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文学 >

小城大学(外一篇)

2017-11-10 08:09:31 网络

德国哥廷根确实是个小城,据说不到十三万人口,光一个哥廷根大学就有三万多学生,占了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接待我的东亚系老师说,您在街上走,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怎么又碰到了刚才遇见的那拨人。不是幻觉,就是他们,因为小城就这么多人住着,走出了大学,也就只有步行街那几个去处。这说法当然有些夸张,欧美的大学城,很多都是这样的小城小镇。比如这哥廷根,从我住的山坡公寓往下看,小城被山包围,环山似乎就是哥廷根的城墙,一眼就能看到边。而它原来的城墙,现在成了人们散步的大道,据说个把钟头就能绕一圈。我寓居的区域,据说是富人区,从外表上看,从路边泊的小车来看,这个以制造豪车闻名的国度,国民们似乎并不买账,很多是日韩车,也有奔驰宝马,不过都是家用的普通车型,拿得出手,炫不出富。或许,哥廷根人根本没有炫富的激情,他们对富有有着另外的解释?你想一想,这所大学的校友中有着四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小城里许多看似普通的街道,却有着不普通的名字,如高斯路、韦伯路、波恩环道与弗兰克环道、维勒路、塔曼路、洪堡大道、科赫路、格林兄弟大道、黎曼路、本生路、普兰特尔路等等。它们都是以在哥廷根学习或者工作过的著名学者、科学家命名的。每一个名字,都反映了这座城市和这所大学的一段历史,也反映了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一段历史。这样的富有,堪称富可敌国,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富豪会觉得自己原来是一个乞丐。

七八年前,我走在都柏林的利菲河畔,曾经有过彻骨的虔诚。利菲河上有三座大桥,桥的名字分别以乔伊斯、贝克特和奥凯西三个作家命名,仅仅这三座桥名就让每一个远道而来的作家对都柏林陡生朝觐之敬。而哥廷根不仅仅产生过文学的大咖,更有法学、哲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门类的泰斗大神,阵容称得上极其豪华。

因为倒时差的缘故,白天不敢睡,我就打起精神去逛街。有趣的是,这里也有一条老街,也称作步行街,这条老街的“老”是有目可睹,街两边的建筑是典型的日耳曼风格,看上去有历史的房子都镶了金属标牌,记载了建房的年代。有一幢楼居然有三块标牌,分别记载了三次重建的年代,一点也不含糊。我比较关心街头的雕塑,尤其是传说中的抱鹅少女,我出行前备过课,她是格林童话中的人物。顺便说一句,格林兄弟也是哥廷根大学的校友,他们曾经在哥廷根的街头搜集童话传说,这让我联想到曾经在齐鲁乡间搜集故事的蒲松龄。格林兄弟走了,抱鹅少女在哥廷根街头留了下来。我曾经在《扬子晚报》专栏上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多伦多街头的雕塑,人物雕塑都小,与真人一般高矮,即使他们是创造历史的伟人。抱鹅少女也一样,就是一个小姑娘,小到如果放在街面上会被人流遮蔽,所以专门设了一个底座。在格林童话里,她是一个被仆人拐骗的公主,沦落为牧鹅姑娘。而今天她之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哥廷根大学的博士们,在毕业那天,都会坐着小车专程来亲吻她,向她献上鲜花。我的运气不错,我流连在雕像前时,正好遇到了一位前来献吻的男博士。因为是步行街,博士是坐在一辆人力三轮车上前来的,拉车的人应该是他的家人和同学好友。博士戴着博士帽,西装革履,爬上栅栏时有几分笨拙,让我想到老家方言中的一个词,呆头鹅。

我感兴趣的是那辆三轮车,简易到不能再简易,装扮成了花车,在两边还贴有博士的照片,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的照片。博士从校园出来到雕像前,双脚不能沾地,你一定想到了中国人嫁女儿的习俗,是娘家人背上花轿的,对吧?

