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神话与歌声里流传爱情
高原之上,大湖荡漾。这蔚蓝的湖泊,好似是滴落在大地上的一片蓝天,那样静谧、那样深邃地仰卧在草原荒漠之上,围拢在一片美丽和梦幻之中。这,就是青海湖。青海湖,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荣辱,淘沥着生命的悲欢沉浮。从它汹涌的浪涛之间,也飞溅出了一曲曲充满浪漫诗意的动人歌谣。
而金银滩草原,傍依在青海湖畔,目睹着青海湖浪涛汹涌,潮起潮落。绵延铺泻的草原,就像是青海湖演绎悲欢荣辱的历史过往的一个天然舞台,许多许多的故事就在这里生发,许多许多的云烟就从这里飘散。
金银滩草原,这片方圆一千余平方公里的草原,历来以牧草丰美、牛羊肥壮而驰名。夏秋季节,草原上野花烂漫,姹紫嫣红,芳香四溢,给这片草原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有人说,金银滩是一片富庶的草原,也有人说,金银滩是一片孕育情歌的草原。如果去追溯这句话的渊源,还要从藏族古老的情歌“拉伊”说起。
情歌在藏区广为流传,并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在西藏和康区,流行着一种大体为六言三顿、四行一首的情歌,当地人谓之“杂鲁”或者“泽鲁”,这种优秀的民间文化,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他书写的那些凄婉清丽的诗歌,基本采用了这种民间情歌的格式。而在以青海为主的广大安多藏族地区,则有一种被称作“拉伊”的情歌风靡农村牧区,几乎达到了有口皆“唱”的地步。
拉伊,藏语意为山歌,它与“杂鲁”不同,在句式和形式上更为自由活泼,语言朴实,比喻形象,不拘一格。基本形式为两段体,第一段通过一些相似、相近的事物作比喻,借以开头和起兴,第二段则为本意。句数一般不等,主要取决于歌者的表现能力和内容多寡,少则三四句,多则十句或更多。字数亦未划一规定,六言、七言、八言不等。但同一首拉伊中,一般每句字数一样多。少数为杂言。唱腔约40多种,场合不同,条件不同,唱腔不同,即兴编词,即兴吟唱。
拉伊最早的缘起,与游牧生活有关:游牧民族,居住分散,青年男女间,平时少有见面的机会,于是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化现象。当夏季来临,抑或是在藏历年、民间佛事活动等重大节日期间,四散而居的牧人聚集在一起,年节或佛事活动的流程结束,另一个不受节日仪轨约束的活动便悄然开始,这就是情歌对唱。往常很少聚会见面的男女们在这里以歌会友,结识、相好、成缘。
有关资料认为,拉伊在藏族民间的流传,已有千年的历史。拉伊以口承的形式流传,男女对唱则是拉伊最为广泛的表达形式。
拉伊也有一些禁忌,首先,拉伊的演唱要避开村落和帐篷,其次,要避开长辈和有着血亲关系的人群。为了做到这一点,年轻人们聚集在远离村落、帐篷的草地、树林里,起先唱的是一些赞美家乡、回顾历史等内容的酒歌。随着天色渐渐暗淡,夜幕降临,歌唱拉伊的时机到来,于是,其中的一位歌手便以酒歌的曲调唱起一首“请示”之歌:
如果有高山请低下头,
如果有河流请绕道走!
在场的长辈以及与青年男女们有血缘关系的人即刻明白了歌中的意思,于是,假意去忙碌别的事情,陆续走开,一个独属于情歌的世界便豁然开朗。
大家围坐一起,把一对男女围在中间。这一对男女,手持哈达,各自被伙伴们簇拥着,伙伴们是各自的智囊团和助阵团,对歌时一时想不起怎么应对,伙伴们立刻会出手相助,耳授歌词。在人们的叫好声和起哄声中,他们一来一往,开始了情歌“拉伊”的对唱。只听到那男青年唱道:
寂静的青海湖畔,
听到了天鹅的鸣唱。
放眼去看的时候,
却不见天鹅的身影。
青海湖的阔大啊,
让人感到了寂寥。
山下的小树林里,
听到了姑娘的歌声。
抬眼望去的时候,
却不见姑娘的身影。
小树林的空寂啊,
让人感到了忧伤。
男青年唱完,把手中的哈达献给女青年,女青年接过哈达略加思索,便也唱了起来:
天鹅聚首在青海湖畔,
比翼齐飞时多么快乐,
如今要各自远飞,
心里是多么不舍。
天鹅请不要悲伤,
等到了冰雪消融,
还会相聚在湖畔!
