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寄乐于画 自黄公望开此门庭

2017-01-17 22:15:18 

寄乐于画 自黄公望开此门庭

黄公望 溪山图轴

  黄公望是画史上所称“元季四大家”之一,字子久。通常的说法,他开始作画的时期是很晚的,但在赵孟頫书《千字文卷》后黄子久的题诗道:“当年亲见公挥洒,松雪斋中小学生”。由此可见,他早已拜过名师了,不过到了50岁左右,他才专心从事山水画的创作而已,在这期间,子久也就寄身于深山大川之间,“领略山川之情韵”,正为作山水画奠好了生活的基础。

  明李日华曾谓黄子久一度“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林深筱中坐,意态匆匆,不测其所为。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夏文彦则说他:“探阅虞山朝暮之变幻,四时阴霁之气运,得之于心,而形之于画,故所画千丘万壑,愈出愈奇,重峦叠嶂,越深越妙。”姜绍书说:“子久每欲濡笔,则登高楼,望云霞出没以挹其胜。”固然,这些是他对山水遨游的兴之所至,但也如李日华认为正是使“大痴之笔,所以沉郁变化,几与造化争神奇”的因素了。

  黄公望的山水画,人们都以为有虞山、富春山的特色,郏伦逵在《虞山画志》中说:公望“山水董巨两家,刻画虞山景象,着浅绛色。元季四大家之冠。”还说:“余家有子久《层岩迭嶂轴》,林木苍秀,山头多矾石,是披麻皴而兼劈斧者,绝似剑门奇险景象。”事实也真是如此,子久长居江南,他的山水画的素材,就来自这些现实风物的环境中。当其居富春江时,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便“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他在《山水诀》中,也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沈灏也说子久:“且自囊笔研,遇云姿树态,临勒不舍。”根据后人记载,子久游居富春,已逾古稀高年,正因为他在创作过程中,有如此辛勤的对真山真水的“探阅”与“模纪”的精神,使黄子久成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家,在绘画史上给予人们的影响也最大。

  黄公望的画迹流传到现在,据说还有50幅以上。现存《九峰雪霁图》,是子久以洗练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雪山的洁净而又错落的状貌。这幅作品如果分析他的用笔用墨,极其单纯,然而所表达的意境,却是非常深远。画山的小树,所用之笔,作“竹根、花须”的收尾,巧妙地表现出层叠的雪山上萧瑟的寒林。对于画山、画树,他在《山水诀》中也都作了详尽的分析与研讨,如强调画树要表现出树的“身份”,即要表现出树的性质及其在不同季节时的变化形态。《九峰雪霁图》的寒林,是一簇簇的焦墨道子,但能充分地表现出这些树木应具的“身份”,这正体现出“画工善得丹青理”的“理”字。

  黄公望的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便是《富春山居图》,也是在历代著录画迹中所屡屡提到的。此画作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将近80岁。

  黄公望的绘画思想也多少为赵孟頫的复古理论所影响,师法董源、巨然,上追荆浩、关仝。可喜他师古而不拘泥于古,肯从真实方面研究,所以能创出他的独特风格。清代方熏《山静居论画》说:“一峰老人,纯以北苑为宗,化身立法,其画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王时敏《西庐画跋》说:“元季四大家皆宗董巨,秾纤澹远,各极其致,惟子久神明变化,不拘守其师法。每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意味无穷。”

  黄公望的画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水墨法,皴法简单,以苍秀雅逸胜。一是浅绛法,山多矾头,其实雄浑。恽南田说:“子久天池浮峦,春山聚秀诸图,其皴点多而墨不费,设色重而笔不没。”方熏又说:“痴翁设色,与墨气融洽为一,渲染烘托,妙夺化工,其画高峰绝岭,往往勾勒椤廓而不施皴擦,气韵自能深厚。”总之,他的技法熟练,轻重得宜,无往而不利。

  明王世贞《文苑卮言》谈山水画的发展情况说:“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从山水发展的体系来看,基本情况也确是如此。

  至于子久之变如何?这又如王原祁所说:“以平淡天真为主,有时而傅彩粲烂,高华流丽,俨如松雪,所以达浑厚之意,华兹之气也。段落高逸,模写潇洒,自有一种天机活泼隐现出没于期间。”这就是说,子久既以平淡取胜,但有高华流丽之致,正是前调并发挥了董巨在水墨上的运用,但也融合了刘李青绿山水的傅彩,所谓“水墨淡赭之法”,水墨画也就从此也到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这确实能算是山水画发展之“一变也”。既然重点已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所以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钱杜《松壶画忆》说:“宋人写树,千曲百折,至元大痴仲奎(吴镇)一变为简率,愈简愈佳。”沈灏《画尘》说:“层峦叠嶂如歌行长篇,远山疏麓如五七言绝,愈简愈入深永。”所以董其昌说:“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开此门庭。”自然对象山水景物完全成了发挥主观情绪意兴的媒体。从这方面说,也可算是山水画发展之“一变也”。

  黄公望的山水,对于后人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明清两代画山水的,没有不尊崇他。有名的画家几乎都临摹过他的作品,这也反映出明清的山水画家们希望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与实际帮助。

  (本文摘自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天《中国美术史百题》)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