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张文荣 | 艺术上的冒险为我带来很大的快感

2017-01-17 22:22:06 

张文荣

  2016年7月,张文荣在家乡甘肃张掖的土地上铺开了新作品《水·流向世界的报纸》中的第一张报纸。作品以报纸为媒介,反思其所代表的媒体文化一个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深刻复杂的影响,包括影响和塑造了当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世界变幻纷呈,而报纸作为一种柔韧性极强的现代社会产物,深深地影响着大众对于当今世界的判断和观察。

  此作品用报纸寓意水流,通过震撼的视觉效果呈现报纸渗透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细节和过程,引起我们的反思。甘肃张掖的沙漠其实仅仅只是一个源头,报纸很快就流到了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达茂旗草原、敦煌鸣沙山黑沙漠、雅丹地貌、嘉峪关长城,以及北京城里的世贸天阶广场。但张文荣表示,这依旧不是终点,接下来他还会将报纸水流的方向引到拉萨的布达拉宫、上海的东方明珠……甚至于国外,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移动的报纸铺满沙漠、占领长城、入侵城市,它像真正的水流一样拥有着无法阻挡的力量和速度。很多人认为,张文荣这部作品仅仅只是报纸铺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影像,一种动作。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在荒芜的沙漠、草原和古迹间,没有触手可及的震撼力,甚至连视觉效果都是大打折扣的,更别提商业回报了。但在张文荣看来,其实很多人都还没有看懂这部作品。

张文荣

  新作品《水·流向世界的报纸》这部作品,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外最大型、跨越地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项目。自创作以来,数百家媒体争后予以报道和追踪,甚多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解读。有人说,这部作品跨越了影像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互联网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刻探讨了中国报纸以及媒体对当今国人和人类生活的深刻复杂的关系,并将其称之为“纸媒的最后一次狂欢”。也有人说,这是张文荣从绘画到行为艺术的创作转变,是一个艺术家对于当今社会环保理念的倡导,是对当代艺术从殿堂走进大众的积极尝试,对当代艺术现有格局的积极突破,对艺术的定义进行的大胆突破,激进、冒险而又令人震撼。毫无疑问,作为近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与普通大众最近距离的接触,以及在大众当中传播当代艺术影响力最广泛和最有力的展出。《水·流向世界的报纸》在国内外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目前都属空前的。

张文荣

  “每到一个拍摄地,我们都需要雇佣当地上千人来协助拍摄、实施,这也就使得参与者和围观者都与这件作品发生了关系;包括后期的展览、呈现,也巧妙的在观众不自觉的情况下涉及了互动和关联。我们在拍摄地,除了雇佣工人,还要和政府机构、管理部门、旅游公司等各种阶层交涉周旋,社会参与面其实是很广。”的确,庞大的项目导致目前所呈现出来的仅仅是作品中的很小一部分,现有的艺术史术语也无法给予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在张文荣的创作初衷里,这件作品既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包裹艺术,因为这些都只是这件综合性作品中的一个因素。“虽然完成后的作品只是一幅影像,但在各个地区实施的过程中,用数以万计的报纸把方圆数十公里的地域覆盖起来,流动和操控本身也是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是在沙漠、草原、戈壁,还是长城、城市中心,都等于临时将这些场地置换成为了美术馆,用以探讨美术馆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美术馆和大众的关系,这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流动的美术馆’概念。”据了解,现在只能算是影像作品的拍摄阶段,未来围绕着《水·流 向世界的报纸》这一作品,张文荣还将推出包括影像、文字、电影、装置等各种媒介的综合展出和阐释。

  谈到《水·流向世界的报纸》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张文荣稍许有些激动。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图片信息来看,前期的很多创作地点都选取在了偏僻,甚至是渺无人烟的偏远地区。而壮阔的景象背后,就是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创作历程。“很多西北地区的风沙很大,太阳光特别强烈,但到了晚上又冻得人没处躲。为了拍到一个完美的镜头,我们可能会等上几个星期的时间只为拍摄一秒钟,后期排除了一切电脑特效制作。内蒙库布齐沙漠的时候,百年一遇的沙漠洪水将我们准备了半个月的材料全部卷入洪流;在鸣沙山附近布景的时候,瞬间飞砂走石,几天的拍摄素材和现场瞬间全没了。我们需要很多人一起创作,截至目前,参与创作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2000人。”种种的天灾人祸,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感官层面;但对于张文荣来说,这却会刺激到他对于当代艺术的更多思考和拓展。“其实报纸文化并没有成为过去。从材料属性上来说,报纸这种媒介异常脆弱,因为它是纸张,它本身的脆弱和它在文化渗透意识形态中控制中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有趣的现象。”

  新世界在张文荣的创作灵感中,其认为,尽管有着更为迅捷、更为丰富的互联网崛起,但报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形式,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几代的的思维意识,力量之强大,影响之深远,甚至是连《水·流向世界的报纸》这样宏伟壮观的作品都很难去表达的。只不过,张文荣用一种他所能理解和想象出来的艺术力度,表达出了他对于报纸文化渗透的历史经过和现状。“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敏感于这种看不见或者大家习以为常的强大的渗透力量和类似因果式的循环。”“我们的创作材料,不仅仅是报纸,还有当下对人类影响至深的媒体文化、互联网传播等内容,作品开展以来,凡是围绕这件作品展开和谈论的媒体,个人,和话题都是我们的创作材料。报纸引导我们,我们制造话题,引来媒体关注和传播,整个过程仿佛利用媒体宣传和解释,又进而消解媒体力量。”在张文荣的新作品中,他将“报纸文化”和“互联网传播”这一虚一实的媒介都变为了创作这件作品的原材料,甚至微信、微博等移动社交平台,也都成为了制作这件反映新时代特征作品的佐料。在张文荣看来,这件作品跨越了各种媒介,目前已有的艺术史分类也没办法给予这件作品一个符合美术史定义的准确归类。

  “整个制作系统、展览系统和传播系统等,都通过这件作品的材料和含义辐射开来。作品从产生、制作、传播到展览,都与现今的艺术作品或者展览拉开很大的距离。”执着于探讨新创作形式和作品的张文荣,显然正在为现今沉闷的中国艺术界注入一股清冽生猛而又不一样的东西。“艺术上的冒险确实能够为我带来很大的快感,毕竟绘画并不能满足我所有的艺术表达愿望;其实这次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都无法满足我之后的表达,未来我还会不断寻找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毕竟,在艺术上的探险是上帝赋予艺术家的唯一特权。”的确,对于一个青年艺术家来说,他并不需要什么“环保大使”这样的艺术创作高帽。艺术本身就是华而不实的存在,又何必非要把它拉下高高在上的神坛。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从绘画到行为艺术,张文荣的创作不过是在寻求多元化的呈现方式。至于为何会有《水·流向世界的报纸》这部作品的出现,以及用报纸去覆盖和传播文化的创意,用张文荣的话说就是,“艺术作为人类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文化形式,必须得力于传播和和有效的影响方能进入大众生活,尤其是在中国。”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