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人要过本民族的彝历新年,隆重而持久;也要过春节,虽然在家的庆祝只有一天,其余时间都去汉族人家拜“转转年”,同喜同乐,却也十分庄重上心。
彝族多在农历十月欢度本民族的彝历新年,家境充裕的人户既杀猪又宰羊,再不景气的也要弄只嫩猪儿,或是只鸡。
但山区彝家人少有大富之家,临到春节时候,彝历新年时所储备的腊肉,就几近寥寥了。然而,不管再馋肉,不管有多重要的贵宾临门,都不会轻易从竹楼上取下那坨已经被烟火熏燎成黑煤似的后墩子肉。这坨唯一的后墩子肉,一定会留到这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一定用来迎接春天。
后墩子肉必须是带尾巴的后墩子肉,必须是整扇的猪腚,喻示着旧岁年终,有始有终,圆圆满满。各家后墩子大小不一,像过彝历新年时只受用了一头嫩猪儿的人户,结果就只剩下一块巴掌大小的肉干了,但人家克服掉所有困扰,必将之留到大年三十这一天。
过去,我家人口众多,劳力却薄弱,日子可想而知。现在回想起来,少时的彝家娃娃对肉食是何等的向往。在彝历新年的几天里,大家一定是猛劲儿朝着腻饱吃的,之后的时日,至多一月一次的牙祭,算是牵引着我们认真读书、努力打猪草的美好动力。直到只剩下后墩子,我们也就淡化了过分的念想,老老实实盼着春节的炮仗从汉族人家响彻山谷。
不过也有一次大大的意外。那次是我患了疮病,父亲趁只有我和他在家,悄悄从留着过春节的后墩子肉上片下半两左右的一片肉,切碎了跟玉米面炖了一大碗糊糊。病儿但凡肠胃无碍,吃了这碗肉气十足的糊糊,皮肉之疾没过几天就消停大半还多了。我的兄弟姐妹们不知道,那晚上父母亲压着喉音嘟囔了大半夜的原委,我是心知肚明的。但我分明听清了父亲又痛又怜的无奈话,他说虽然在后墩子肉上动刀有失大体,又显得家门寒碜,但娃儿需要那一口东西。不知怎么的,从那时起,我就突然冒出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好好读书,将来给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顿顿飙油的肉吃。
大年三十,终于从天而降了。
一大早,父亲就掖着两只老母鸡,下城里去了,他要去置办年货。母亲则带领孩子们搞大清扫,把竹楼、火塘、包了一层厚厚的烟灰浆的几个宝贝似的矮柜、门前的土坝、进院的小路统统过上一道扫或抹。然后母亲就从柴房里刨出特意准备在这一天使用的柴火,等着父亲。
对于山区彝寨,不消说春节了,就是在彝历新年的当儿,就已经冰天雪地了。我们就这样把火塘拨弄得旺旺的,让火塘竭尽全力敞开温暖的怀抱,厚迎父亲的归来。就在这时候,母亲就正式请出主角后墩子了。后墩子是父亲在进城前就从竹楼上取下来的,这其中当然有玄机了,因为彝家人妇女是不能上楼的,譬如从楼上取拿后墩子,或者之前挂上各种肉条的光彩大事都由着男人们一并揽了。
母亲把沉沉的一大坨后墩子肉,架在火塘上翻来覆去地烧皮去污;不大一会儿工夫,火塘里就爆发出火烧后墩子肉的滋滋声,伴以浓烈的焦煳味。烧得皮开油溅之后,就把那尤物噗嗤一声放进大木盆,稍作泡水,母亲挽起衣袖,麻利地又刷又刮,把那原本黑不溜秋的玩意,打理得皮黄肉白。
每当母亲这般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就会有个熟悉的男中音的咳嗽像约好似的从瓦屋边传来,随着老狗笨拙的撒欢声,我们知道,父亲到家了。
孩子们不等风尘仆仆的父亲缓上一口气,就已经扑了过去,撕扯着父亲的背篼,掏出一两斤咀咀儿糖,三五把挂面,一张或两张农村里十分流行的青底紫花围巾(宽裕的时候,就会买两条,母亲一条,爱美了的大姐一条),半桶爆火子酒,那是父亲一年来最丰厚的战利品。而顶重要的年货,当然就是红通通、甜脆脆的胡萝卜了。寒冬腊月时节,大雪锁山,新鲜菜蔬完全过季了,平日里大都食用陈粮加土豆和便于长期存放的酸菜。又甜又红的胡萝卜,就是稀罕、新鲜得没法比拟的美食了。
父亲终于歇好了气,就开始将后墩子宰块。母亲则架好大铁锅,倒入叮当作响的冰雪水,然后用火钳将塘火拨弄得大放红光。父亲一边往锅里放肉,一边将胡萝卜切块备用,经过一阵猛火,一阵中火之后,将胡萝卜赶进文火之上香溢满屋的后墩子肉里。
母亲用火钳将火力挑到中火,就单单等着汤沸,把胡萝卜煨熟了。偌大的彝家山寨,就这样在白雪纷飞中,被幸福的时光调出了一大锅有红、有白、有肉的年味了。烂熟的胡萝卜提鲜撇油,无污染的后墩子肉肥而不腻,相得益彰的美味,是我们一家人的最爱。彝家人在饮食上最讲究的是简而足,肉要宰成拳头大小的坨坨肉的,菜品也多为一菜一汤,外加辣子蘸料。后墩子肉炖胡萝卜,便是彝家人过春节的主菜了,而且也是唯一的一道菜。
时移俗易,但大年三十炖后墩子的习俗,在彝家人这里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从以往的席地而坐提升到了“吃饭要上桌子”,改变的是从以往的单一菜品提升到了餐桌上的丰富多样,改变的是后墩子肉从以往的自养自足提升到了农贸市场的便捷交易,改变的是不一定非要用一成不变的胡萝卜炖后墩子肉,大多时候则用菌菇等取而代之。
而永远不能改变的,是彝家人对生活的美好态度,是对胡萝卜一样又甜又红的生活的向往,是对无论如何都要把后墩子肉留到最后的坚持,是对旧岁的感恩,是对新年的憧憬。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