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示范段工作会议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议获悉,2017年,广东将重点打造8处古驿道示范地区,包括韶关市南雄梅关古驿道、韶关市乳源西京古驿道、潮州市饶平西片古驿道、汕头市樟林古港驿道、广州市从化钱岗古驿道、珠海市岐澳古驿道、江门市台山海口埠古驿道和云浮市郁南南江古水道等8段共106公里驿道及周边5公里发展区域。
努力“两年试点,五年成形,十年成网”
“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不是一年的事,而是未来十年时间里都会坚持做下去的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说。而根据目前在征求意见阶段的《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我省目标“两年试点,五年成形,十年成网。”
具体来说,至2017年底,通过两年试点,形成示范效应。完成“南粤古驿道典型线段及示范地区”建设,重点围绕示范地区的设施提升、遗产活化利用、村镇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统筹规划,初步建立“南粤古驿道”品牌。
至2020年底,初步完成“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及重点发展区域”建设,沿线文化、体育、服务、标识等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古驿道综合功能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使“南粤古驿道”在全国形成品牌效应。
至2025年底,基本完成全省6条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建设,古驿道线路、发展节点、特色镇村互通互联,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品牌和经济发展走廊。至2030年,全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的维护和管理规范化,保护与利用常态化和品牌化。不断完善和提升线路设施水平,形成多功能、网络化的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系统,实现遗产保护、健康休闲和村镇发展和谐共赢。
重点统筹解决8处古驿道示范段沿线15个贫困村落脱贫工作
会议透露,各省直部门将共同整合古驿道沿线的丰富资源,发展体育、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采用多种形式,让古驿道焕发生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郭壮狮强调,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对于整合串联古驿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广东历史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展示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2017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我省要以古驿道线路及发展区为重点,叠加政策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省、市政策和资金的叠加效应,用足、用好红色旅游、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省级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三旧”改造、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护等政策和资金,向古驿道沿线村庄倾斜,集中力量务求取得实效。
同时,形成部门合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按照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紧密结合省直部门对口扶贫工作,重点统筹解决2017年8处古驿道示范段沿线15个贫困村落,2.8万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要加强对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和农村环境综合改善相关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高效、安全。
还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可达性。加强高铁、高速公路等与古驿道的衔接,加快建设连接道路,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并合理布局古驿站、公路停车点、露营点、农村停车场,建设自行车道、绿道,为举办古驿道骑行赛、休闲游等提供便捷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