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地处唐古拉山北麓的青海省杂多县查旦乡52岁的藏族阿妈那莎尕忠一早便赶着牦牛群向牧区进发。阿妈身后,跑着碎步的牧狗小黄紧紧跟上。今天的牦牛群似乎格外听话,那头爱闹事的公牛再也没跑前跑后骚扰整个牛群。阿妈出门前说了,你今天要是再惹事,明天就把你打了。阿妈的话管用了,天刚大亮时,顶着雾气的牛群就顺利进发到那莎家的牧场了。
美拉这一天起的比较晚,8点了,还在熟睡。她刚刚考上了西宁的湟源牧校,这在畜牧业为主的杂多县是件值得高兴的事。还有一周就要开学,没有几个懒觉了,美拉决定这周天天都要大睡一场。做虫草生意的阿爸阿妈在那莎尕忠阿妈的牦牛群到达牧区时就已经在市场忙开了,留下阿哥达扎在院子里翻晒牛粪。美拉刚刚过了17岁生日,长的美丽,长长的头发,消瘦的身材。到了学校肯定是校花呢,达扎经常这样对美拉说。
远在300公里外的玉树州,解放军第107医院援青医疗队此刻已经出发。前来接应的杂多县医院放射科青美主任一边开车一边开玩笑:马上就要见到你们一个亲戚,作为娘家人,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的。医疗队妇产科专家张新艳博士立马反应过来了:是说的文成公主吧。青美主任伸着拇指说:对对,藏汉心灵相通嘛,一说就知道。车子停了,青美主任说:今天是周末,也是来高原工作的适应阶段,正好路过文成公主庙,又赶上这个好天气,那就拜拜远嫁西域的亲人吧。
翻晒完牛粪,太阳猛烈起来,达扎很得意。达扎打开水龙头洗手的声音吵醒了美拉,她闭着眼又躺了几分钟,觉得困意全无,便起来了。美拉懒得洗漱,晃晃悠悠走到院子里。今天阳光真不错,金灿灿的落在牛粪墙上,一片圣洁。美拉觉得想打个喷嚏,但这有点困难,她昂起头迎着太阳。于是,金灿灿的阳光就落在美拉的脸上。一阵奇痒如小虫钻进美拉的鼻孔,美拉张大了嘴巴准备好,这个喷嚏一定会特别舒服。一声痛快清脆的喷嚏过后,达扎听到一声闷响,他扭头一看,美拉扑倒在地。达扎一边大喊“美拉、美拉”,一边扑过去抱起美拉,她已不省人事。
金灿灿的阳光也照在了那莎尕忠阿妈的背上,她的皮袋子已经装满了湿漉漉的牛粪,牦牛群把粪便撒到哪里,阿妈就跟着捡到哪里。家里的牛粪墙已经糊出一人多高,但阿妈的愿望是大雪来临前,再糊高半米。想到这里,那莎尕忠阿妈直了直腰,今天的草原怪的很,阳光的照射下,碧绿的草原竟然倾斜起来,就像家里被坐皱了的牦牛皮垫子。牛群在一片平整的山坡上吃草,突然,一声闷雷一样的响声从牛群里传来。那莎尕忠阿妈转头去看,目光还没找到,便一头扎在地上,在小黄紧张的吠叫和牛群茫然的注视下,滚下了低低的山坡。那莎尕忠阿妈昏迷2个小时后,色拉吾日才在小黄的带领下找到阿妈。此时,杂多县医院的110专车正抵达美拉家的小院门口。
杂多县医院急诊室主任多杰出了一身大汗,一小时内来了两个急重病号,简直让他有点不知所措。幸好一周前医院配备了CT机,病人被立即送往CT室:两个病号均是颅脑出血。情况危急,多杰主任赶紧拨通尼玛院长的电话求救。
放下电话,尼玛院长有点矛盾,电话打不打呢?如果打,解放军医疗队还没有抵达杂多县,某种意义上说,现在还处于高原适应期,没有正式开展工作。如果不打,这两个颅脑出血病人一旦过了6小时的黄金抢救点,对于那两个藏民家庭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医疗队员刚刚走出车门看到文成公主庙大殿时,青美主任的电话响了。跟在曲美主任身边的医疗队长李振明虽然听不懂藏语,但从曲美主任的表情上判断,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了。挂掉电话,曲美主任一把把李主任拉到一边说:两个病号,一老一少,都是颅脑出血,紧急情况,需要救援!李振明主任大手一挥:全体人员立即蹬车,紧急驰援杂多县医院,抢救藏族同胞。
