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共和国迎来68岁华诞双喜临门之际,我又想起6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1952年国庆节前夕,我们步兵第一一五团二营结束了澜沧大黑山的剿匪战斗后,奉令移防于黑山以南的新营盘。新营盘四周被大山围裹,是一块狭窄盆地,因从前驻有军队而得名。多年过去,当年驻军的营盘早已消失,却留下了当年为军队服务而逐渐形成的一条几十米长的小街。
在大黑山深处战斗了一年,生活艰苦单调,如今来到这有商店有住户的小街市,大家希望能长时间在此休整。但是,一个多月后,我们又奉命向澜沧的勐朗坝开拔。
勐朗坝是澜沧江以南一块宽10几平方公里的盆地。早在1881年,清王朝就在这里设置了相当于县一级的“镇边厅”,行使管理全县的行政职权。但是,这块坝子“瘴气”重,历年死于瘟疫的人太多,幸存的商人、住户以及“镇边厅”的官吏纷纷迁走,只剩下一些陷于疾病、贫困,无力外迁的傣族、拉祜族人在这里苦苦挣扎。
肥沃的盆地,没有人开垦、治理,野草杂树疯长,成了大小野兽出没的地方。“要下勐朗坝,先把老婆嫁”的民谚因此而来。坝外的人不敢轻易接近,更不敢下坝子来居住。
如今,我们部队却要去“瘴气”重的地方。是去开垦?还是有其他任务?谁也不知道。
3天后,我们到达勐朗坝附近的山头。向下望去,这块地若是开垦出来,至少可容纳二三十万人居住。如今却被深厚的云海罩住。
中午,太阳当顶,勐朗坝的云雾才缓缓散去。只见一条小河从坝子里穿过,河边零乱地分布着十几座破旧的竹楼,住着一些还没有迁走的傣族人、拉祜族人。
团部参谋领我们营来到小河附近一片荒草丛中,说:“这就是你们的营地。”我们放下背包开始铲草、挖地、砍伐竹木。天黑前,终于盖起了十几间只有茅草屋顶、还来不及竖起竹篾墙的低矮棚屋。我们就在这简陋棚屋里的潮湿地上铺上一层茅草,打开背包过夜。夜里风特别大,群山间的寒气似乎都在往坝子里积聚,冷得如冰窖一般。我们的军用棉被小而单薄,哪里抵御得了这冬夜的寒气?大家都冻得发抖,难以入眠。
第二天,营部派我们几个干部、战士随同医务人员一起走访傣族、拉祜族群众。十几间破烂的小竹楼零散地分布在小河两边。虽然这盆地里竹木、藤条多,他们却没有用来修葺住处,看来也是无心久住。
乡亲们已从前两天的砍伐竹木声和嘹亮的军歌声中,知道有解放军到来,一名中年妇女不解地问我:“你们下坝子来干什么?”
我告诉她:“来这驻扎、开垦建设!”
她愁苦地摇头:“不好!我们都要搬走,你们还来?”她指了指飘绕的云雾,“瘴气重,人会生病、会死呀!”
其实,这洁白的云雾并不含病毒,带病菌的是那些繁衍于水草中的各类寄生虫。人被叮咬,未能及时治疗,就会感染上恶性疟疾、痢疾……
我随医生走进了一间破竹楼,见一个满头大汗的拉祜族小姑娘依香正躺在竹篾板上呻吟:“我痛!痛呵!我要死了……”
军医略一诊治确认她患了恶性疟疾,正在发烧,就安慰她:“你这是小病,不会死!”他打开药箱,取出针剂,给她注射了一针奎宁,又给了她几颗药丸,并告诉她如何服用。当时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很少服用西药,体内抗药性小。这一针下去很见效,很快就退烧止痛,小姑娘高兴得爬起来要给医生叩头……
医生又给其他患者打针,发药。服了药的病人逐渐痊愈。带着感激对我们说:“不再搬离勐朗坝了。有解放军在这里,我们怕什么?”
随后,部队组成多个小组,帮助乡亲们疏理水沟、杂草,清除蚊虫……
拉祜族小姑娘依香病好后,和小伙伴们来营区看望我们,说她们也想当医生……
她们一个汉字也不认识,怎么学医?首先应该进学校读书才是。但是当时的勐朗坝没有学校,30里地外的募乃(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才有一所简陋的小学。她们当然不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
但是,她们的要求是那样迫切,团领导很重视,决定先办个“读书班”让她们学文化、学知识,将来再挑选可以培养的优秀学生出去深造,建设边疆正需要当地的人才……于是部队在她们村寨附近办起了夜校。
半年后,部队奉命在勐朗坝开始了大规模的营房建筑,一年内建起了231栋宽敞的营房。这是勐朗坝前所未有的砖砌、钢筋混凝土房屋,气势雄伟壮观,引得远近的山民都陆续赶来观看,也带动了澜沧县委、县政府所属各个单位陆续迁入勐朗坝。这荒凉的坝子逐渐变成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有多条公路把周围城乡边陲重镇连接起来。建成的正规小学在国庆节这一天开学,校园的操场上升起了庄严的五星红旗。依香也成了这座小学的学生。
上世纪60年代一纸命令,我部转场,离开勐朗坝。但是勐朗坝人却难以忘记这支最早开拓、建设过这个地方的军队;那些老年人见了从外地来的军人就会深情地问:“你是老五团(一一五团)的么?你认识赵政委、侯教导员么……”
3年前国庆节,我应邀回访勐朗坝。坝子已完全变了样,纵横的街道宽敞、热闹,小河边已被一条高楼林立的大街代替。街上行走着意气风发的傣族、拉祜族群众。他们手中举着五星红旗去参加国庆活动,幸福的笑容在脸上荡漾。
60多年过去了,但当年建设勐朗坝的日日夜夜却依然难忘,我后来创作的电影《边寨烽火》《芦笙恋歌》《绿色的网》以及多部长篇小说中的灵感,有些就是来源于勐朗坝,来源于勐朗坝的乡亲们和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们。
10月1日,是共和国的生日,可喜的是党的十九大也在10月召开,我把这个励志的故事写出来,也算是献给10月的一份小礼物吧!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