索着顽强生活的盲人按摩师张水宽、是《搓澡工阿满》里钻研搓澡业务的阿满、是《老杠头哭树》里护树心切的老杠头、是《絮叨的“范妈”》里关爱战士们的军医范妈、是《老常的铃声》里倔脾气的打铃工老常、是《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里自食其力“捡破烂的”耿老爹、是《谢书记买车》开着二手皮卡带村民致富的镇长谢书记、是《书匠》里一边卖旧书练摊儿一边当街免费授课的退休教师……而这些作品的作者们,除了专业作家以外,还有企业员工、基层公务员,以及住在我未曾听过名字的村镇、不知做着什么工作的人,关于他们的一切我只能从稿件内容和留下的通信地址中猜测……
各色的人遇见各色的人,许多人讲着许多人的故事。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里说:故事是生活的比喻。那么,讲述着形形色色故事的“遇见”,应该也是对生活、对时代的一个比喻吧。我们努力使这个比喻精准而不偏颇、磊落而不流俗。我们希望这个比喻的本体尽量宽阔而扎实,以便反映出生活更多的侧面;而希望它的喻体平易而生动,能够让尽量多的读者感同身受。而文章见报后收到读者的留言反馈,比如《草医》一文有读者评论:“草头郎中,我们这里这么叫着,在街口时常摆一小摊,有各式草药。”而《书匠》也有读者感慨:“我曾是一名语文老师,我的愿望也是将来退休后摆个书摊,挣不挣钱无所谓。喜欢。”在我看来,这样的评价比单纯的点赞更加令人振奋,因为它证明了我们的“比喻”是“成立”的,一个故事折射出的是比故事本身更为广阔的现实天地,此刻一个作者与许许多多的读者产生的共鸣汇入了时代的宏大交响,成为其中虽然短暂却必不可少的一个音符。
编辑“遇见”来稿的时候,我有时会感到嫉妒,嫉妒作者们有那样好的运气,可以遇见如此有趣的人,听闻如此有趣的故事。那些平凡人与平凡人的遇见,是令写作者垂涎的上等原料,新鲜的,热乎的,浸透着百态生活的原汁原味。先贤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是时,藏书万卷需充栋,舟楫万里已半生。如今,网络信息唾手可得,飞机高铁半日千里,我们在“万卷书”和“万里路”上有着千万倍于古人的优势,但探索生活的根须仍有太多太多无法触及的土壤。所幸,文学教育的普及令更多人有能力讲述出他们的见闻,使那些平凡的、看似“无关宏旨”的人和事能够得以记录,而从细微处折射出时代的光谱,令编者也与有荣焉。
2016就这样过去了。2017,还会经历怎样的“遇见”?我殷切以待。
枝枝叶叶总关情(半日闲谭·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虞金星
又到一年末。想起2016年的第一天,有一块“大地”副刊版,最后一天,也有一块“大地”副刊版,便有一种“圆满”感。编辑室里,有文件夹专门收着一年里每期“大地”的版样。这时候翻开来一一浏览,是最熨帖的时候。一年终了,心里总会有冲动,放把椅子,坐下来打开文件夹,把这一年的版面连贯地回顾一遍。谁让这是平常而不平常的一天呢?
这平常而不平常的一天,还是说说副刊和副刊味吧。怎样让副刊更有副刊味呢?即使对副刊编辑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不是超市货架上陈列好的商品,随手就能放进购物车里那么简单。尝试,摸索,实在是一年年都要煎熬心思的。“编辑丛谈”和“半日闲谭”,应该算是大地副刊这一年所努力尝试的一部分吧。
今年其实是“编辑丛谈”的第二年。2015年1月,它作为大地副刊版传统栏目“大地漫笔”的一个固定系列面世。旧树新枝,有传承和变化并不矛盾的意味在。到今年,许多人已经熟悉了这个系列。我们也收到了超乎预期的来自各地读者的肯定。这是惊喜,却也正是我们隐隐期待的。说到底,这个栏目的初衷,借猴年新春我们为“编辑丛谈”做特别策划时用的标题,就是“想把我们唱给你听”。
作为编辑,我们每天阅读着来自全国各地各界堪称海量的稿件,尽管区区几双手力有不逮,没法一一回复,却总有一些总体的印象与思考,是值得与读者,尤其是兼为作者的读者们交流的。比如《在两难选择之间》谈文章的素材和文采的平衡问题,《抒情有度》里提到散文里抒情的节制和滥用,《山雀子衔来的江南》论及文学的书写里意象的作用……“编辑丛谈”始终在围着大地副刊的“文学”角色不断琢磨话题,有心的读者与作者,或许能读出里面那些“回信”的滋味。
它们也不妨说是副刊编辑的一线手记——来自文学,返回文学,来自副刊,返回副刊。透过这些手记,你或许能看到,这张副刊纸页并不是无生命的纸张,而是同样普通的一些人在与你对话、交流,和你一道拆解困惑,分享喜怒哀乐。用这一年的第一篇“编辑丛谈”《开启内在的生活》的话来说,就是请你和我们一道,在对外部世界的追逐中,葆有关注内心的认真态度,照料好我们的思想。
什么又是副刊味呢?就像问你能怎么描述甜酸苦辣,其实是个以为简单细想却并不容易说清的问题。只能最粗线条地说,如果新闻版关注外在的现实,那副刊就有必要把笔触探到精神生活里,那就是“开启内在的生活”。如果新闻是鲜明硬朗的,那副刊该是润物无声的;新闻是有用的,那副刊该是有趣的……而且,这些答案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半日闲谭”,追求的就是其中一种“副刊味”。
如果说“编辑丛谈”是归工作日的,那么今年1月开始的“半日闲谭”就是属于周末的,是每周六留出的一段分享的时光。分享,是“半日闲谭”试图传递的“味道”。这一年近五十篇的“闲谭”里,每一篇都没有刻意提供观点,而是与读者们一道,以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去看世界:《高到半空里,低在人生里》是想和读者分享武侠电影和武侠小说的阅读,聊点飞檐走壁的神奇人生;《只是新茶等故人》呢,和你讲讲走过许多地方、喝了不少茶之后品出来的人生感悟;《美猴王,姓章又姓万》,是在猴年和你一起回看“大圣”的造就史;《幸福的滋味》则是要和你分享那些家乡食物里蕴含的情感的分量……其实不拘天文地理、影音视讯、古人今事,总有许多“究竟”可以满怀好奇地去探寻,总有闲暇时值得晤谈与回味的片段。至于你是坐看还是卧读,是饮茶还是伴酒,对这样的周末来说,都是相宜的。
这点静水深流的副刊味,正是我们在此想和你分享的。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