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闻 >

“知青博物馆”畅想

2017-02-08 10:07:10 

  知青,是半个世纪前那个特定年代的特殊产物。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许多当年血气方刚的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怀旧也好,追思也罢,近年来伴随着知青回访“第二故乡”的热潮,北京、上海、黑龙江、宁波、西昌等地知青博物馆应运而生,成了博物馆家族中的“新宠”,吸引着各界人士的眼球。

  不久前的一天上午,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我怀着“探秘”的心情,走进2016年9月24日开馆的“建瓯市知青文化博物馆”。

  建瓯市知青博物馆,安身在离建瓯市区20多公里的小松镇穆墩村知青点原址的几栋小楼里。楼上楼下,或大或小,十来个展室,除了一个陈列着一些当年知青用过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外,其余多以知青生活、生产图片为主。走进第一展室,一幅高近三米、宽七八米的图片,布满整面墙壁,显得分外醒目。照片中,数百名身着白色衬衣、精神焕发的知青席地而坐。他们有的朝气蓬勃,有的稚气未脱。前排中央五位女知青手扶卷起的旗帜,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透过这幅颇为震撼的图片,我依稀看到了那个狂热时代的缩影。

  建瓯市知青博物馆,占地面积不大,不算雄伟壮观,但却藏有「镇馆之宝”--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亲笔题词。该题词原件出自曾在小松镇插队的福州知青、著名摄影师胡永奎之珍藏。据胡永奎回忆,1999年2月15日(大年三十)上午,在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联合举办的春节团拜会上,身为民建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的胡永奎,巧遇习近平同志。胡永奎说,今年是首批福州知青插队闽北30周年,200多位知青,近日准备赴建瓯市小松镇看望父老乡亲,如有可能您也抽空一同前去看看。习近平答曰:你是闽北知青,我是陕北知青,我们是知青兄弟,这次我脱不了身,请代我问大家好。胡永奎便抓住机会,恳请习近平“写几个字”。他想了想,随即写下“广阔天地,终身难忘”八个字,落款“习近平1999年春节”。这句题词,虽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后来,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成为知青文化的缩写!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过,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对青年一代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新命题,希望城市青年能与农民一起同甘共苦,经受锻炼和考验。十三年后,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广大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争相奔向农村,踊跃奔赴边疆,踏上了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全新之路。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举世瞩目。

  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光的推移,许多年过(近)花甲、对那段经历怀有特殊感情的知青,纷纷自发回访第二故乡。也难怪,他们一个个都曾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共和国的曲折历史融汇在一起。因而,对这段经历的眷恋与回味,超越一般人的理解与想象。事实上,他们在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献出宝贵青春年华的同时,从农村广阔的天地、艰苦的生活中,得到了在城市、在学校得不到的锻炼和滋养,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成为各级领导骨干。据媒体报道,在内地约3,000万知青中,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4位政治局常委,以及逾50名现任中央委员,都有过知青经历。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的确,多数知青,是伴随上山下乡的经历,得到培养锻炼,得以茁壮成长的。在建瓯市知青博物馆,从知青井、知青树,到知青卧室、知青食堂;从知青广播站、知青实物厅,到知青自办的报纸、知青阅读的图书等等,都是知青生活、知青文化的写照和见证。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只上面用黑漆写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破旧箩筐。据随同参观的建瓯市小松镇党委曾书记介绍,这只箩筐的主人,招工返城时,把它带回福州,后来工作调动,又带到厦门。半年前,听说建瓯要建立知青博物馆,他又特意从厦门送到这里来。听罢介绍,我脱口而出,这也算是“叶落归根”吧。

  我是农家子弟,没有当知青的“资格”,却有较深的知青情结。当年高中毕业回到农村后,经常与村里几位福州知青“混”在一起,不曾与他们“同吃一锅饭”,却常与他们“同睡一张床”,听他们讲故事、谈理想、话未来。有的知青不单能说会道,还富有文艺细胞,自编些文艺节目,热情为农民演出,彼此很快建立了感情。我父母与有些村民一样,时不时给知青送去些自家种的萝卜白菜。知青也会回送一些衣物,我就穿过知青所送半新半旧的裤子。知青开始返城后,只要得到消息,母亲就会煮一碗面条、煎两个鸡蛋,拎上门去,权当“饯行”。

  前几年,一次到福州出差,与几位曾经在我们村“插队”的知青小聚。当问及知青生活感悟时,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老谢说,在父母身边,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不必为“衣食”操心。到了农村,长年累月,吃不香睡不美不说,还要风里来雨里去,跟着农民伯伯下田干活。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冷锅冷灶,个中滋味,可想而知。老林说,知青经历,苦虽苦,也有“补”--学会了吃苦,增长了见识,懂得了坚强,知道了感恩。这些看似细枝末节,却是立人立身之本。老马说,通过插队生活,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等不来;脚踏实地朝前走,改变命运靠双手。对此,我深有同感。反观当今,不少孩子吃不了苦头,离不开父母,不说中学毕业,即便大学毕业,宁愿宅在家里,或“白吃”,或“啃老”。长此以往,何谈建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当年上山下乡成为一项蓬蓬勃勃的政治运动,无疑有点“左”的成分。但广大知青用诗意青春在共和国历史上谱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人们所要做的不是评头论足,谈是话非,而是总结个中得失,吸取经验教训。这,既是亲历者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正因此,知青们才会真心实意把当年插队的农村当成“第二故乡”,才有建立知青博物馆的意义与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