你我聚首在林木丛中,
一同嬉闹时多么愉快,
如今要分手离别,
心里是多么留恋。
少年请不要悲伤,
等到了对歌会时,
还会相聚在林中!
拉伊起源于何时,最早兴盛于何地,这些问题已无从考证,但就拉伊的演唱形式——对唱,和拉伊的表达手法——比兴这一特点来说,似乎可以上溯到西王母时期——在《穆天子传》中,记述了一段西王母与周穆王瑶池相会的故事,有人考证认为,故事中的瑶池当为青海湖,而西王母则是活动于青海湖周边的部落女头人。他们在瑶池边的相会,便是以对唱开始,在对唱中结束。
周穆王年少时喜好云游,在穆王三十三年,他亲率七萃之士,驾八骏之乘,以柏天为先导,造父为御者,长驱万里,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西巡。一路上,他经历了许多奇妙有趣的事情:在渗泽狩猎,他捕获了皮毛纯白如雪的银狐和纯黑似墨的黑貉;在阳纡山下,他以碧玉和牛羊祭奠了水神河伯,登上昆仑,观览了黄帝曾经住过的宫殿。就这样,他逍遥自在,一路向西,远涉流沙,越谷翻山,来到“昆仑之丘”的“西王母之邦”的青海湖畔,见到了美丽绝伦的西王母。
据说,周穆王特地选了一个良辰吉日,来见西王母。双方相见,行礼相拜,并向西王母奉送了堪称奇珍异宝的贵重礼物:白圭、玄璧、丝绸等,西王母“再拜受之”,而此时,信使传报,徐偃王叛乱,周穆王不得不告别西王母,御驾东征。于是,西王母赋诗一首,悠悠深情地吟唱了堪称河湟第一诗的《白云歌》——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毋死,尚能复来?
在这样一个行将别离的时刻,美丽端庄、雍容大度的西王母,与穆天子同席而宴,载歌载舞。穆天子为西王母的优雅风韵所倾倒,居然“乐而忘归”。他听着缠绵惜别的歌,也依依不舍地唱和道: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在离别时分,他们约定了重逢的时间,也把思念深深留在了彼此的心里。
虽然从此山重重水茫茫,他们各居一方,而这个约定,却定格在传说里流传至今。对见证了他们的相约与惜别的青海湖来说,这只是它悠远过往中的一瞬,就像是在它水面上翻卷起的一朵浪花,虽然灵动、透亮,但也只是片刻的闪现,几乎未作任何停留,便又隐没在水中不见了踪影。
但爱情依然在流传,歌唱爱情的情歌,也依然在流传。
拉伊与世界的默契私语
2011年6月,虽然已是初夏季节,青海湖却仍是一片萧瑟的冬日景象。大雪纷飞,寒风劲吹,但这并没有阻挡住这片蔚蓝的湖泊对游客们的诱惑。人们来到青海湖畔,想一睹这片被誉为中国最美湖泊的容颜。
有一个特殊的游客,她来到这里,并不仅想看看青海湖的美景,在她心里还藏着一份思念和寻觅。
朱扶疏,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当她循着当年父亲的脚步来到青海湖畔,登上游览青海湖美景的游轮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激动和感慨。
她的父亲,名叫朱丁,生前也是一名记者。1949年,朱丁从上海华东新闻学院毕业,就和他的新婚妻子徐沛霖一起兴冲冲来到了青海。他们带着阳光、青春、朝气和理想,踏上了这片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土地,没去顾及这里高寒的气候,也没有在意他们身体的不适,他们把热情和汗水毫不吝啬地抛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他们分别在青海日报和青海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工作,在深入农村牧区采访过程中,他们学会了骑马、住帐篷、大块地啃食牛羊肉,与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
