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术 >

捕捉感情的艺术

2017-01-29 09:45:39 

捕捉感情的艺术

  沈小彤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他,满怀希望却又被当时的文化变革深深影响,他是一个不容易被定义的人。他第一次进入国际艺术市场,是在加州举办的亚洲与太平洋美术馆《我不想和塞尚打牌 》的展览期间。身为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艺术家,能够参加如此高级别的展览,确实是他天赋的展现。

  沈小彤于90年代初开始绘画,他用红色描绘他所看见及感受到的一切,红到处都是。1994年他的“红系列”第一次展览,同时表达了激情和焦虑,深受当年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个系列不仅专注于个体,更是针对中国突出的群体意识。此系列,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和市场模式的发展对于群体意识的影响。

  1997年,艺术家抛弃红,而选取更具亲密感的粉彩,最终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展出名为《诱惑日记(The Diary of Temptations)》的展览。在运用新图像创作时期,他让元素飘浮在画布上,由此创造出一种悬浮的绘画。被吸引的画作拉进与自身抗拒的同时,假如没有了我们的凝视,画就好像会立刻消失。如果眼睛是灵魂的镜子,那么这些绘画则反映观众最深沉的情感。在物质世界里,我们正慢慢成为自我的影子。唯一我们所保留的,是我们的文化、教育和精神。一旦失去这些,我们就此消失。

  自从2008年开始,艺术家不允许自己被某一种风格或主题所局限,因此他又重新运用了新的内容。他的风格使人联想到点画,可却是粗重的笔触以及无限的色彩。绘画通常都是场景、波浪及城市容貌,但艺术家最关注的不是绘出图像的外形轮廓,而是内在的神韵和情感。历经岁月的洗礼,曾经23岁的青年如今已步入中年。欣赏着由4块画布组成的大幅波浪绘画,很难不为此画的力量、海的沉静与破坏力及光之美而着迷。

  变与不变,通常是对立的,但却全部具备在沈小彤身上。变化的是他的绘画手法、主题和自我改变;不变的是他一直不断追求变化和寻求新的东西。他是艺术家却拒绝停滞,沈小彤绘画毫不犹豫,他的心和意识通过手表现在画布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所创作的“诱惑(Temptations)”系列,一直伴随着他却从未束缚他。艺术家创作再现了主题的本质,同时也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正如他所展现的周遭世界的本质。

  2012年 北京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