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卢浮宫的创想”展览日前在北京开幕,这是两个世界级大馆的又一次重要合作与交流。展览通过126件(套)卢浮宫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再现卢浮宫的历史:从早期的军事防御工事到扩建成的王室宫殿,从皇家禁苑到博物馆,从王室收藏到国家收藏……这次展览不仅仅展现珍藏和艺术品,也是卢浮宫这个世界艺术殿堂诞生历程的展示。
从军事堡垒到大卢浮宫
卢浮宫原来是个军事堡垒,始建于1190年,并于14世纪时演变为王室宫殿,逐渐拥有了部分珍贵馆藏。20世纪80年代,日渐陈旧的卢浮宫已变成“一座旧王宫中的旧博物馆”。1981年,法国时任总统密特朗支持的大卢浮宫计划开始实施:“重建大卢浮宫,并将其全部用于博物馆。”大卢浮宫计划为卢浮宫博物馆的未来确立了标尺,也为整个法国博物馆界指引了方向。著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成为卢浮宫第一个象征性标志。
从“国王的珍藏”变为“国家收藏”
卢浮宫收藏最初源自王室藏品。在瓦卢瓦王朝时期,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位)醉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和北欧精致的写实主义艺术。从他开始,法国历代君主都通过订制和购买艺术作品表现其个人艺术品位,同时彰显其政治影响力。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被称为“太阳王”,是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以油画、素描、工艺品和古代文物为主的大量藏品构成了卢浮宫博物馆藏品的核心部分。他也十分重视对卢浮宫的翻修。值得一提的是,路易十四还建造了凡尔赛宫,筹建了法兰西油画雕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法兰西建筑学院,培育了一大批文艺巨匠,使法国取代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中心。
18世纪,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和哲学家的角色日渐重要,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与丰富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此时,将王室收藏聚集到卢浮宫并使之成为“国家收藏”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国王的珍藏不仅仅是国王的私有财产,更是国家宝藏。法国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1774—1792年在位)统治期间,一个王室收藏品博物馆的创意渐露雏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国大革命“造就”了卢浮宫博物馆。
从权力王宫到万国博物馆
拿破仑一世在位期间(1804—1815年),不仅继承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查抄所得,还从被占领国掠夺了大量艺术品,在卢浮宫中建立了全欧洲最大最漂亮的博物馆。“拿破仑博物馆”在10年间向公众展示了众多精美的绘画、古董、素描和工艺品。此外,拿破仑一世还向当时最有名的艺术家订购作品。拿破仑于1798年搬进卢浮宫,亲自参与策划了卢浮宫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工程,在这座建筑外围修建了更多的房屋,增强了宫殿的两翼,使开放的博物馆空间更大,并把欧洲许多国家最好的部分艺术品搬进卢浮宫向公众展示。
从路易十八、查理十世到路易—菲利普,从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拿破仑的继任者们也都十分热心增加卢浮宫的藏品。整个19世纪,卢浮宫逐渐完成了重生,也造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特点:既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国王的宫殿,又是艺术之城和一座永不完工的万国博物馆。
今日卢浮宫:规模仍在扩大
经过全面翻新和扩建后,卢浮宫博物馆的规模仍在扩大:2004至2005年,欧仁—德拉克鲁瓦博物馆和杜伊勒里花园相继纳入卢浮宫博物馆的范围。2012年,卢浮宫新建的伊斯兰艺术部展厅对外开放,学术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不断丰富。
卢浮宫也需要“走出去”,吸引新的观众。近30年来,卢浮宫在法国、欧洲和全世界举办了各种展览,并于2012年在法国加来海峡省建立了卢浮宫朗斯分馆。分馆展品虽来自卢浮宫,但通过新颖的策展方式加以呈现,更贴合短期展览的需要。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