一路美景已无心再赏,车子在盘山道上极速前进。车厢里,脑外科专家王家清迅速通过微信从杂多县医院急诊科要来CT诊断图片。王家清是此次援青医疗队的专家组成员,有过开颅手术经验。一周前,休假在外地旅游的王家清主任接到医院院长姜志高的电话:解放军武汉联勤基地与青海省卫计委共同签署了军事医疗扶贫协议,首定解放军107医院派出骨干医疗队援助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医院,王家清为骨干医疗队专家组成员。军令如山,接到归队电话后,王家清把妻子和女儿在昆明简单安顿好,便买了全价机票直飞烟台归队。
车子行驶过世界海拔最高的隧道——澜沧江隧道时,手机没了信号。走出隧道,沿途最高峰查乃拉山垭口的4750米海拔让王家清有点疲倦。好在他是市一级的马拉松选手,身体素质过硬,即便疲倦,仍能够清晰地判断病情。52岁的藏族阿妈脑出血太多,病情比较凶险,医院已经报病危。17岁的美拉左右脑同时出血,病情比较罕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有没有血压高家族病史,是否会是脑血管畸形,是因为民族习性长期吃肉引起?这些不到现场都不能确定。车在山路上是寂静的,王家清也是寂静的,大家心里也沉着气,都不吭声。对于医疗队来说,这是出门后的第一仗,而且情况着实棘手。
车子在医院大门还没停稳,王家清就打开了车门。来不及介绍和寒暄,王家清对着前来迎接的尼玛院长一挥手:带我去急诊室。急诊室外围满了人,拿着念珠不停祈祷的,哭的泪眼婆娑的,着急得走来转去的。尼玛院长一边用藏语让大家闪开道路,一边用汉语对王家清主任解释这里的民族风俗。
美拉的病床冲着门口,身穿军装的王家清一出现,立马引起群吉阿妈和色拉乌日对尼玛院长的一阵追问:这是干什么的?哪里来的?尼玛院长用藏语告诉他们这是刚刚赶来的部队医疗专家,专门过来给藏区牧民看病的,现在立即抢救你们的亲人。
询问、查瞳、听诊、叩膝……一套流程下来,王家清心里基本定了音。在医院会议室,尼玛院长、王家清和多杰主任进行了紧急会诊分析。认为美拉的颅脑出血情况比较复杂,鉴于其伴有剧烈的小腹疼痛,根据目前的治疗方向,王家清提出立即对美拉进行二次查血和彩超检测,排除阑尾炎的可能,然后再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那莎尕忠阿妈的危重情况,由于阿妈大脑出血过多,颅压急剧升高,不能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必须进行锥刺引流手术。
来不及休息、来不及吃饭、甚至来不及喝上一口热水,在藏族同胞生命危难之际,一切繁缛礼节都不重要。作为一名受命奔赴藏区的军队医生,危情就是无声的命令。打开皮箱,王家清取了白大褂,在刷手间进行消毒之后便进入到手术室里。
深夜,手术室里依旧灯火通明,王家清主任已连续工作了7个小时没有休息。美拉的阑尾炎症状排除了,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她的生命有了更多希望;那莎尕忠阿妈的手术已进行过半,科学治疗和神山圣水的保佑也会让她安康吉祥。
手术室外,群吉阿妈、色拉吾日,还有众多家人们都在安静地等候。他们捻动念珠,对着匆忙来往于手术室内外的医疗队人员眼含热泪,合掌致谢: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