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我的一次平顺之行

2017-10-19 08:46:23 网络

2017年8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从北京出发去朝拜了心中的一个圣地。

这里是红旗渠的渠首,乡亲们不怕困难开凿山岩,引河入豫;这里产生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合作互助组,成为后来生产队的雏形;这里作为一个县却产生了4名全国劳动模范,其中的申纪兰更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一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这里是赵树理写作小说《三里湾》的体验地和原型地;这里有蕴藏着现代“愚公移山”精神的挂壁公路;这里作为尚未脱贫的贫困县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直以来的对口扶贫县,一任又一任的挂职干部在这里埋头苦干,为这里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乡亲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让脱贫的希望不再渺茫而变得触手可及……

这,就是山西省平顺县,一个位于巍巍太行山的南段,尚未脱贫却又历史悠久、与众不同的县。

说她历史悠久,是因为早在明嘉靖三年(1524年),平顺青羊里人陈卿因不满封建统治者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压榨,在太行山的高峰上举起义旗,以两万多的起义军多次打败明王朝军队的围剿,史称“陈卿起义”。这次起义虽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但起义军不畏强权、反抗压迫的正义精神却延续下来,代代相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平顺人民响应共产党的号召,送儿当兵,捐粮捐物,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说她与众不同,则是因为早在1943年,在要克服自然灾害和反抗日军“扫荡”的客观需要下,平顺人民就响应党中央“发展生产”的号召,由劳动模范李顺达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劳动合作互助组,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涌现了李顺达、郭玉恩、申纪兰、武侯梨4位全国劳动模范,这在全国县中是绝无仅有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劳模申纪兰。我很荣幸,能有机会见到这位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她今年88岁了,这位有着传奇般人生经历的巾帼英雄平易近人、朴实亲切。她还住在养育她的西沟村,还在为西沟、为平顺、为长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950年,她带领村里十几个妇女加入李顺达的“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1951年协助李顺达创办“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带领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以倡导男女同工同酬而闻名全国。1973年,她拒绝了省妇联主任的正厅级职务;1983年,她当选了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却提出不转户口、不配专车、不定级别。在西沟展览馆里,一幅幅老照片和讲解文字诠释着李顺达、申纪兰等劳模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全村人民把旧中国那个民不聊生的西沟村一步步变成现在幸福的新西沟。纪念馆里,赫然映入我眼帘的是“纪兰精神”——勤俭、忠诚、创新、奉献。这难道不也是西沟精神吗?巍巍太行为证,老人的临别赠言犹在耳畔,令人难以忘怀却也不禁潸然泪下:“听党话,跟党走,共产党好啊,以前的旧中国这里几十万人出去逃荒。”

如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战,更是牵动着总书记的心。他在2015年就提出要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

放眼现在的西沟村,已不再是以农牧业为主的普通村庄了。以申纪兰老人名字“纪兰”命名、原汁原味的核桃露走上了百姓的餐桌,饮料厂的建成也带动了西沟及周边村庄的就业。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整个平顺县基本上没有工业,靠打造生态旅游产业链和建立健全现代农林牧业,走出了一条适应平顺实际情况的脱贫攻坚新道路。在赵树理当年写作小说《三里湾》的三里湾村,一名挂职干部在那里做蹲点入村的第一书记,他就住在村里,和我们说与群众同甘苦的快乐和深入基层的收获;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教授也同在三里湾村考察村委会的基层选举制度,以便能实事求是地完成国家的相应课题。眼前的一切就是活的事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5年来勇于开拓、砥砺奋进给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成果,是献礼党的十九大最宝贵的礼物。

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平顺县震撼我的不仅仅是上述的西沟精神,更有开凿挂壁公路和红旗渠首的“愚公移山”精神。

挂壁公路是平顺县穽底村前后几代人历时15年自己修建的一条穿越悬崖峭壁的公路。3华里多的公路,乡亲们没有向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由于穽底村位于太行山的底部,面山而居,以往出村不仅要绕道河南,多走很远的路程,还经常因为要走悬崖边的山间小路而使村民付出生命的代价。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乡们用土炸药炸,用斧子凿,自己动手,全村几代人正像“愚公移山”那样,老少800余人参与修建,并在21世纪初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村里和县里的交通,受益者不计其数,也方便了河南林州与平顺的往来。站在公路对面的山顶上望去,你会惊叹于它的雄伟磅礴;行走在公路上,你会感受到水滴石穿、不断奋进的“愚公精神”。

作为此行的最后一站,我来到了平顺县内红旗渠的源头。位于河南林州的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享誉世界。它正是从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州,为缓解林州的干旱而人工开凿的河渠。为了建设红旗渠,为了把上游浊漳河的水源引向下游林州,从而解决林州人民的缺水问题,平顺人民无私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正是在共同建设这条“人工天河”中形成的。平顺县石城镇的党员、团员在三四月时为了建设沟渠,毅然跳入冰冷的水中,人拉着人,充当人工堤坝,以便挡水筑渠。如今,建渠的火热场面已不复存在,但两侧湍急的流水,远处巍峨的青山,脚下红色的石渠仍诉说着人民群众不畏艰险、团结向上的高尚精神。在渠首的石壁上,一段凹进去但很清晰的石刻吸引了我的目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

回首往事,党已经领导人民走过了96年的光辉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5年来的成绩不仅实实在在地摆在每个中国人的面前,也镌刻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5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国际地位都显著提高,也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贡献了自己更大的力量。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作为尚未脱贫的革命老区县,平顺的快速发展就摆在乡亲们的面前。这里面有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也有中央单位的对口支援,更有平顺人民自己的艰苦努力。如今,我看到的是乡亲们温暖的笑脸和期待的目光:这笑脸中藏着红火的日子,这目光中是对未来彻底脱贫的憧憬。党的十九大的春风即将吹进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它一定会吹掉贫困的帽子,吹开满山遍野的春花。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