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千古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正出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以说是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嘱予作文以记之”。这个“予”,就是范仲淹,这篇文就是《岳阳楼记》。在写《岳阳楼记》的23年前,范公就与滕子京同在泰州为官。当时滕子京在泰州造了一座文会堂,以文会友,范公即首提“君子不独乐”。
滕子京当时常常与范仲淹、富弼、胡瑗、周孟阳等集聚其中。文人以诗结缘,吟诗唱和,这就是泰州历史上记载的“五贤唱和”。范仲淹与富弼后来都当上了宰相,而胡瑗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分科教学法”就是他创造的。周孟阳曾当过泰州的州长,当年南山寺的宝塔就是他倡导建的,人们称为“周公塔”。范仲淹为此作《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五言诗二十二句,诗曰:“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礼,琴瑟视羲皇。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一学许周查,三迁徐陈唐。芝兰一相接,岂徒十步香。德星相聚会,千载有余光。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笙磬得同声,精色俱激扬。栽培俱桃李,栖止俱鸾凰。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范仲淹与滕子京的交往和友谊是不同寻常的。他们志同道合,同气相求,同声相应。
据记载,范公从未去过湖南岳阳,而且他当时是被贬谪在河南邓州。庆历六年六月十五日,他收到滕子京的一封信并附“洞庭晚秋图”。读信后看图想到与滕子京同时考中进士的欢欣,想起二人共参与修复泰州捍海堰工程的情景,想起二人共同提携泰州人胡瑗的共创苏湖教法,想起两人一同遭遇被贬的现状,一时百感交集,于同年九月十五日写成了《岳阳楼记》。
从“君子不独乐”到“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说,泰州作为忧乐观思想的发源地是当之无愧的。
天禧五年,步入仕途6年的范仲淹,被派至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掌管盐税。泰州自古产盐。当时盐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之一,有时还会出现“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的情况。范仲淹到任后不久即深入盐场视察民情。当他看到海潮入侵,致使阡陌洗荡,庐舍漂流,人畜伤亡,盐灶冲毁,退潮以后良田又都变成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流离失所的场景时,范仲淹忧心如焚。他伏案疾书,上奏要重筑捍海堰。范仲淹多次慷慨陈词,争取到他的上司江淮发运使张纶和淮南转运使胡令仪的鼎力支持。张纶奏请宋仁宗任命范仲淹兼任兴化县令,主事修堰工程。范仲淹的同榜进士、时任海陵从事的滕子京,也给予了大力帮助。经过反复努力,终于如愿得准施工。
前后历时四载,捍海堰终于在宋仁宗天圣六年初春建成。范仲淹修堰治水,在苏北特别是泰州一带民众的心目中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老百姓为了纪念为民请命的范仲淹的功绩,把“捍海堰”称为“范公堤”。
泰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由于千古名人范仲淹与滕子京早年都在这座城市为官的历史。泰州佐证了范仲淹的忧乐观思想的萌芽、起源、实践,同时忧乐观思想也成为了这座城市可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文会堂前是文正广场,范仲淹青铜雕像素袍宽袖,蹙眉冷颜,须发飘逸,从容淡定,仿佛在水边一遍遍诵读并重说生前的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塞尚作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