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都是意大利人。三个人的艺术成就不同,各自的性格也不尽相同。这三个人中,拉斐尔年龄最小,他比米开朗基罗小8岁,比达·芬奇小三十多岁。但是,他活的年头最短,只活到37岁,几乎和达·芬奇先后脚离世;在他死后的44年,米开朗基罗才溘然长逝。
命定的劫数,有时候真的是和人的性格相关联。
拉斐尔成名很早,得益于他的父亲——一位无名画家,给予他童年最初的绘画启蒙。16岁,拉斐尔离开家乡,拜师深造。无疑,这样阶梯式的教育,让他的基础打得很牢,再加上他得天独厚的绘画天赋,这一切为他的成功铺垫下良好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拉斐尔赶上了一个适合他发展的时代。那时候,意大利宗教盛行,就连一位普通的农民,都愿意倾其一生积攒下的钱,从画家的手里买一幅圣像,悬挂在自己村落旁的教堂里,以显示自己对主的虔诚。因此,那些挂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或各种形象的圣母像,特别受欢迎,以至让画家们应接不暇,供不应求。在画圣像方面,拉斐尔尤其善画圣母,他确实技高一筹,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画圣母像之前,总要找一个真人做模特,因此,他画的圣母,不会像很多画家轻车熟路的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而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圣母形象出现,而且,那些圣母不像是来自天上,而像是来自民间,总会让人有一种亲近感,像是自己的亲人,甚至母亲。这在几百年之后我们再看拉斐尔的那些圣母像,依然会感受到那种亲近的烟火气。
正因为如此,人们喜欢这样充满亲切感的圣母像,在安布里亚一带,前来找拉斐尔画圣像的人越来越多,他挣的钱便越来越多。拉斐尔19岁那年,已经腰缠万贯。
21岁那年,拉斐尔来到意大利的艺术之都佛罗伦萨,这是一个让他展开年轻的翅膀进一步高飞的地方。拉斐尔是一个长相英俊的人,面容像圣母一样姣好,而且,他谈吐优雅,风度翩翩,颇受佛罗伦萨上层各界的欢迎,无形中为他的绘画如虎添翼。那些有钱的商人,附庸风雅的贵族,都把能够结识拉斐尔为荣耀,为能买到拉斐尔画的圣像而得意洋洋。在佛罗伦萨的那些年,是拉斐尔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几年。
25岁那一年,他有了直接拜见教皇的机会。那时候,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雄姿勃发,野心勃勃,正需要找一位画家为他自己画像,好让自己威仪天下,千古流芳。拉斐尔生正逢时地来到了他的面前,为他造像,让他非常满意,他不吝钱财,大把大把的银两付给拉斐尔。第二年,他又慷慨地授予拉斐尔“首席画家”的荣誉称号,并下令除了留下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建筑家布拉曼特两人之外,解雇了其他所有的艺术家。拉斐尔再不是只在安布里亚靠给普通农民画圣像挣钱的画家了,也不再只是在佛罗伦萨给商人贵族画画挣钱的画家,他鲤鱼跃龙门一下子平步青云,成为了和他以前崇拜的米开朗基罗平起平坐的画家了,成为了教皇尤里乌斯的“首席画家”了。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荣誉,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
教皇尤里乌斯有辉煌的抱负,也有一言九鼎的权力。他要重铸城市的模样,建造意大利崭新的辉煌。他命令米开朗基罗为自己雕塑塑像,布拉曼特负责修复圣彼得教堂,拉斐尔为梵蒂冈绘画装饰画。如今,这三处已经成为世界三大艺术奇迹。
是教皇的任务,让拉斐尔的才华得以更充分、更广阔的展示,就像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有了万人瞩目的演出舞台。拉斐尔首先为梵蒂冈签字大厅绘画,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签字大厅,是教皇签署主教呈上各种文件的大厅。拉斐尔明白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至高无上的荣誉和辉煌的胜利,是拉斐尔为大厅做整体设计的主题;全盛时期恢宏的基督教和希腊文化,是所有绘画依托的背景。在大厅的天棚上,拉斐尔展示的是基督教和希腊文化的美与荣耀,四围墙壁则分别画出古代历史、哲学和文学艺术的种种场景,从圣母、阿波罗众神,到柏拉图、但丁众诗人的群星荟萃。纷繁如云、纷至沓来的人物,辉煌如潮涌来的场面,交织成一阕交响曲,展示了历史和艺术交织成的一天云锦,美不胜收。
梵蒂冈的绘画,让拉斐尔越发的名声大振。找他作画的人,求他学艺的人,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崇拜者和捧场的人,越来越多,恨不得把他像宠儿揽在怀里,把他像上帝一样簇拥到云端。那时候,拉斐尔住在罗马。教皇尤里乌斯已经去世,新教皇利奥十世,延续了尤里乌斯对拉斐尔的器重,他不仅把拉斐尔列入了教廷的名人册里,委任拉斐尔新的任务,让他担任重建圣彼得教堂的总建筑师,同时,还特意赠给拉斐尔一顶红衣主教的帽子,这是一种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象征。
那时候,拉斐尔可谓名利双收,地位显赫,不可一世。仅他为一位贵妇画的肖像画所得到的三千块金币报酬,就可以在罗马买一座豪宅。来自上层尤其是皇室和教廷颁布下的名声,和与此水涨船高滚滚而来的金钱,从来都是对于艺术家致命的诱惑,既可以是一种激励向上的动力,也可以是一种舒服下滑的引力,甚至是腐蚀力。拉斐尔如日中天的时候,是他31岁的鼎盛年华,他像一棵花繁叶茂的大树,日日有清风朗日不请自来,轻柔而多情的吹拂和照耀。最为夸张的是,只要他走在罗马的街头,他的身后就会有五十多人追随,如蜂逐蝶,更如侍从卫队一样恭恭敬敬沿街一列逶迤而去,成为罗马街头的一道别样的风景。一位画家,能有如此殊荣和如此众星捧月的遭际,可谓前所未有的奇迹壮观。
峣峣者易折,盛名之下,让拉斐尔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同时也让他的身体极大的透支。无论再伟大的艺术,还是再伟大的人物,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命运之手,会让其得失最终达到平衡。命运会因过分的冷落或忽视而毁掉一个天才,也会因过度的荣耀和金钱同样毁掉一个天才。在创作最后一幅油画《超脱》的时候,拉斐尔撒手人寰。这幅画着耶稣从人世间荆棘丛中跋涉而出升入天堂的画面,拉斐尔再无法完成。
这幅画中的荆棘丛,是耶稣命运的象征,也成为拉斐尔自己命运的一种象征。过度的名声和金钱,成为了缠裹着他而无法迈出的荆棘丛,无法如耶稣一样跋涉过去而进入天堂。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生命的途中,都会遇到这样的荆棘丛。是如耶稣一样勇敢地迈过去?还是如拉斐尔一样跌倒在荆棘丛中?就看我们各自的态度、能力、定力和造化了。 题图摄影:苑思思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