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孙其峰:技术不等于艺术

2017-01-19 15:50:53 
副标题#e#

孙其峰:技术不等于艺术

  中国画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应该看重它的艺术性而不是技术性。画面虽然离不开技术,但是用技术性的东西来等同艺术性是不对的。技术性的东西解决不了艺术创作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大家在品读一张画的时候,要多看其中艺术家的修养与艺术感觉,而不能简单地由技术性的东西去推论一张画的好坏。这是尤其值得注意的。

  中国画像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当然也需要变革,因为时代在变化,“笔墨当随时代”。但是,中国画的变革应该是一种渐变,它不会出现西方那种与现代主义有关的颠覆性变革。但是每个时代对于艺术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每个时代对于“大师”的概念也会不一样,你要是把齐白石的作品拿到宋朝去,那时的人也会接受不了。

孙其峰:技术不等于艺术

  仙鹤为什么上了松树

  有一位鸟类专家说,,仙鹤是生活在沼泽地的,历代国画家往往把仙鹤画在松树上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我以为,当自然真实与艺术规律发生矛盾时,画家们往往服从艺术规律。例如,小说里有猪八戒、孙悟空,你在生活里哪能找到这样的人物?但人们都认可,因为这是典型的艺术形象。历代画家们习惯把仙鹤画在松树上,表达延年益寿的寓意。这与汉字的造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仙鹤与松树的结合也是一种会意。汉字与国画的相通由此可见一斑。过去有个老艺人画仙鹤,往往画得并不完全符合解剖,但姿态却很美,颇可参考。

  自然科学的一套,在他那个领域,可能得100分,生搬硬套到艺术领域,尤其是国画领域可能只能得0分了。

  存钱与取款

  国画讲究“师造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写生,要出去画速写,这就好比是到银行存钱,到创作时就好比是取款。平时不存钱,不积累,到紧要关节时只能干瞪眼,即使勉强画出来,也必然十分苍白。失血的东西总是难有生命力的。我今年已经90岁,之所以还能画,还能出作品,没别的,就是因为当年舍得存钱,舍得坚持不断地存钱。没有当年的写生的功底,没有当年速写的锤炼,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那就连赊账的地方都没有了。

  喝牛奶不会长犄角

  艺术需要适当夸张。京剧里的脸谱就是夸张的,你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找这样的一张脸呢?但也要有个“档”(哲学上叫做“度”)。打个比方,喝牛奶不限量,作用只是强身健体,不能长出犄角来,成了怪物,那就要不得了。驴子的耳朵可以适当画长一点,但你如果画得短了,那就成了另外一种动物——骡子了。

孙其峰:技术不等于艺术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