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九州共享月明时

2017-10-06 08:20:28 网络

九州共享月明时

穿越固不可能,你还可以到今天仍保持着这些古老中秋传统的地方或者有特色好玩的中秋过法的地方走一遭,肯定会获得另外一种感受

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前几年,曾做过一首关于中秋的诗,是写历史上浪漫好玩的中秋节,翻出来放到这里:

农历八月十五,

一年里月光最好的日子,

天高气爽,

田野里一片金黄。

我们在朗朗的圆月下聚集,

喝酒,吟诗,遐想,

弹着吉他唱月亮,

无拘无束地玩耍,

还品尝各样的美食,

翩翩舞影里加入了嫦娥和吴刚。

穿越时空,

游历明清、两宋和盛唐,

中秋节的夜空缀满了温情、浪漫与狂放。

这是一段时期我沉湎于梳理中秋节历史资料时的真实感受。如果穿越到中秋节产生、演变的历史生活中,你会发现中秋节是如此浪漫、诗性、享受,如此丰富多彩。穿越固不可能,你还可以到今天仍保持着这些古老中秋传统的地方或者有特色好玩的中秋过法的地方走一遭,肯定会获得另外一种感受。

从月亮节到团圆节

中秋节是一个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堪称月亮节。回顾中秋节的历史,这种印象尤为强烈。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怎样形成的?学界的说法有多种,令人信服的说法是:中秋节形成于唐朝,源于唐朝的中秋赏月风尚。

唐初中秋赏月风尚源于唐人赏月爱好与中秋月色分外明的自然景观的契合。

都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每个夏历月份都有十五月圆之夜,为什么一年中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更大更亮呢?这在天文学上找不到合理解释,但在气象学上可以找到缘由。有气象研究人员指出,每到八月十五前后,北方吹来的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同时,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干燥、寒冷的冬季风使水汽降低,空气透明度加大,因而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这也是古诗中说的“岂是月华别?只因秋气清”。

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人的思想也空前开放自由。这种盛唐气象导致赏月活动更加风行。赏月活动的盛行自然会导致中秋赏月的流行。唐代诗人们显然注意到了这一事实,并将之清楚地描写在他们的赏月诗歌中。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这跟气象学的解释比较接近。张祜诗《中秋月》中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也是说这天的月色在一年中最好。

唐朝记载农历八月十五或其前后赏月的诗歌骤然出现很多,它们在题目中都标出“八月十五”或“中秋”所作,或在正文诗句中写出这一时间。如李峤《中秋月二首》、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张祜《中秋月》等。晚唐诗人殷文圭作有《八月十五夜》,写中秋之夜独身在外的乡愁,开头两句为“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其中“最团圆”即指月圆人团圆,是此时已有亲人团聚赏月习俗的一处明证。

除了诗歌以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关于唐代中秋习俗的记载。五代王德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八月十五的夜晚与杨贵妃一同赏月,又要建望月台的故事。唐代还盛传唐玄宗游月宫、遇仙女、传仙乐的故事。

从上述诗歌和其他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中秋节已经初步形成了。

宋代的中秋节已是一个盛大节日,其核心节俗还是赏月,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并且留下了比较细致的文字记载。明清时期中秋节习俗发生转型,以亲人团聚为显著特征,对月亮也改为拜祭为主、欣赏为次,贵人伦、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说,“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此时已有了“团圆节”之名。我们现在的中秋节过法,总体上是明清时期中秋节的延续,亲人团圆、吃月饼成了中秋习俗的最主要内容。

浪漫的狂欢氛围

月亮神话远远早于中秋节的产生。中秋节在唐朝产生之后,远古时期就盛传的月亮神话在后世有了集中讲述的时间和场合,大大增加了中秋节的神奇浪漫氛围。

又大又圆的八月十五明月是中秋习俗的核心象征。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圆月,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月球,而是被赋予人文意义的月宫,民间称之为“广寒清虚之府”。民众心目中的月宫是一个琼楼玉宇、晶莹澄澈的圆形宫殿,里面有捣药的玉兔、率领众仙女翩翩起舞的嫦娥,空中响着动听的仙乐《霓裳羽衣曲》,是一个华丽而冷清的所在。几千年来,它寄托了人们无限崇敬、喜爱的情感和神奇美丽的想象。虽然有冷清之嫌,月宫千百年来仍然是中国百姓一直幻想着能登临一游的美好仙境。围绕它,民众创造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唐玄宗游月宫、贵妃赏月等神话传说,这些故事讲述了上千年,至今不衰。

