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岁月里的羊汤锅

2017-05-28 10:01:20 网络

岁月里的羊汤锅

漂泊在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唯有几个散落在城市夹缝中的老乡,如白天苍穹里为数不多的几颗星星,隔三差五,总会有人互相邀约,轮流坐庄,聚在一起喝喝茶、打打牌、叙叙旧、聊聊天,畅饮几杯。

老乡们经常约会相聚的地方,叫“乡巴佬羊汤锅”。那是一个餐馆的名字,是一位老乡进城打拼多年后开的,天天经营来自家乡的黑山羊肉和山茅野菜。天长日久,“羊汤锅”就像一块磁铁,把漂泊在这个城市的老乡们吸引在了“乡巴佬羊汤锅”这个“根据地”。每次去那里,经常遇见一些进城来看病办事,送孩子读书的父老乡亲,以此为亲戚驿站,吃一碗“羊汤锅”,咕嘟咕嘟吸上几口水烟筒。一见如故的我,总会凑过去,递一支烟,敬一杯酒,聊上几句。此刻,浓浓的乡音,浓浓的乡情,全都浓缩在浓浓的羊膻味里。

“羊汤锅”在故乡家喻户晓,其做法很简单,就是把宰杀后的羊用滚烫的热水刮毛汤煺。然后,再把羊头、羊脚、羊肠、羊肚和所有羊肉下水一锅煮,吃时配制一碗掺有花椒、薄荷的辣椒蘸水,一块、一块蘸着吃。或是往“羊汤锅”里放几片火腿肉,加少量中药材当归、党参、枸杞,就煮成了“药膳羊汤锅”,不仅味道美,而且滋补健身。“羊汤锅”在故乡的红白喜事筵席上,逢年过节时,已屡见不鲜,几乎家家都会做,人人都爱吃。

在故乡,很多人家杀羊时,不仅煮“羊汤锅”,还剁“羊肝生”,做“粉蒸羊肉”。“羊汤锅”如杂锅菜,容易做,而“羊肝生”就有技巧,要把羊的心、肝、肺、肠、肚煮熟后剁成肉沫,再把杀羊时留下的血用花椒面、辣椒面浸泡,与青笋丝混合拌匀后就可上桌,吃起来又凉、又香、又脆,是一道可口的下酒凉菜。“粉蒸羊肉”也是故乡人的“发明创造”,剔除头脚、内脏下水煮汤肉,其他羊肉宰成小块,连骨头带肉爆炒后,撒上早已准备好的粉蒸面(米、花椒、茴香籽、八角、草果,同锅炒后混合磨成面)拌匀,趁热装进甑子底垫有一层厚厚鲜嫩茴香的木甑,加火猛蒸。出甑后的羊肉如猪肉粉蒸排骨,香喷喷的诱人。

由于羊肉是家乡的美食,在故乡方圆十几里的狗街、蟠猫集镇上,都有羊肉馆。尤其是猫街集镇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月初九”、“三月十二”,天台街的“正月十六”,牟定县城的“三月会”之类的民族传统节日,“羊汤锅”就会星罗棋布,“遍地开花”,节日里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羊膻味。在故乡,羊汤锅不仅集市上的乡街子卖,山头上的山街子也卖。如化佛山立秋节令之日“赶秋街”,柜子山上“六月六”,都有不少人搭起临时棚子,支起大锅,就地取柴,蒸一甑米饭,煮一锅“羊汤锅”,就地撒上青幽幽的松毛,再加一壶自家烤的小灶酒,就开张经营,招揽山客了。

从小放过羊,穿过羊皮褂,拾过羊粪,吃过不少羊肉,猜着这样一个谜语:“三十六只羊,赶进汤锅房,宰单不宰双,七天要宰完”长大的我,进城二十多年,骨子里浓浓的羊膻味总是让岁月无法漂洗干净。有时思念故乡,想吃羊肉,自己去农贸市场买上两三斤回家,模仿记忆中故乡人煮“羊汤锅”,做“粉蒸羊肉”,却始终没有故乡的那个味。我偶尔回到故乡,见到黄昏放牧归来“咩咩”叫着涌进村庄的黑山羊群,犹如见到童年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倍感亲切。

云南滇中楚雄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除了那些别出心裁的商贸活动外,还有颇具特色的“羊汤锅”一条街。一个个招人惹眼的“羊汤锅”招牌,一间间新搭的货棚下,吃“羊汤锅”的人络绎不绝。我和朋友总会互相邀约,去凑个热闹,甩(吃)上几碗,喝上几盅,解解馋,过上一把“羊汤锅”瘾。

故乡的羊肉像羊肉串一样,把漂泊在外的老乡们的血脉串联在一起。每次在“乡巴佬羊汤锅”聚会,虽然那带有故乡浓郁味道的“羊汤锅”、“羊肝生”、“粉蒸羊肉”已被城市翻版复制,不那么地道。但“故乡”这个词,在我的心里,已是“羊汤锅”里熬煮不化的骨头,那么余味绵长,那么耐啃。

后来,城市改造提升,“乡巴佬羊汤锅”面临拆迁,老乡们为了巩固“根据地”,到处帮“羊汤锅”店主打听租房,寻找新的“目的地”。终于“乡巴佬羊汤锅”换了个偏僻的地方,在爆竹长鸣中重新开张营业。可不知什么原因,“乡巴佬羊汤锅”搬家后,生意却比原来冷清了许多。每次去那里,看到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情景,一种莫名其妙的乡愁如癌症病魔缠绕在我的心头。

一周年后,“羊汤锅”店主把漂泊在这个城市的老乡几乎都邀约去,像开业那天,满席满桌,十分热闹。我以为是店庆,其结果是老乡打拼了多年的“羊汤锅”亏损严重,再也支撑不住,即将关门改行,另谋营生,最后为大家举办的一场“羊汤锅”老乡会“闭幕式”。那顿饭,我的心情仿佛是为死去的亲人送葬,久久沉浸在羊膻味弥漫的气氛中,把眼泪当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直到一醉方休。

经过岁月熬制的“羊汤锅”,那醇厚的香味原来一直留在心间,那是故乡的味道。

作者简介

李光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苑》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沾满泥土的情绪》《随笔漏拾》《母亲的气味》。

张彤 摄 杨千红 制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