有一次,朱丁来到青海湖金银滩草原,跟随放牧的藏族牧民进行深入采访,听到了在青海藏区广为流传的情歌拉伊。他立刻被这种旋律所感染,并通过当地懂汉语的翻译,记录了一些歌词。
回来后,他写下了一篇通讯,并在这篇新闻通讯中,写下了《金瓶似的小山》这首歌的歌词,歌词是在藏族拉伊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
通讯见报以后,引起强烈反响。曲作家冰河先生也从报纸上看到了这首歌,并为这首歌谱了曲。
冰河先生,我国著名音乐家,曾创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还致力于在国内推介外国经典音乐,也把许多中国民歌翻译成了英文,出版有《中英文对照中国民歌选》《外国抒情歌曲选》等专著。
《金瓶似的小山》一经创作完成,就得到广泛传唱。但谁都不知道,这首歌,其实是脱胎于藏族的情歌拉伊,在久经传唱的经典拉伊中,依然能够找到这首歌的原型。
最早演唱这首歌的,当是朱崇懋先生。
朱崇懋先生,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以学习西欧传统唱法为基础,并向我国民族民间传统声乐艺术学习,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演唱含蓄内在,细腻深情,音色甜美,吐字清晰,特别是在高声区的弱音控制和延长分外动人。他演唱的《草原之夜》《金瓶似的小山》等抒情歌曲风靡几代人。
上世纪80年代初,朱崇懋先生去了美国,但他依然执着于音乐事业,在美国纽约组织华人合唱团演唱中国歌曲,在美国华人界影响广泛。2000年10月11日,朱崇懋先生病逝于纽约。
朱崇懋先生和我国著名音乐家吕远先生交往甚密,吕远先生曾应朱崇懋先生的约请答应为他量身创作一首歌曲,不想时代纷纭变幻,两位音乐界的泰斗各有遭际,这首歌却一直没有完成。2011年,恰逢朱崇懋先生90诞辰在即,吕远先生欣然决定完成这半个世纪前的约定。他不顾80岁高龄,专门来到青海,来到《金瓶似的小山》所描述的青海湖。
他特地去了金银滩草原,在坐落于西海镇的王洛宾音乐纪念馆中流连忘返,在这里他特别邀请我为青海湖写一首歌,我虽然深感压力很大,但还是写出了一首歌,吕远先生也很快完成了谱曲工作:
大地上的一片天,
有着蓝天一样的容颜,
那是蔚蓝的青海湖,
荡漾在人间,如云如烟。
大地上的一片天,
有着蓝天一样的深远,
那是浩淼的青海湖,
美丽着高原,似梦似幻。
哦,青海湖,天高云淡,
哦,青海湖,宁静致远,
那是大地上的一片天,
那是大地上的一片天!
吕远先生说:完成这样一首与青海湖有关、也与朱崇懋先生有关的歌曲,也算是了却了他50多年来的心愿。
上世纪60年代,《金瓶似的小山》这首歌曾在全国广泛传唱,如今,这首老歌重新又传唱开来。目前已经有郁钧剑、阎维文、腾格尔、降央卓玛等知名歌手以不同风格演绎,唱出了不同的情韵。
在那个初夏的午后,我和朱扶疏女士来到海晏县城,特地去了县歌舞团,演员们正在排练节目。当他们得知朱扶疏女士就是创作了《金瓶似的小山》这首歌的作者之女的时候,不由向她围拢了过来,盛情邀请朱扶疏女士和他们一起唱起这首诞生在青海湖畔的经典老歌。
歌声在飞升,从它诞生的地方,向着更远的世界……
草原与爱情的天籁抒情
一个梦想着远赴重洋,到巴黎去学习西洋音乐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了梦想,心甘情愿留在了中国西部的大漠荒野中呢?
