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嫣然,独立音乐人唱作人
储存了太多泪水的音乐,她只是寻找一双双倾听的眼睛,绝对的音乐只是等待那些割掉的耳朵,来收藏她疼痛的叫喊。
这些无实词的歌曲,这吟颂的呼语,似乎来自于无人的天籁,又无人可以听懂,歌声飘浮着,萦绕我们,好像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发出的呼求,这就是我们心魂的呼语。
这一次,孙嫣然这似词非词的歌咏,却说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呼语!
这天使般的声音来自孙嫣然。从十七岁开始,童贞与天真就获得了她天使的语言,莫扎特找到了新的传人与托魂者,最近这些来自嫣然的“虚字”之歌,就如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280-283系列——天使翅膀的丝绸羽翼触动了心弦,柔婉深情,缠绵悱恻。
这些无实词的吟咏飘然而来,只是咏叹,歌词被还原为气息的吟咏,转换为咏唱,近乎于无词歌,但似乎又有着语词,却又全无语义的明确所指,但又好像有着模糊的语义联想;又好像是某种外来语,抑或好似歌剧中的某段咏叹调;或似乎是对呼麦的奇特转译;或者这是一种神秘的东方式气息美学?在似与不似之间——还更靠近“不似”,因此也不需要翻译,但又并非纯粹音乐的抽象性;好似这些,但都不是,只是宛若,似然,只是好像而已,然与不然均可,只是虚词与虚托,只是“之乎者也焉哉”——一如“嫣然”之美名!这是东方的灵歌,却托起了我们的心,与之一道起伏。
这些小语段,这即兴吟唱的虚词,带来了多么奇妙的声音:嫣然发明了她自己的语言,她的习语,她的世界语,其实这只是气息在吟诵!
孙嫣然让声音回到了她原初的躯体:只是气息,还不是语词,还没有固定的语义,但整个世界的忧伤与希望都呼之吁岀了,那是心魂打开了世界最初的嘴唇,那是世界颤动的频率找到了心脉。这无尽绵长的气息只是倾吐,只是呼喊,保留了原初的胎息,任其天籁的涌现,却有着诗意的韵律。
这是神之天使的语言,这是生命的灵歌,在人的意义语言与神的纯粹语言之间,在具体与抽象之间,在诗人所言的“神圣名字缺乏”之后,嫣然纯然以呼吸与呼喊形成了神秘虚托的磁场,可以教会我们重新开始祈祷。
也许,因为汉语的诗歌在纯粹音乐与诗性吟诵之间,有着一种独特的歌唱性,看似诗歌其实是歌唱,看似歌唱其实是吟咏,看似吟咏其实是吟诵,而吟诵乃是气息的节奏化涌动。
这歌声,这徘徊萦绕的气息,这“无人玫瑰”所开放的声音,就是我们心语的祈祷,接近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呼求,来自我们心尖上的颤栗,这是心魂的倾诉,她绵绵不绝,她如泣如诉。
嫣然不过是把我们心间的呼语自自然然地吟唱出来,如同弹着巴赫的古尔德随着纯粹的音乐开始了哼唱,这是属于心魂的语言,不只属于耳朵,不只属于音乐人,而是属于每个有心人,这些虚词的吟诵与倾吐,因为没有具体所指的词意,反而打开了心灵更为广阔的遐想空间,更为开启听者的悟性。
嫣然让歌咏成为心觉的艺术,这虚词与虚气之歌让创作者与听众更紧密与同呼吸共心弦地联想连动,让歌声的内在穹顶不止息地升起。
声音在寻找,声音在倾诉,在硕大的旷野,在巨大的黑夜,这孤独的声音,竖造了夜晚花树的耳朵,宛若诗人里尔克让奥尔弗斯在冥府中竖起了琴丝,这声音就是牵引着漫游者的星光,这嗓音的颗粒,这呼吸的种子,播散在夜空中,如闪烁的星丛围拢我们破碎的心魂。
音乐只是等待倾听的耳朵,等待倾吐的眼睛,只是等待灵魂的目光相遇,只是让泪水涌进眼睛!渴望被这美妙的声音灌满,泪水涌进泪水,爱呼应着爱,我们的心被这嫣然虚词的灵歌充满。
关于艺术家
孙嫣然,歌手,创作人,独立音乐人。2004年16岁时签约EMI-Virgin 唱片为全约艺人,2005年发行大碟《嫣然一笑》。而后潜心创作,作品数目丰厚。2014年由孙嫣然作曲孙卓然作词的歌曲《鱼》发表,广获好评。2015年由孙卓然编剧和导演的原创浸没式实验音乐剧《鱼》在北京798当代艺术区首演,孙嫣然担纲音乐总监和全部歌曲的作曲、演唱以及主演。至今曲作品创作积累逾1000首,另有三部原创音乐剧的歌曲预储50余首等。2017年元月孙嫣然个人音乐会将在北京首演。
作者简介
夏可君,著名策展人、哲学家、艺术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哲学博士。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