走了十几分钟,带路的女博士小楠告诉我,老街走完了。我此行是应邀来哥廷根大学做驻校作家,时间为两个月,也许我还会走这条老街N次。放慢脚步,脚下每寸土地都有故事。

乞丐与书

哥廷根的礼拜天,街头基本没有开张的商店,步行街上却依然热闹,咖啡店依然飘出咖啡和奶酪的香味。街边摆着几排桌椅,人们静静地坐着,很多人手里都捧着一本书,他们喝一口咖啡,或者吸一口烟,然后又沉浸到书本里。除了咖啡店的服务员,还有另一些人在工作,那就是街边的乞丐。严格来讲,其中一部分人并不是乞讨者,比如演奏器乐的,沙雕塑形的,他们是街头艺术家,只能算卖艺。也有纯粹的乞讨者,有那么一位女子,看上去清纯似大学生,她捧着一只纸杯坐在地上,眼睛眨巴眨巴盯着路人,等着过客给几枚硬币。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一位男子,三十多岁,衣着干净,坐在街边有阳光的一侧,右手边是一条大狗,乖巧地卧在他脚边。他的面前摆着一只手工编的藤篮,里面有零星的纸币和硬币。而他的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籍,全神贯注,甚至忘了给丢钱的路人道一声谢。

在我到过的城市中,哥廷根是书店最密集的城市。仅仅在小小的步行街区,就有七八家书店。这里的书店不大,但注重阅读氛围,有许多是和咖啡屋连在一起,你可以一边享受咖啡,一边在店内书架挑选喜爱的书籍阅读。这让我想念南京的茶馆了,在我单位附近有几家茶室,里面也有高高低低的书架,有文艺书籍和杂志可以取阅。在我赴德前一个星期,我回老家看望老父亲,走在老街上居然发现新开了书屋,书屋里也有茶和咖啡供应。所不同的是这里是卖书,客人可以先试读感兴趣的书籍,再决定是否买下,顺便卖饮料。而我们国内的茶馆是不卖书的,可以看,不可以买走,卖饮料才是目的。听说国内的实体书店前景堪忧,有些航母级的大书店也不得不关门,我想,有时候是船小好掉头,我们是否可以试试德国人这种经营书店的方式呢?

按照驻校作家的计划,我将在哥廷根有一个作品朗读会,地点是在校外,面向哥廷根市民。我刚到哥廷根不久,媒体传播组设计的海报就有了几种方案。我来之前,央视的“朗读者”栏目十分火爆,民间的读书会如雨后春笋,但是民间的朗读活动并不多见。不知道我在哥廷根的作品朗读会会不会冷场。朋友告诉我,这是德国人常见的读书方式,用中国人的话解释,读书是“独乐乐” ,读书会活动是“众乐乐” ,而朗读会是“众乐乐”最普及的方式之一。朋友安慰我, “朗读会”在德国早有传统,开始是源于宗教布教活动,后来扩展到把好的书籍众口传诵,活动方式已经深入人心。

闲暇的时候,我常在市区的街心花坛小坐,在这里,我的手机可以接收到哥廷根大学的网络信号。长椅上坐着老人,也有年轻人和孩子。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中老年人往往拿出一本书看,而年轻人大多是掏出手机。先前我读过一位德国阅读专家的介绍,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到了十三岁或最晚十五岁,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的感情,那么他终身都很难从阅读中找到乐趣,阅读的窗户会对他永远关闭。而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从“深阅读”开始,比如一星期看一本砖头厚的纸质书,而我现在分明感觉到,德国的年轻人也正面临着手机“浅阅读”的诱惑。

我一直没有弄清楚那位乞讨者读的是一本什么书,有人开玩笑说,说不定人家也是作个秀,为了多赚几个铜板而已。我不禁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的“征婚启事”上都写这么一句,本人热爱文学。你现在觉得可笑,但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代啊。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