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我心灵的军帐

2017-09-06 09:10:49 网络

“长征”副刊是一个名牌栏目。我当战士时,军报副刊先后称“文化副刊”“进军号”“文化园地”,文革末期更名为“长征”延续至今,但军报副刊的编辑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她一直是我军旅生涯艰苦跋涉途中的一座心灵军帐。我从军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几乎天天要和《解放军报》见面。当战士时,每天晚上有20分钟读报时间,全班战友坐在小马扎上围在一起,一人读,大家听。每晚的读报内容都由指导员提前圈定,派通信员通知各班。指导员圈定的读报内容往往都是国内外政治要闻、军内英模事迹、各部队军事训练动态等。全班集体读报结束,我经常会把报纸要过来,利用晚上接岗前、下岗后的一点时间,独自到连队饭堂拉开电灯坐下来,阅读军报副刊上的一些“小文章”。这是我一天紧张训练后,进入这座心灵军帐中的一次歇息,享受一小段温馨时刻。

后来当了领导干部,每晚看报仍是这样的习惯,先看几张大报的头版要闻,然后直接翻读副刊文章。军报“长征”副刊一直是我必看的版面,虽然不一定每篇都能细读,但至少每一期都要浏览一下题目。我几十年军旅生涯读报无数,深深感到,一张报纸的副刊办得是否吸引人,直接关系到这张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影响力。军报的“长征”副刊魅力独具,在军内外都有很大影响。“长征”这个光荣字眼,就像永远引领队伍行进在雪山草地的一盏马灯,见到她的一瞬间,就会将读者的心绪引向遥远的革命岁月,感受艰苦卓绝,感受理想不灭。“长征”副刊登载的小说、散文、随笔、特写、诗歌或评论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篇幅短小、隽永,有些佳作一读再读,回味醇厚。无论是回忆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还是写和平年代的军营生活,始终有一个崇高的军魂萦绕其间,读之阅之,激扬斗志,温润心灵。

我刚参军时文化水平不高,军报副刊上的文章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之一。后来我在老山前线突发性地写起诗来,后来又写散文。从此,我也开始向“长征”副刊投稿。我从老山前线回到后方,投给“长征”副刊的第一首诗作是《阵地上的一窝鸡》。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写成的:前沿阵地上有位班长病了,他不肯下来,团政委上阵地去看望他,通信员带了一只老母鸡跟上去,想让班长熬点鸡汤补补身子。可是阵地上弄不到熬鸡汤的水,班长把老母鸡扔下山放生了。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战士们忽然发现那只老母鸡领着一窝毛茸茸的小鸡,在草丛中咯咯叫着,在向哨位走来。敌人突然开始炮击,战士们急着问班长:“怎么办?怎么办?”班长大声回答道:“快让开,让它们进来,让它们进来!”这个小故事发生在炮火纷飞的战斗环境中,我们的战士们能够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保护一窝小鸡的生命,多么富有人情味啊。这样可敬可爱的战士,他们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勇于赴汤蹈火,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是多么自然的行为啊!正是看到了这层意义,我在战场上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的编辑是喻晓,他自己也是一位诗人,我和他因这首诗结缘,交流切磋,相谈甚欢。喻晓是很细致的人,他发稿时替我在这首诗的题目后加了“小叙事诗”几个字,用括弧括了起来。

1999年11月20日清晨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1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上天,我写了一篇散文《飞天记》投给了“长征”副刊。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性时刻,我这篇散文是对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真实记录。当时由我签发了首飞成功的新闻稿件,这一消息轰动了世界。我在这篇散文中记下了参与我国首次航天发射的总指挥、副总指挥、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和各系统主要负责人的名字,记下了他们在发射过程中的心潮起伏、情绪变化、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我国经历了从“神舟1号”至“神舟4号”的试验飞行,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成功飞天,从此开辟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我的《飞天记》一文,作为我国最初的航天发射现场记录,被收进了“长征”副刊精品文库散文卷。

2005年3月10日,我又在“长征”副刊发表了诗歌《沙地云杉》和《阿斯哈图石林》。这是我在内蒙古见到的两处景物,借以抒发我的豪迈情怀,写的是军人、军魂。我在《沙地云杉》中写道:“生命和信念全在根部/树根比树干还粗、还长/向远处伸展、伸展/抓住一把沙土/手背暴出一条条青筋/指尖已深深插进地下”,“沙地也是生养我的故土啊/死死抓住/忠贞不渝”,“树干上是猎猎飘扬的旗/是浑身披挂的铁甲”,“为了守住这方疆土/当沙漠风暴袭来/挺直/迎风搏杀/拼死沙场”。我在《阿斯哈图石林》中写的是:“云南石林是亭亭玉立的美女/聚集在谷地赛歌//阿斯哈图石林是成吉思汗麾下的猛士/一个身披重盔铁甲/挺立于高山之巅/他们以列队的阵势怀念远征/直到永远”。这两首诗稿,我是委托陈先义主任带给刘业勇编辑的。刘业勇于发稿的当日,给我寄来一份报样,附有一封短笺:“朱政委,您好!先义同志把您的大作交我,发今日七版。呈上样报,佳好。祝您体笔两健!致礼!刘业勇,3月10日”。刘业勇的短笺语气、笔势刚劲有力,好像他要火速出发前去参加战斗似的,真正是一位兢兢业业、大勇过人之人。我至今想念刘业勇,想念“长征”副刊的几位老熟人。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