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留下无数的文明遗迹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融通文化、沟通民心的重要作用。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杨琳教授课题组承担的陕西省社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理论及实现路径研究》,在综合探讨目前国内外文化传播理论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梳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遗存,并将其数字化集成,在“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今西安市)建立“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
“将文化资源及文化要素通过创意和技术转化成为数字内容,是当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主要领域,也是世界范围内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大趋势。”杨琳教授介绍说,近年来,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让不少博物馆焕发“新颜”。许多博物馆的数字化探索不仅可以让参观者看到藏品更加精巧入微的细节,甚至可以让参观者3D打印出立体的藏品,有一些博物馆可以做到参观者足不出户在家“游览”博物馆。引入互联网新技术,已然成为国内外博物馆发展的潮流。杨琳课题组建议,在传统博物馆馆藏数字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建立实体数字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完成馆藏的交互性数字化再现,并通过学术研究对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学科角度的系统性展示;另一反面,通过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信息远程传播。
数字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其大容量化、大数据化、多媒体化,“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通过数据集成动态展示等优势,覆盖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大数据,构成“一带一路”区域文化的大数据综合数字平台。与此同时,数字化既作为传统展览形式的补充为文物的实体保护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又能够还原和展示文化遗产遗迹的原始风貌,打破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补充文化遗产的存贮和保护形式,实现传统文化遗产的生动化场景再现,呈现相关联文化遗产的体系性、完整性,实现文化传播过程的实时交互,提升文化遗产观赏的受众体验。
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和展示,在国内外并非新鲜事。我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上网”到“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从启动“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到“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科学与艺术数字博物馆”、“民俗数字博物馆”等开通运行,一批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以数字化形式对文物信息进行收藏和管理,在互联网上实现博物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从最初仅用于专业的保护和研究,到目前注重为公众服务;从早期的数字博物馆到新近的虚拟体验、APP线上互动等,文化遗产借助数字技术,正日益敞开胸怀,让更多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去更好地了解它,在“历史”与“现实”、“物”与“人”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建立起更广泛的“连接”。
陕西数字博物馆是国内虚拟博物馆中的佼佼者。一张充满历史感的陕西“地图”上,标出了陕西境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名称。随意用鼠标点击其中一座,就能沿着“地图”在不同展厅进行虚拟参观,还能便捷地观看展品的高清图像与介绍。杨琳教授表示,应用沉浸式体验和VR等新的数字技术,可以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通过“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一带一路”学术研究资源智库建设、基于虚拟现实的体验式数字博物馆呈现系统、人机交互系统、人及终端等,“互联网+”能帮助“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加强与公众的联系,将博物馆打造成一个学术研究与公众教育的平台,为中国文化的对内、对外传播,以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