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仿佛一幅水清墨淡的明清画卷,浓郁的江南气息在风景中弥漫,小桥流水人家和淡淡的炊烟,在黄昏悠长的烛光里幻化得同里如诗意般美丽。
走进同里,一种清爽和静谧立时融于身心,说她清爽,是因为古镇无论水路和街道都非常洁净,没有其他水乡小镇的脏乱和嘈杂;说她静谧,是因为同里地处偏僻,百余年来尚无兵患和天灾,民众乐业而安居,民风淳朴,处处呈现一派祥和瑞气景象。
古街上的店铺栉比鳞次,有当地土特产、字画墨宝、精美的工艺品……听着艺人弹奏的二胡,看着临水照影的石榴花,品尝着诱人的特色小吃,美妙的心情让人忘却都市里的焦躁与喧嚣。尤其是写着店名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飘动,古韵悠然而来,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浪漫。
古诗云:“水乡同里五湖抱,南北东西处处桥。”同里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家家临水而居,户户通舟而行,最大的特色就是河多、桥多。古镇以河道为骨架,依水成街,街河并行,桥路相接,东西走河,南北架桥,环水设市,傍水成园。镇内15条河流,架着49座不同年代形态各异的桥梁。夕阳映照在古镇狭长的水面上,这些古桥伫立于江南烟雨中,细腻地书写着古镇的沧桑。
在镇头高高的富观桥上,望着高大碧青的悬铃木折映在河水里,不由得使人想起这儿曾经不知有多么热闹非凡的场景:一群头戴瓜皮帽的后生,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欢快地摇着舢板,高唱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逐浪而来。那是多么遥远和愉悦的事情啊!
舍路登舟,沿河而行,猛然间发现一座古朴典雅的桥上嵌着一幅风雨沧桑的桥联“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从这幅略已斑驳脱落的对联上,仿佛看到了明清时代的月朗之夜,同里的学子或集于桥头,或聚在书院,在喧闹中做着晚读的功课。郎朗的读书声,伴着天籁般的水声在暗夜里四处浮动。就连河道的水里,随水一掬,书香便扑面而至了。
“大隐隐于市”,古语这样说也有其道理。可市井中鱼龙混杂,蛰居的隐士不免有时与昔日的恩怨之人避之不及,如退归至江南小镇中,比如同里,又该是怎样一幅景象呢?富有而自得,闲暇而舒怡,还避开了是非恩仇的烦忧。因此,蛰居同里的官宦人家和文人雅士颇多。著名的“退思园”就是其中的任兰生出资建造的。任兰生是晚清官员,曾授资政大夫,赐内阁学士,任“凤、颖、泗”兵备道,兼任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有权有势地管过现今安徽省很大一块地方。后来受了弹劾,被革职返乡,于是出资建造了“退思园”。园名“退思”,取自《左传》中的“林父之事召也,进思进尽,退思补过”。看来任大夫已有退则思过之意。
退思园有贴水园之称,占地仅十亩八分。因地形所限一改园林纵向的结构,而变为向横里建造。园内宅取楼式,园求全景,贴水面筑,布局小巧玲珑,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园址虽小,但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轩、曲桥、回廊、假山、荷池俱全,且春夏秋冬、琴棋书画各景皆备,集古典园林之精华。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是另一景点的对应,颇有步移景异之妙。“坐春望月楼”前踏月,有春花娇妍欲语;“菰雨生凉”内纳凉,四面荷花风习习。“桂花厅”中品茗,处处金桂飘香;“岁寒居”内围炉,松竹梅相伴;更有那“琴房”可供焚香操琴,“眠云亭”高距山巅。园内还有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与辛台相连,循山洞,绕石径,拾级登临,豁然开朗,满园景色鸟瞰眼底。
同里,古老的石桥,别致的园林,徜徉街河边,哪怕只有片刻,也要尽享这与世无争的安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