1938年早春,王洛宾和朋友乘坐马车途经六盘山,突遇大雨,一行人跑到路旁躲雨。一曲凄婉的民歌忽然让这个怀抱音乐梦想,一心想出国深造的年轻人震惊了。
谁能相信,只是因为听到了一曲民谣,这位时刻准备远行的年轻人停下了脚步,从此,迷恋上这片土地,痴迷于从这片土地生根发芽的音乐之中,从此,他的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和新疆。
1939年秋天,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之一郑君里先生前往青海拍摄影片《民族万岁》,外景地就在青海湖北岸的金银滩草原上。他们邀请当时在西宁工作的王洛宾扮演片中的藏族男青年,这片草原上部落头人的女儿卓玛扮演牧羊姑娘。
这段经历,如今已经成为一段凝固的历史,屹立于青海湖畔的王洛宾音乐艺术纪念馆把这段历史永远地珍藏了起来。
王洛宾音乐艺术纪念馆,记录着这位音乐艺术大师的一生,记录着《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诞生的过程。说起这首歌,这里的许多老人就会记起青年时代的王洛宾在青海的那些经历。
谢承华老先生一直致力于青海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抢救,年轻的时候,他与王洛宾先生交往甚笃。说起王洛宾,他充满深情。他说,新中国成立前夕,洛宾先生在青海有过12年的音乐文化活动,青海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也是在这里,他创作了《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半个月亮爬上来》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在车水马龙的西宁闹市中,耸立着一座气势恢弘的城墙。这里就是当年的北城门原址,城门下的香水园是西宁的一处风光胜迹。这里的一草一木如若有知,当还记得60多年前的一幕。
1939年,一个哈萨克部落从新疆流落到青海,居住在西宁香水园。哈萨克民族生性热情,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便载歌载舞,表达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年轻的王洛宾每天都去看他们跳舞,听他们唱歌,还请了一位维吾尔族商人给他做翻译,记录搜集了许多哈萨克民歌。
谢承华老先生说,《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王洛宾先生根据搜集记录,得到的一首哈萨克民歌,歌的原名是《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后来,王洛宾先生在著名导演郑君里的邀请下去了金银滩草原,在这里的一次遭际,激发他创作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天才之与庸人不同之处,就在于天才常常会迸发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丰厚的民族音乐积淀,金银滩草原浪漫的经历,此刻神奇地交织在一起,碰撞出了璀璨的光华。《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优美舒展的旋律来自于哈萨克民歌,而纯朴的歌词则源于青海湖畔的美好邂逅。
经典的音乐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唱遍世界各地,它那悠扬抒情的旋律和简洁比兴的歌词传唱不衰,成为跨越地域、时代、语言与种族的华人声乐艺术精品,也成为王洛宾最知名的代表作。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先生曾在青海工作多年,他非常喜欢《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在与亲朋相聚的场合,他还会唱起这首歌。他说,王洛宾的一生是坎坷的。云游与羁押、被缚与抗争,演奏着他磅礴悲凉的生命交响。王洛宾自己也曾畅抒胸臆,说“我年轻时向往着青海草原,向往着哈萨克,有两个因素:一,我自幼是一个以停滞为苦,以流动为乐的孩子;二,我自幼爱唱歌”。正是这种流浪情怀和自由信仰,培育了他钟情民族音乐的浪漫气质。
也正是这片总是与神圣与浪漫相关联的湖水,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造就了一个独属于诗人的荣誉:金藏羚羊奖,更造就了一面独具特色的诗歌纪念墙。在青海湖畔修建的这样一座诗歌纪念墙,与当地民俗风情、自然融为一体,以高原文化传统中最神圣的形式,铭刻诗的庄严和诗人的心声,记载历届诗歌节的风采。
寂静的诗歌墙默默耸立在青海湖畔,独自相拥着大自然赐予它的孤傲和高贵。有人说,诗歌墙,有着诗人的个性,也有着诗歌的气质。或许是因为把众多的诗人形象镌刻在了这里,使得它有了诗人的个性。或许是因为它表达了这个时代对诗歌的敬重和纪念,所以它才有了诗歌的气质。
诗歌墙就这样与王洛宾音乐纪念馆遥相呼应,耸立于青海湖的南北两端,让诗意的青海湖沉醉在诗意的吟唱之中,向世界、向人类诠释着生命的坚韧,诠释着爱情的浪漫。
就让我们倾听这部永远也唱不尽的交响,她的袅袅余音,正越过高山,飘过海洋,回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作者:龙仁青,系小说家、翻译家,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光荣的草原》《锅庄》等。翻译出版有《端智嘉经典小说选译》《居·格桑的诗》等)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