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已过去有些时日了,但在苏州平江路附近的胡厢使桥,因为举行了一场七夕民俗文化风情节,仍然引得不少外地年轻情侣专门慕名前来观赏,桥上拍照留影,桥下顾影自怜,古桥因节而扬名,节因古桥而精彩。
这座胡厢使桥是现在苏州古城里的七座石拱桥之一,的确比较古老,在宋代的《平江图》上就有该桥,距今有千年历史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桥,是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重建的,也承载了200多度春秋的岁月步履。这座桥有两个很有趣的桥名,志书上一般都还是采用宋代的桥名“胡厢使桥”,但通常人们口头的桥名,是谐音的“胡相思桥”。
桥的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这种方式又称“联锁法”,较之更早的分节并列式在技术上是一大进步,苏州清代石拱桥多用此法。
条石栏板南北外侧都刻有“重建胡相思桥”五字,桥孔两旁的明柱(楹联石)上则镌有“乾隆九年署元和县正堂加六级张曰谋重建”等字样。桥面中心石板上浮雕着轮回纹,意在宣扬佛教“生死六道轮回”观念,劝人行善积德,为桥梁、寺庙等古建筑上所常见。桥孔拱券的外沿还有一圈凸起的拱眉石,更增强了桥的立体美感。
此桥虽是典型的清代花岗石拱桥,但金刚墙上夹杂的青石和武康石却显示了其悠久历史的记录。桥西堍南侧金刚墙上还有一方“桥神土地”刻石。《吴门表隐》卷十载:“崇正宫桥南堍塑桥神、喜神、宅神、井神、灶神、厕神,皆出名手,肖像如生。”说明从前民间有祭桥神的习俗,昔日桥神不止一处,而此桥的“桥神土地”自然属罕见的遗迹。
饶有趣味的是两个桥名都大有来历。宋代桥名胡厢使桥,纪念古代的一位胡姓官员,官位厢使,这个官是处理当地治安和民间纠纷的一种小官职。官不大,但后人用桥名来纪念他,足见他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建树;同时也说明小官职能派用场,古今民间纠纷都是需要有人来做“老娘舅”调解的,世界需要热心人。至于后来添加的“胡相思桥”,据《吴县志》记载为“胡厢使桥俗名胡相思桥”,相传是因了明末的一个凄楚爱情故事:居住在此的归姓人家小姐殉情跳井,所以桥被市民改称为胡相思桥,连桥堍的胡厢使桥巷,老苏州们也习惯称之为“胡相思巷”,所以桥身上也勒石雕刻有“重建胡相思桥”字样,足见俗名也是通用的。感觉俗名的“胡相思”,除了哀叹当事人的相思催玉殒,应该不可能是倡导这种殉情的极端做法,而恰恰是一种劝阻——相思当然很美,但如果一旦“胡”相思,结果大约就不太妙。
如此一来,就要为这个七夕文化风情节选点的精当而击节赞叹。再美妙的爱情,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船搁浅了,就应该有“胡厢使”来调节,这个调节就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再从俗桥名看去,寓意大约就是爱情不要走极端,不要过于胡思乱想,不要走火入魔。在两情愉悦的初始阶段,就像“普法”一样来个“普爱”,普及一些爱情理性常识,警钟敲在前头,使情爱之桥的桥基也更加夯实。如果说,传说中的鹊桥多一些浪漫的务虚,那么现实中的此桥则更多一些警策的务实。虚实相生,让古老的民俗佳节在桥上更加妖娆。
这个节日的选点,显然比许多牵强的“硬装斧头把”平台高明了很多,比那些捕风捉影的所谓的某某故居,也要有价值得多,充分发掘了历史文化资源。
有些活动的选点,只凭一些不靠谱的子虚乌有杜撰,显然就如稀泥扶不上墙的阿斗,让人感觉是赝品,是被忽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有内涵的资源不被发掘出来,也如千里马不遇伯乐,也是闲置荒废。资源的发掘,也有如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问题。
一朵好花,要插在相应的花瓶里,才是最漂亮的。
民俗“七夕节”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都在七夕前后搞一些活动,苏州平江街道原先也搞过这个活动,但地点非此桥,效果自然冰火两重天,实践给当事者上了一课。据悉,举办本次活动的平江街道初尝甜头,还将继续围绕此桥打造文化该节,提高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既顺应天时,又选好了地利,再加上人和,活动的效应当然就是迟早的事儿了。一个成功的活动,也给人们搭起了一座思路之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