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术 >

彭锋:秦风的后现代水墨

2017-02-14 10:36:35 

彭锋:秦风的后现代水墨

秦风《文明景观系列0045》纸上综合材料,125x100cm,2012年

彭锋:秦风的后现代水墨

秦风《欲望风景系列1》纸上综合材料,124x48cm,2010年

  秦风的艺术,与水墨有关。他的许多作品,直接以水墨为媒介。那些以油彩和丙烯为媒介的绘画,也都是水墨精神的体现。即使是一些看似与水墨无关的装置,背后仍然隐藏着诸多与水墨有关的故事。尽管在当代艺术界水墨并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但是秦风毫不讳言自己是一位水墨艺术家。当然,秦风既不是一位前现代的传统水墨画家,也不是一位现代的实验水墨画家,而是一位后现代的新水墨艺术家。

  传统水墨画尽管有抽象因素,但并不是抽象绘画,我们于其中仍然可以辨认出人物、山水、花鸟等等主题。同时,传统水墨画家在作品中的精神寄托也非常不同,绘画像诗歌和书法一样,是他们言志和涵养性情的重要方式。实验水墨在许多方面与传统水墨不同,尤其是在题材和语言上有了极大的推进。实验水墨中不乏抽象作品,也不乏装置和影像作品。但是,实验水墨似乎更多地受到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关注表面效果胜过内在精神。表面上看来,秦风的水墨接近实验水墨,尤其是在大尺幅、新媒介和抽象表现等方面,秦风的水墨与实验水墨如出一辙。但是,秦风的水墨在精神诉求上与实验水墨完全不同。实验水墨热衷于追求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外观效果,秦风则非常坚定地将自己的艺术扎根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中。如果说实验水墨是全盘西化的产物,那么秦风的水墨可以说是重返传统的表现。与传统水墨相比,秦风的水墨更西方。与实验水墨相比,秦风的水墨更中国。在秦风的水墨中,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秦风称自己是后现代水墨艺术家。

  秦风用水墨、丙烯和油彩画过尺幅巨大的绘画。从表面上看,这些绘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非常相似。但是,秦风的绘画与西方抽象大师的绘画非常不同。西方抽象大师的绘画没有气势或者气势不足,他们不是在用自己的气力或者生命力作画。尽管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行动绘画与身体运动有关,但是他的身体运动与气力无关。波洛克的滴彩绘画给人的感觉是气若游丝,毫无力道可言。从推崇力透纸背的中国美学的角度来看,波洛克的绘画就不能算作上品。即使是克莱恩(Franz Kline)、马泽维尔(Robert Motherwell)和哈同(Hans Hartung)这样的艺术家,据说他们受到中国书法的启发,如果仔细分析也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徒有书法之形而无书法之质,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没有气势。秦风的作品中充满阳刚之气,这是任何西方抽象艺术大师都无法比拟的。当然,如果从西方哲学的角度来看,气是一个前现代观念,体现气的艺术就是前现代艺术,用气来阐释艺术就是前现代美学。经过现代主义洗礼的西方人,是很难接受具有前现代特征的气的观念的。秦风艺术的可贵之处,就是越过了西方现代主义的禁区,毫不迟疑地接上中国传统的文脉。也许有人会认为,秦风身处崇尚多元文化的美国,他懂得如何利用传统来标示自己的文化身份。但是,我却不认为这是秦风的策略。只要跟秦风有过接触的人就会发现,这完全是秦风生存状态的本真体现。秦风不仅在作品中成功地体现了他的阳刚之气,而且善于在生活中涵养他的浩然之气。秦风的艺术是他的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前现代追求,让秦风作品的后现代特征显得愈发明显。

  秦风艺术中的力量,一方面源自与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的对话,另一方面源自充满野性的原始欲望的迸发。如果说文明景观能够给我们日神般的梦幻,那么原始欲望则给我们酒神般的沉醉。秦风把他的作品归入“文明景观”和“欲望风景”两个系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与欲望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没有欲望的驱使,文明就失去了动力。没有文明的引导,欲望就无法升华。秦风善于从文明和欲望中吸取力量,从而让他的作品生发出一种醉生梦死般的效果。

  如何来理解充满力量的秦风的艺术?当我们用日神的梦幻和酒神的沉醉来解读秦风艺术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对古希腊艺术的精妙解读。众所周知,在启蒙思想家心目中,古希腊美的艺术是古希腊美好社会的反映。但是,启蒙思想家无法解释为什么古希腊会有悲剧。一个诞生美的艺术的美好社会,按理不应该产生悲剧。尼采完全颠倒启蒙思想家对希腊艺术的解释。在尼采看来,古希腊艺术家之所以制作如梦似幻的艺术,原因不是他们以此反映生活的美好,而是麻醉不堪承受的痛苦。造型艺术和悲剧的目的一样,都是减轻生活中的痛苦,区别在于方式不同:造型艺术用梦幻的方式,悲剧用沉醉的方式。由此,我们对秦风的艺术也可以做出两种解读。一种是启蒙思想家的解读,另一种是尼采式的解读。根据启蒙思想家的解读方式,秦风作品中的力量,是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强大力量的体现。根据尼采式的解读,秦风作品中的力量,是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中所缺乏的强大力量的呼唤。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解读秦风的艺术,我们都会发现它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