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无名女郎》
克拉姆斯科依是十九世纪俄罗斯巡回画廊派伟大的画家。在中国,他没有他的同胞列宾有名,但是他可是列宾的老师。作为巡回画廊派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他甚至可以说是领袖。他的肖像油画,尤其引人瞩目,他画的作家托尔斯泰,画家希施金、列宾的画像都已经成为珍品。我特别喜欢他画的一幅题为《无名女郎》和一幅题为《月光》的油画,前者背景是雪后都市朦胧的街景,在街景映衬下女郎那不知所以的莫名眼神;后者清冽月光下的白衣妇人,尤其是打在森林深处的那一缕明亮如霜令人颤栗的月光,让我很难忘记。还是列宾在彼得堡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克拉姆斯科依是他的老师。
命中注定,列宾和克拉姆斯科依有点儿缘分。十九岁的列宾,第一次来到彼得堡,曾经深夜拜访过克拉姆斯科依。这一晚的交谈,对十九岁的列宾影响至深。
走进克拉姆斯科依不大的画室,给列宾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基督的画像。那完全是学院派的传统画法,和一个画师笔下标准的基督画像没有什么不同,哪一位画师轻车熟路都会这样画的。列宾不明白像克拉姆斯科依这样一位有名的画家兼教授,为什么要画这样千篇一律的基督标准像?
克拉姆斯科依老辣的眼睛,注意到了列宾看墙上基督像时瞥下的一丝讥讽的眼光。他对列宾说:这是人家定购的一幅基督像。
列宾知道,当时即使再大画家的画也卖不出大价钱,都需要靠给别人定购画像谋生。这些有钱人定制的画像,不是基督耶稣圣母的神像,就是为他们自己画像,而且,必须要按照人家的要求画。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我还把基督做成了雕像。说着,他走到雕塑台前,掀开湿罩布,台上有一尊用灰色黏土刚做完的基督头像。这尊基督和墙上挂着的那个基督,竟然完全不同,它要传神得多,特别是它的眼神里有一种抑郁和苦恼,更是墙上的标准基督眼睛里所没有的。同样一个人,画出的基督和雕塑出的基督,竟是这样的不同。
那天夜里,列宾和克拉姆斯科依对基督都格外感兴趣。喝茶的时候,克拉姆斯科依倦意全无,兴致勃勃地对列宾聊起了基督。令列宾没有想到的是,克拉姆斯科依说起了基督身上也曾经存在过诱惑。基督是神呀,怎么也可以曾经有过诱惑呢?那时候,他还太年轻,涉世未深。
克拉姆斯科依提高了嗓音,对列宾说:你看,已经忍饥挨饿了四十天的基督,这时候在旷野里,远处有那么多繁华的城市灯火闪烁,人类的各种欲望的呼声此起彼伏,如浪涌来,纷纷在对基督呼喊:这一切都可以据为己有,变成你的财产,让你成为这里万能的主宰!这个呼喊声还在进一步对基督说:你,神的儿子,你相信我刚才说的话吗?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肚子饿了,只要吩咐这些石头,它们就会变成面包;如果你想穿漂亮的衣服了,只要吩咐这些树木花草,它们就会变成漂亮的衣服。你可以勇敢一些,就从这钟楼里跳下去,天神会伸出臂膀接住你的……
最后,克拉姆斯科依对列宾说:你知道吗?这就是生活的诱惑。这种诱惑,既可以在旷野上有,也可以在我们的城市里有。我们普通人的身上有,基督的身上也有。
晚年的列宾回忆起这一晚与克拉姆斯科依难忘的交谈时,在他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说起基督,他好像谈的是身边的熟人。但过后,我马上省悟过来,脑海里清楚地映出这个世界深刻的悲剧。列宾还写道:我一生还没有听到过比这更有意义的谈话,特别是讲到在旷野里诱惑那一节,他设想出基督和人类天性中的黑暗面进行的斗争。
正是受到那一夜克拉姆斯科依谈话的启发,列宾后来创作了《基督在旷野受诱惑》的油画。他将基督画成了赤着脚,裸露着斑斑伤痕,置身于悬崖之上,面对的是一片遥远的城市;他让痛苦而悲伤的基督,扭过头去不看这个诱惑他的大千世界;他画基督的一只手颤抖地按紧脑门儿,一只手伸向一旁,仿佛在使劲地推开已经如蛇一样缠裹紧紧的尘世的权力金钱美色等等种种的诱惑。他画出基督在面对诱惑时候的那种痛苦,也画出了基督的抵抗与决绝。
