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读辛弃疾的词作,常常被他炽热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豪放雄阔而又婉约清丽的词风所吸引、所感染。读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人感叹辛翁当年雄才大略,宏图欲展;读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眼前军旗猎猎、战马嘶鸣,让人热血沸腾;读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脑海中稻浪滚滚,一派丰收景象……
近些年,我在上饶工作,正好有机会更近距离地接触辛弃疾当年生活过的环境,同时也让我对辛弃疾的诗词创作和情怀有了一番新的感受和认识。
辛弃疾,别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一生力主抗金复国。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去职,退隐山居,在上饶(古称信州)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病逝在上饶铅山县,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在上饶生活期间,主要是在信州的带湖和铅山县居住、往返,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朽词篇。
辛弃疾的词大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抒写了不少吟咏祖国河山、人间真情的作品。他去世后,安葬在今铅山县永平镇阳原山。尽管八百多年过去,上饶当地的百姓对爱国爱民的辛弃疾始终不忘,敬重有加。走进现在的上饶市,你常常可感受到今天的人们对辛弃疾的纪念和敬仰。在上饶市主城区,有辛弃疾公园、稼轩社区;上饶市铅山县设置有稼轩乡、稼轩小学、稼轩中学,建有辛弃疾公园并塑有一身戎装、举头北望的辛弃疾的巨型雕像。辛弃疾的墓地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悉心保护,有一支辛弃疾的后代在铅山县繁衍至今。
在上饶,我到过许多乡镇,心中对黄沙岭乡却总是别有一种情愫。要知道,当年辛弃疾创作的那首著名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就是路过黄沙岭乡黄沙道时的情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人笔下的黄沙道边景美意远,连空气都散发着诱人的稻花香,令人心驰神往。
去年夏末的一天,正是山里一季水稻扬花的时节。我和几位同事去距上饶县城较偏远的五府山镇,返程可经过黄沙岭乡,只是路程更远些。我想,“稻花香里说丰年”,都说了多少年了,如今又是一年稻花香,何不趁此实地感受一下当年辛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情景呢。于是我们在五府山镇早早简单吃了晚餐,就朝黄沙道出发了。
黄沙道,在南宋时是一条铅山县直通上饶古城比较繁华的官道。现在,由于市区到铅山县有高速、国道相通,这条道路不再像以往那样繁忙重要了。
我问车上的本地同事,黄沙道那边也都是水泥路吗?同事说,这些年我们这里变化很大,政策好,老百姓收入明显增多了。就像当年的黄沙道,也都铺上水泥路了,只有部分山路和改道中弃用的那些老路仍保留着沙子路。我点点头:八百多年过去了,变化该多大啊!只是心里希望,能多看看辛翁当年行走的黄沙道的样子。接近黄沙道,不知怎的,我心里竟有些兴奋和激动起来。我们把车轻轻停下,来到当年辛翁笔下的黄沙道中,作为文学爱好者的我特别不想错过这难得的实地感受的机会。双脚行走在这片我曾经牵挂的土地,是那么踏实和愉悦。
已是傍晚,挂在山边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稀稀疏疏地洒在黄沙道旁空旷的田野上,初抽穗、扬着花的稻子在晚风中轻快地摇曳着,空气中散发着这个季节特有的温馨而迷人的稻花香。道路旁的村庄星罗棋布,映入眼帘的大多是两三层的新楼房,袅袅炊烟在村庄的上方升起。有趣的是,我们所经过之处,稻田里、溪水边,还有茅草丛中,蛙儿们不知疲倦地一个劲儿地接力鼓噪着,叫声此起彼伏,与归巢鸟儿的叫声和村庄放学回家学童们的打闹声连成一片,鸣奏着一首令人陶醉的田园交响曲。
我们一行在黄沙道中行走了一个来小时,一路上大家饶有兴致地聊到辛弃疾的词,聊到辛弃疾在上饶一带的故事与传说。遥想当年,辛弃疾在上饶的日子里,曾无数次往返于这条黄沙道,这里留下了他胸怀抗金复国壮志思考的脚印,也见证了他报国梦碎的痛楚和走进田园亲近黎民百姓的欢乐。辛弃疾力主抗金受到排挤被贬后,把上饶带湖的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把铅山居住地的奇师村改名为“期思”。表面看来,他淡泊清静、放浪山林田园,实际上他收复失地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过,他把满腔激情和报国之志都倾注在词作之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里的黄沙岭一带风景如画,使词人暂时忘却了忧国的烦恼。明月、清风、惊鹊、鸣蝉、蛙声、稻花香,无不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借助于星光和随身带来的一个手电筒,我们走走、停停,说说、看看,不觉天色渐暗。萤火虫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昆虫在我们眼前欢快地飞舞着。当年的茅店、社林已经找不到踪迹,道路旁的古树老藤枝繁叶茂,小溪依然流水潺潺,古时的小石桥几乎被柴草遮住,但仍依稀可见,田野的蛙儿还在鸣唱着古老的歌。
我们跨过布满沧桑的小石桥往山道上走,黄沙道两旁的茅草越来越茂密,我们的行走也就越来越缓慢。路边长而锋利的茅叶甚至伸长到路的中间,要用手或木棍扒开才不会划到脸和手。同行的同事多次劝我,说前面的这段黄沙道边长满小灌木和茅草,除了当地的农民,已经很少有人走了。我只好不太情愿地停下脚步,感到意犹未尽。此时,天空星汉灿烂,田野上的村庄也星星点点地亮起了灯火。远处,一列高铁正呼啸着飞驰而过。放眼披着星光如穿梭般向前疾驶的高铁,不禁让人感叹:光阴似箭,时易世变,如今已换了人间。
我恋恋不舍地慢慢踏上了回程的路。缓缓地打开车窗,我再一次回头张望黄沙道古时茅店社林一带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醉人的稻花香随风飘进车内,而动听的蛙鸣声则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远去……辛弃疾词中的意境在我的脑海中似乎愈来愈清晰:“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凝望着遥远的星空,我想着,不知天上的星辰,是否还记得当年辛翁夜行黄沙道中的情景。星辰眨眼不语,只有阵阵轻风带着芬芳在田野上吹过。
往事近千年,今又稻花香。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