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从尘封的书堆里发掘出《县长拾粪》,令人感奋不已,一位浑身散发出泥土味的主人翁深蕴着的魅力与光芒,跃然发黄的纸上。
淡忘本初,在某些人看来似乎也合乎人的天性。光景好了,生活安逸了,很容易渐渐不大挂记麦子与大豆的来路了,拾粪这类“脏活”,不仅会被人避而远之,甚至会让人嗤之以鼻,久之,就有人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貌。《县长拾粪》中的新任县长没端“大人”的架子,而是不顾各种劝止与窃窃私议,以平民百姓的身段带头下地拾粪,满载而归时更收获了百姓投来的亲切而赞许的目光。
“县长拾粪”的故事写于20世纪50年代,虽是小说,却源于真实的生活。作者说,这位县长的原型是一位退伍军人。其实,早在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中,延安军民就经常看到朱总司令大清早在便道上拾粪的身影。沂蒙解放区的一位拾粪县长也曾见诸报端。西方记者爱泼斯坦在那儿采访时,一位老大爷拍打着出身贫苦的年轻县长的背说,你看他,把好多粪背到我们田地里,有谁以前见过这样的官?从前,当官的闻的是他们姨太太的香水味,怎肯闻这大粪呢?爱泼斯坦感慨道,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官员。从拾粪总司令到拾粪县长,人们从他们身上明白了共产党人、人民公仆的初心与本色。他们的初心与本色就生长在泥土里,扎根在人民中。初心与本色,是泥土里的黄金,它灿然,不朽,弥足珍贵!
从总司令拾粪到县长拾粪的真实故事,再到《县长拾粪》的文学故事,生发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可以说前无古人,也可以说后无来者。后无来者,是因为拾粪已经成为历史,更不需要县长们再去拾粪了,但县长拾粪、总司令拾粪所体现的共产党人、人民公仆的初心与本色却历久弥新,辉光如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永葆本色,才能勇于担当,不负使命。深深地扎根于泥土里,扎根于人民中,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走在一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初心与本色才不会淡忘,不会丢失。
应该说,《县长拾粪》的作者也是埋在泥土里的一块“金疙瘩”。他年逾84岁,一生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讴歌时代,讴歌人民,不求闻达,安贫乐道,至今保持着人民作家的初心与本色,难能可贵。
(作者单位 《求是》杂志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