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涛《喋喋不休》布面丙烯,115cmx110cm,2011年
较之于同代的艺术家,郝建涛的艺术更具多变性。多变不是缺少立场与判断的随波逐流,也不是毫无原则的善变,恰恰相反,多变是基于他对绘画的非结论性的认识。因此,他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就会出现一些变化。他拒绝重复,拒绝划地为牢的创作状态。2010年,他采用图像移置的方法创作了一批带有中国绘画图像与特点的作品。在这批作品中,他试图采用图像解析的方式来审视传统绘画的观看方式。他这种方式隐含了将绘画观念化的倾向。如果说,绘画的观念化作为一个对人们对他的艺术的判断话,那么,2011年他的华丽转身证明了这种判断的实效,亦即,他放弃了对绘画中的观念的思考,从而创作出一批更诡异的绘画。对此,我将之称为“去观念之观念的绘画实践”。
“去观念之观念”是一个认识上的悖论,更是对“观念”的反思。1980年代,中国的现代艺术强调“观念更新”,即用一种新的思想来看待人、社会以及文化的存在。1978年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必要理论准备与政治保障。随后,西方大量的哲学与思想著作被翻译过来,这对在“文革”成长起来的青年来说,这些哲学与思想著为他们提供更多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视角,同时也成为他们反思与批判过去的思想工具。事实上,他们对这些哲学与思想的理解是非常片段的,甚至是断章取义的,思维方式也是非常抽象的,宏大的,但是在特定的年代却成为一股文化思潮。在某种意义上,“观念更新”即是诉诸于“拿来”的新思想。就艺术而言,“观念艺术”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引进过来。这个时期的“观念艺术”存在强烈文化批判倾向,是用新的艺术方式对传统与艺术形态的批判——尽管这也是非常宏大而抽象的命题。1989年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也是艺术界划分“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分界线。此后,“观念艺术”也延伸出了新的含义,甚至,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迅速崛起,“观念艺术”的含义已经变得含混不清,似乎什么样的作品都是观念艺术,什么样的想法都等同于观念。“观念艺术”很多时候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工具,似乎被冠以“观念艺术”就是最当代的艺术了。这种对“观念”认识的质变有很多原因,如评论的误导、市场的引导等。然而,一个概念的内涵被无限放大,大到已无内涵与外延之边界时,她也就失去其实在的意义了。“去观念之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
当然,郝建涛的“去观念之观念”的绘画实践不是为了反观念艺术,而是在于反思“观念”的表层化与点子化。他的反思体现为其创作行为。2011年之前,郝建涛的作品也常常被人们理解为带有某种观念,比如,他2007年的《看,看,看》系列,2008年的《卡,卡,卡》系列都在思考当代人的浮漂状态以及知识分子的作为等。但是,郝建涛在其绘画实践中却意识到,这种对他的绘画的解释与观念无关,甚至过去抽象与表面。于是,他后来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让自己的认识能够更深入下去,他注重不再是否是“观念”,而在于认识是否是真实的、准确的。
郝建涛《空剧》布面丙烯,220cmx150cm, 2010年
他开始了一场严肃的游戏。2010年,他创作了《拒绝梗概》、《相对标本时间》以及《空剧》三件巨幅绘画。在每件作品中,他都使用了大量的图像元素——这些符号都是被借用过来的,比如兰花、达芬奇的素描、人体解剖图等,当这些本毫无关联的图像被含混地组合在一个画面时,意义顿时变得模糊起来。这与其之前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似乎在挑战人们的思维惯性。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创作的一系列以中国古代经典花鸟画中的图像为对象《喋喋不休》系列似乎抛弃了那三件作品的方式,又回到明确的视觉符号中。对此,郝建涛的解释是,他需要通过绘画的方式来研究那些已经被确立艺术史地位的图像与今天观看之间的问题,并为他下一步的创作做准备。是的,他非常清楚这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成熟的结论。所以,他在2011年的转变也就成为一个必然。
转变的必然体是基于他的转变有着强烈的诉求以及计划,但是具体的绘画实践则存在着一定偶然性。这种偶然性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他喜欢茶道,而一次突发奇想地把茶元素运用到他的绘画中。起初,他是把每次喝茶留下的茶渣撒在画布之上,在一段时间之后,再将茶渣清除。白色的画布上就留下了形状不规则的痕迹。然后,郝建涛再在这种自然的痕迹中寻找某种形态,以及这种形态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say hi or goodbye》即是使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从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郝建涛并非完全依照茶渣留下的自然痕迹而描绘,而是在这种痕迹的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图像:茶渣的痕迹、一枝含苞欲放的桃花以及一只硕大的红色手印。这种图像关系恰恰对应了“say hi or goodbye”的意义,即今天人们对待传统的复杂而纠结的心理,英文的命名更强化了这种矛盾。但是,其图像意义和命名不是源自对白色画布的营造,不是预设的观念与意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去观念”的绘画实践。第二,个人情感的波动。艺术并不都是关于纯粹的观念与图像的游戏,而是有着生动的生活基础。郝建涛在情感上的一些波动使其对绘画的认识偏向了对情感的视觉形式的表达。这种表达是基于非观念的预设与特殊情感的感觉。《柔软的距离》是由三件作品构成的组画:两个头戴荆棘冠的红色骷髅与被橄榄枝缠绕的手臂骨骼。这里呈现的是从个人情感体验提炼出的人之普遍的遭遇:经验的断裂与传统关系的解散之后的生存困境。
艺术在今天的存在意义可以是改变人们的观看方式,并通过这种观看方式的改变认识的方式,艺术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介入方式,也可以表达某种概念。同时,艺术也可以通过反思自身或表现情感来实现其意义。郝建涛这几年的创作除却对某些具体问题探讨之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他总是不断“放弃”被外界认可的艺术。“放弃”本身是带有观念性的行为,“去观念”不一定是郝建涛的创作意识,但是他的创作过程确带有一定的观念。这也是他近期绘画实践的所提示出来的意义。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