轻舒广袖的仙女嫦娥形象是中秋节的重要象征符号。她实际上是月亮的化身。把月亮想象为女神嫦娥,从上古时期就已有之。在原始社会末期,月亮中的神物越来越多地跟人的形象相结合。开始这位女神被说成是月亮的母亲,《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述了月母常羲给十二个月亮洗澡的情形:“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后来被说成月亮本身,并且与男性的日神相提并论。汉代时月神为嫦娥的说法已经存在了,不过月精为蟾蜍的说法也同时流传着。两种说法并行不悖,后来这两种说法被糅进同一个故事里,蟾蜍被玉兔代替,成了嫦娥身边的一个宠物,这种传说的盛行应该是唐代以后的事。唐宋时期开始,嫦娥成为月亮的最主要人格化形象。到了近现代,嫦娥成为在月宫中过着清冷生活的一位美丽而寂寞的女性。尽管其形象的情感色调偏于忧郁,但是富于浪漫抒情的美感,并且反衬着人间生活的美满热闹。

月亮的另一个象征物是桂树。在古人眼里,桂树是一种形象美好、寓意吉祥、带有神灵性的树。明月中有一团朦胧的黑影,的确像是一棵树的样子。根据现代航天探测结果,那实际上是月球上地势较低的平原,称为“月海”,而亮的部分是高出月海的月陆或高地。叫月海只是因为这部分平原地势低,并不是水域,月球上没有水。但古老相传,那是一棵桂树。

古人将月中阴影说成桂树,跟他们对桂树的印象是有关系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他们看来,桂树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神树。桂树后来虽然基本失去远古人心目中的神性,但是其美好、吉祥的形象仍然保持着,并且有所强化。由于“桂”与“贵”同音,桂树更加成为“高贵”“富贵”的象征。

在唐朝,桂树还与男性仙人吴刚相联系,有了“吴刚伐桂”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桂树是神树,砍伤了又随即愈合,总也砍不倒。吴刚的事首见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文人对月亮的情感,突出地表现在大量的咏月诗词里,以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得最为酣畅淋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应是咏月诗词里最为脍炙人口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一般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这首词其实正是在中秋节时写的,是宋朝中秋习俗的反映。苏轼在这首词的序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苏轼是在中秋痛饮美酒之后,对月而作此诗。

宋代的中秋节是我国中秋节习俗的全盛时期,是过得最热闹最狂放的。记载北宋习俗的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吴自牧《梦粱录》都专设了“中秋”条,对这个节日都做了详细的记载。《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条以回忆的方式记述北宋汴京(开封)的繁华景象:

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梦粱录》对南宋中秋习俗的记载与上文所记北宋习俗类似,也同样热闹,但增记了一项内容:“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说明此时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的中秋节过得热闹而有特色,如浙江的杭州赏月赏桂花、开化舞草龙、钱塘江观潮,开封的“铁塔燃灯”,安徽的舞香龙,泉州等地放孔明灯、“抛帕招亲”荡秋千、游月娘、烧瓦塔,香港的花灯会、舞火龙,台湾的吃烤肉、博饼、户外晚会,等等。

传承中秋文化习俗

中秋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虽然在有些地方过得很热闹、有特色,但是总体而言,目前许多地方所保持的习俗较为单调,急需采取措施予以振兴和重建。

首先,我们应重视发掘和继承中秋节的优秀历史传统,传承古代中秋节的浪漫习俗。其次,应增强中秋节习俗的现代性,使中秋的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契合并焕发新活力,派生出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新方式。第三,应结合地方风土民情,保持和加强中秋习俗的地方特色。第四,尽快申报我国中秋节传统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