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2017-01-19 17:04:17 

  视觉与故事的关系在卡拉瓦乔的画作里展现了最迷人的维度——处在16世纪与17世纪的转折点上,艺术的现代性从卡拉瓦乔开始。

  1592年末,21岁的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从米兰来到罗马,从此声名显赫。他的风格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受到当时重要赞助人和贵族名流们的追捧,名声与成功向他迅速涌来,与之而来的,还有他几乎一塌糊涂的生活和暴力倾向。也许,他明亮与黑暗交融的艺术风格,正如他戏剧化的人生一样,将卡拉瓦乔推向了“艺术家”的典型。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卡拉瓦乔

  在艺术史上,卡拉瓦乔总是被描述为一位“具有革命意义的艺术家”。作为年少时即负盛名的艺术家,卡拉瓦乔不同于提香或是伦勃朗:他没有成群的工作室或助手,他总是独自作画。然而,同时伴随卡拉瓦乔出现的,是卡拉瓦乔化(Caravaggesques)和卡拉瓦乔主义(Caravaggism)——卡拉瓦乔唤醒了某种新的绘画语言,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开始,卡拉瓦乔的风格语言被迅速认可、模仿借鉴、发展进化以及超越。

  2016年10月16日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开幕的“超越卡拉瓦乔”(Beyond Caravaggio)展览,将卡拉瓦乔以及受他影响和启发的艺术家们的作品放置在一起。于是,“卡拉瓦乔”似乎成为某种隐晦深远的符号,也许这才是卡拉瓦乔在艺术史的空间里最大的回响。

  卡拉瓦乔的男孩

  卡拉瓦乔画少年,并且喜欢画少年惊慌失措的刹那。在《被蜥蜴咬伤的男孩》里,男孩被隐藏在桌上水果阴影下的蜥蜴咬到,卡拉瓦乔呈现了那个既惊讶又疼痛的瞬间。男孩头上的玫瑰花与画面前景玻璃瓶里的玫瑰花相呼应,甜美与苦楚同源相生。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卡拉瓦乔画作《被蜥蜴咬伤的男孩》

  卡拉瓦乔最善于在瞬间之中铺陈无尽的谜语:这幅画也许是关于五感之中“触感”(Touch)的寓言,通常暗含着艺术家对自己艺术手法的自信以及对真实和再现的个人化思考。也许是对爱情可能带来的痛苦的警示,或是美丽的事物背后隐藏着的危险的警告;玫瑰的象征或许讲述了vanitas(虚空),一切稍纵即逝,无论是生命还是青春。有人猜测这是卡拉瓦乔对着镜子所做的一张镜像自画像。

  早期的卡拉瓦乔还没有过于着重光线的设计,一侧的光源投射在男孩脸上,而整幅画的戏剧性来源于两处——男孩的表情与肢体动作,以及桌上的静物。卡拉瓦乔曾经在短暂的威尼斯之旅里掌握了威尼斯画派所谓的快速而直白的“直接画法”:他的人物既没有版画构图参考,也没有约定俗称的符号,他的人物来自于真实的模特。同样,卡拉瓦乔画面里的静物也直接来自于真实的写生。卡拉瓦乔从不选择真实中这些事物和人物最完美的状态,他的真实看起来日常且世俗。那些被卡拉瓦乔捕捉到的瞬间,变成了植根于现实的戏剧感。

  几乎照搬了卡拉瓦乔半身像的构图,切科·卡拉瓦乔(Cecco del Caravaggio)创作了《一个音乐家》和《拿着高音竖笛的年轻男子》。“切科”是弗朗切斯科(Francesco)的缩写,意思是“卡拉瓦乔的男孩切科”。其实,切科可能就是卡拉瓦乔亲近的模特、朋友和伴侣,他对卡拉瓦乔这一时期的作品再熟悉不过。《音乐家》和《年轻男子》的主角同样是少年。卡拉瓦乔的单束光源映照在少年面部,画面前景的桌子上摆放着有意识的静物群。这些少年与《被蜥蜴咬伤的男孩》中的少年一样,全部是真实的模特,在画中美丽却身份不明。在切科的画里,他们手中拿着的口哨或乐器暗示了“音乐家”的可能性,然而这暗示与画面气氛所隐喻的巨大迷雾相比依然隐晦而充满歧义。与卡拉瓦乔不同的是,切科画中的少年径直注视着观者,如同邀请我们一同揭开他与卡拉瓦乔的谜语。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卡拉瓦乔画作《玩纸牌的人》

  卡拉瓦乔的《玩纸牌的人》(美国肯贝尔博物馆藏)和《占卜者》也将关于占卜者、老千和小偷的题材带入了艺术史。卡拉瓦乔将这一世俗的题材和叙事描绘成了不朽的历史画——他将四分之三构图的人物放置在水平线上,背景如同一块完整的幕布。无论是在《玩纸牌的人》还是在《占卜者》里,除了出千的欺骗与明目张胆的偷窥,还有一种来自世俗和未知力量的粗粝而暧昧的引诱。这来自于两个画面中都会出现的穿着高贵的年轻男子,他应该来自于社会的高贵阶层。在《玩纸牌的人》里,他是被欺骗和被偷窥的人;在《占卜者》里,他是被诱惑的那个人——处在画面的光源中,然而也总是身处危险之中。他是否也预示着注定要面对成年的、稍纵即逝的青春,或是成长及单纯所面临的注定而来的危险?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卡拉瓦乔画作《占卜者》

  曼弗莱迪(Bartolomeo Manfredi)是当时卡拉瓦乔最重要的模仿者和追随者之一。他的《占卜者》由卡拉瓦乔出发,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四分之三构图,熟悉的吉卜赛女人,熟悉的年轻高贵男子,然而曼弗莱迪将欺骗的故事叙述得更为复杂。曼弗莱迪的《占卜者》是一个闭合而开放的叙事:从画面左侧开始,一个吉卜赛女人举起时髦少年的手为他讲述或真或假的命运,高贵少年身边另外一个年老吉卜赛女人的手伸向他的口袋,而年老吉卜赛女人身边,蓄有胡须的男人的手也正伸向看手相的吉卜赛女人的口袋。这个环形关系复杂而精密,而观者的视觉愉悦也来自于画中每个人物的双重欺骗——行骗与受骗。

  神圣叙事的目击者

  卡拉瓦乔不仅开拓了世俗与历史题材的边界,也将宗教题材带入了一个独特的叙事维度。在他声名最鼎盛的时期,卡拉瓦乔创作了著名的《以马忤斯的晚餐》。再一次,卡拉瓦乔描述了故事的某个时刻而非故事的前因后果。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卡拉瓦乔画作《以马忤斯的晚餐》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