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人家(国画) 2011年 郭屹梅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书画市场日趋红火。这种影响像一把双刃剑,既鼓励了画家的创作热情,也在绘画界造成一种浮躁的情绪。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显示,在艺术品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时候,往往很难产生伟大的作品。这种时候,只有真正耐得住寂寞的人,才可能摆脱世俗的干扰,沉潜于对艺术真谛的探寻。这种带点自我放逐意味的求索方式,有时取决于画家本人的意志,有时也取决于画家所处的环境。但在女画家郭屹梅教授身上,我看到了两种因素的并存。
郭屹梅长期生活在中国西北,离书画的商业中心相对较远,这使她可以免受很多干扰,静心思考和创作。另外,她做人低调,不事张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来。用她的话说,自己追求“艺术与人格的统一,笔墨与情感的和谐,心性与诗性的共鸣,审美与自由的结合”。
郭屹梅毕业于西安美院,那里是长安画派后来的中心,又集中了以刘文西为代表的一批黄土画派代表画家。刘文西先生早年接受了系统的新式美术训练,后通过写实画法与传统笔墨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物画风格,特别是以中锋线条蘸着焦墨勾勒的关中老农形象,极具震撼力。他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实践,影响深远。郭屹梅作为他的学生,所受的启迪也是明显的。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她对人物造型与笔墨关系的理解上。郭屹梅的人物画注重写生,功底扎实。但是,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写实只是造型的基础,并不是绘画的终极目的。她说:“自然的描摹不可能超越影像的真实,一味地描摹永远都不可能使自己成为高手。”
对中国画来说,造型只是一个方面,笔墨效果对提升作品的意蕴也有重要意义。所谓的“神”,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笔墨效果决定的。郭屹梅认为:“对笔墨品位的追求与人物形象刻画是有一定矛盾的。生活中人的形象是具体的,背景也可能是杂乱的,而笔墨要追求的是整体的气韵,因此,在写生过程中必须进行思想转换,即要从西画的素描思维中解放出来,对对象进行重组分析,然后借笔墨的趣味来传达画家的心绪。”她进一步对何谓笔墨提出了自己的解释:“形象和色彩都是物质固有的东西,它们会随光线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写意画中,线和面的扩展意义就是笔墨。笔墨是写意画的灵魂。”
郭屹梅扎根西部,对黄土派画法进行了继承和拓展,更多地以藏区风情和人物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在线条的运用上也加强了变化,不追求轮廓线条的清晰凝重,而较多地使用了泼墨和泼彩。她的人物画既有女性画家在构图上的细腻和对细节的敏锐,更有女性画家笔下少见的泼辣与大胆。在主题的处理上,她不屑于对小情小调的留恋和欣赏,更具一种豪放的气度。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