站在远处端详自己的这幅油画,列宾觉得基督的画像,有克拉姆斯科依的影子,也有自己的影子。列宾甚至有些恍惚,将三个人的身影交错叠印在一起。
列宾没有想到,也是从那夜谈话之后,英雄所见略同,克拉姆斯科依同样想创作一幅关于基督在旷野诱惑的油画。只是这幅画他没有一蹴而就,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总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表现基督面对诱惑时的心情和表情。从构思到完成,他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
一八七三年的夏天,克拉姆斯科依在克里米亚,每天一清早起来,脸也不洗,饭也不吃,趿拉着拖鞋,先到他的基督画像前挥笔作画,一画就画到了晚上。那时,他正患有严重的气喘病,常常夜不成眠。夜不成眠的时候,他的脑子里、他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基督痛苦焦虑的影子。终于,他坚持画完了这幅他最想画的画。
这幅题为《旷野中的基督》,在巡回展览中,好评如潮。和列宾画的一样衣衫褴褛赤脚的基督,孤独而凄婉地坐在荒凉的旷野中光秃秃的石头上,诱惑被象征地画成城市之光,在基督的背后,呈一片朦胧而颤动的光影。逆光中的基督垂着头,双手交叉,目光痛苦,凝神沉思,将枯瘦的身影打在荒凉坚硬又尖利的石堆前。
这一年,克拉姆斯科依三十六岁。
列宾更没有想到的,声名日隆的克拉姆斯科依,在创作《旷野中的基督》的同时,一直没有停下为他人定制画像的活儿。贫穷的画家,一直没有自己的一间像样的画室。他渴望至极能够拥有这样一个画室。于是,克拉姆斯科依就像契诃夫在小说《醋栗》里写到的那个土财主,拼命地挣钱、攒钱,梦想能够买一幢乡间别墅。和那个土财主渴望别墅里有他梦想的醋栗一样,克拉姆斯科依渴望别墅里有专属于他的上乘的画室。
于是,他拼命为有钱的财主、有势的将军、娇宠的贵妇画像。
于是,他将赚来的钱购买了一片风光旖旎的土地,在上面建筑漂亮的别墅和带有露天模特台的豪华画室,开辟了占地三俄亩的轩豁的花园,还有一班编制齐全的仆人。
别墅和画室终于建成,他花了三万卢布。他住进了完全和地主庄园一样的别墅里。他年轻时的激情和画风也随之改变。他再画画时,要穿着精致的长襟礼服,趿着款式最新的拖鞋,连袜子都是十八世纪的古典样式。他不像一个画家,尤其不像一个从底层乡村出来的经过艰苦奋斗成功的贫寒画家,而像一个庄园主。外出开会,他不轻易讲话,如果发言,他会格外注意修辞,讲得抑扬顿挫、漂亮堂皇,并且说他说的每句话都要记录下来,和他写的每封信一样,日后都可以付印出版。
大家都觉得克拉姆斯科依变了,唯一没变的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为人画像,因为建筑别墅,他还有贷款没有还完,豪华别墅连带的一帮人马庞大的开销,都需要他的钱袋子不能瘪。
一八八七年,克拉姆斯科依在为一个叫拉乌克夫伏斯的大夫画像的时候,突然身子晃了一下,然后跌倒在地,身子正好砸在他的调色盘上。大夫赶快起身要扶他的时候,他已经咽气。这一年,克拉姆斯科依仅仅五十岁。
如今,想起克拉姆斯科依,我就会想起列宾,因为他们都曾经画过旷野里被诱惑过的基督。如今,克拉姆斯科依的《旷野中的基督》、列宾的《基督在旷野受诱惑》,都陈列在莫斯科的美术馆里。无疑,克拉姆斯科依和列宾都是俄罗斯伟大的画家。但是,面对这两幅同样是基督受诱惑的伟大作品,常会让我心生感慨。无论在克拉姆斯科依的笔下,还是在列宾的笔下;无论在克拉姆斯科依的心里,还是在列宾的心里,基督是他们自己。基督所受到诱惑痛苦的折磨和抉择,他们也曾有过。所不同的是,他们中一个经受住了折磨和抉择,一个没有。
其实,茫茫人生中,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都是旷野中受诱惑的基督。列宾说得很对,基督就是我们身边的熟人,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