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圆月下的人间情怀

2017-09-30 10:25:46 网络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国人的节日世界中总是离不开太阳和月亮,尤其是在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日月崇拜几乎成了中国人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玉露生凉,明月圆满,果实充盈,是感恩日月、祭拜天地、家人团聚的大好时节。天上的明月,人间情怀,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和丰收节。

神化与诗化

中国人的观念里,月亮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义上的居所,是一个寄托了无限幻想,有着诗情画意,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

在中国三大传统节日里,中秋节的形成虽然晚于春节和端午节,但如同春节和端午节那样,中秋节不仅有属于自己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而且还有独特的礼俗仪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是最富诗意,也最令人怀想的。

中秋节的起源自古至今说法不一,但都离不开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收成。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日和月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也是古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系辞上》中有“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的说法。日月这两大天体,在古代人的思想观念中代表着世界的两极,“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日月分别为阴阳的代表,在时间上分属日夜,是构建历法体系的基础,二者相互配合又相互依存,共同维护着宇宙万物的和谐,主宰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古时按习惯是春季二月十五最先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不过早先祭月是帝王礼制,后来达官文士也效仿祭拜。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祭月的习惯也就逐渐传到民间。每逢中秋,民间大兴祭月、拜月、赏月和玩月之风,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节日活动。

上古时代的祭月或拜月活动,显然与古人对月亮的认识有关。本来月亮只是一颗无生命力的星球,但是自古以来,它在人们心中却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月亮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星球,而是人文意义上的居所,是一个寄托了无限幻想,有着诗情画意,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境。在中国人的语言里,很少直呼月球,而是像诸如月亮、月宫、蟾宫、婵娟、冰镜、玉轮、银钩、明弓等颇为别致文雅的称号,这既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对月亮的美好想象,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和敬爱。

月为夜明之神,与太阳同辉。但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时代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月亮的真实面目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其神秘和神圣的色彩逐渐消退。皇家对月神祭拜的独占权威早已丧失,而平民百姓赏月、观月的风气日趋高涨。在唐代,中秋赏月、观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人们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更是寻常可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到了宋代,不仅延续了唐代赏月宴饮的习俗,而且还发展为全民通宵达旦的狂欢,诗词吟咏,远胜前朝。特别是宋词中,写中秋赏月的作品艺术成就斐然,在《全宋词》中,收有中秋词210首,其中标有“中秋”字样的就有178首,没有题序的中秋词29首,其内容大多描写月色、思乡、思亲,其中常提到嫦娥、玉兔、蟾蜍、桂树、月宫、琼楼等,在思想格调上清奇高旷,感悟人生,探索宇宙,讴歌月亮,真实地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感激。大文豪苏轼有中秋词三首,首首都是名作。由此不难看出宋人对中秋节的重视。

明清时期,岁时节俗中的情趣愈益浓厚,祭月、拜月的风习更加普遍。

人化与物化

亲人团圆不仅是中秋节的主旨之一,更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代表着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几乎贯穿于各种节物和各项节俗活动之中。

汉代人因为八月十五未见明月而作《霜娥冤》,足见古人对团圆月的重视。据考证,自唐朝中秋节产生后,人们就有意地将月圆与家人团圆联系起来。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可谓借月之圆缺排解人世间悲欢离合情绪的千古绝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圆之夜,正是亲人团聚之时,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既是作者对亲人月圆团聚的期盼,又是对现实生活悲欢离合的一种无奈之叹。天上月满星稀日,正是人间团圆时的联想,无形之中强化了中国人的团圆意识。

到了明代,文献里开始有了“团圆节”的记载。在农耕文明的时代,虽然人口迁徙和异地谋生并不是社会生活的常态,但官员的升迁、士子的赶考、军队的调防、商人的贸迁和游客的羁旅,也都是难免的事情,在通讯和交通尚不发达、交流沟通还不顺畅的时代,人在旅途或身在异乡,在一年获得收成的仲秋月明时节,睹物思人、情随境迁,自然生发出思乡念旧、亲人团聚的情绪。

其实,严格说来,亲人团圆不仅是中秋节的主旨之一,更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代表着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

在中国,人们总是喜欢以“花好、月圆、长寿”等来寄托幸福美好的愿望。而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的生活,又恰恰是中国民俗中极富民族特色和人性魅力的精粹所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思想智慧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这种信念与凝聚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文化大发展和社会和谐,更不会有今天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

尤其是中秋时节的月饼,不仅制作得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样又大又圆又厚实,而且祭拜月亮神后家人分吃的要求也是大小均匀,每人一份,一个也不能少,充分体现了大家庭的温馨和大团圆的价值,所以中秋月饼又叫团圆饼,中秋节被广泛认同为团圆节。

俗化与异化

从最初的祭月、拜月、赏月、玩月到今天各族人民喜团圆、庆丰收的各种游戏娱乐活动,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符号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齐如山先生曾在《中秋》一文中写道:“中秋乃一年中三大节之一。它所以成为大节者,有两种原因,一是热意已过,天气凉爽,大家自觉舒适,且雨季已过,空气已少潮气,而秋末冬季之风尚未来,天气自朗,月光特别清凉,令人看着精神特爽,所以自古咏月之诗,以咏中秋月的为最多。且秋季更是万物收敛的时候,容易思家,所谓秋思,因为月能照己,亦能照着家乡,所谓相隔万里,共此明月,因此大家对中秋月就更有了好感,百姓都是心满意足,心旷神怡。

农业国家,全靠农产,丰年大有,当然是人人快乐,所谓‘百姓足,孰不足’者是也。国家是物阜民安,商家收账容易,自然生意更好,所以在这个时期,来结一次账,当然是很快乐的事情。全国上上下下,都抱着快乐的心情,这个节日过着当然是很起劲的。”也就是说,时序到了中秋,不仅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而且是五谷丰登,瓜果满筐。因此,人们自然会有一番实实在在的拜祭和自酬。

中秋节除了拜月、赏月,以及由满月引发的家庭团圆等与月亮有关的节俗活动外,还有一种容易忽略的庆贺丰收的习俗。八月中旬,新粮进仓,瓜果上市,敬供神灵,感谢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是很自然的事情。中秋节正是在这样的节令中出现的特别节日。

人们在进行与月亮有关的中秋习俗活动的同时,也不忘给自己带来五谷丰登的天地日月一个真诚的谢意。他们为了求得丰年的好运好收成,总是全心全意地举行盛大的祭拜。许多地方在中秋节时,都讲究享用新粮和时令瓜果,在中秋之夜做一顿非常丰盛的晚宴,以示庆贺丰收之意。有的地方用新粮和时令瓜果来祭祖或祭社,以感谢神灵恩赐佑助,祈求明年禾麦丰收。这种习俗与古代的秋收祭社习俗可谓一脉相承。

从传统的社祭、秋收到特殊的尝新节和果子节,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已经突破了以月亮为中心的习俗,朝着多样化娱乐化方向发展。从最初的祭月、拜月、赏月、玩月到今天各族人民喜团圆、庆丰收的各种游戏娱乐活动,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符号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正如学者萧放所言:“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却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李令飞)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