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术 >

岩石上的岩石

2017-03-01 09:35:06 

  “我们确实在努力展示事物的真相。我们不想完全摆脱它,但也不打算

  任由它原封不动,这样才有趣。把一样东西从它原本所属的地方拿出

  来,放到别处,又不至于割断它的来源出处,我们的许多作品都这样。

  这既是索取,也是回报。” ——彼得·菲施利、大卫·威斯(Peter Fischli & David Weiss)

  一件物体什么时候是自然现象,什么时候是实用器具,以及什么时候是艺术?当你遇见菲施利和威斯在瓦尔德莱斯山间高原和海德公园的装置作品时,这个问题必然会冒出来,并引出更多问题,以及数量可观的答案。

  菲施利和威斯在瓦尔德莱斯山间高原的装置作品可被视为一种功能主义——纯粹是自然界自我平衡的产物,不带任何目的及意义。在挪威的传统里,把一颗石子放在另一颗石子上可以表示在山间留下路标以免迷路,或某人征服了某座山巅,或无非是冰河遗留的作品——悬崖边上的两块岩石靠在一起,又也许其中一块压在另一块上面。但在挪威这种小石堆还往往相当于“某某到此一游”的宣言。在山区的旅游胜地这种宣言随处可见,它们唯一的含义便是某个旅行者曾到过此处。然后同一处不断出现新的纪念石堆,直到成为小石堆庞大的殖民地——互不相识的人之间的一种对话。

  菲施利和威斯在瓦尔德莱斯山间高原堆置的两块硕大的圆石便构成了这样的宣言——一句巨型的“到此一游”。然而因体积的缘故,这个石堆变成了别的东西。其体积之大剥夺了阐释的可能性,在视觉上更像是一个谜,而非别的东西。在对之一无所知时路过,会以为是冰川的移动造成的痕迹,可它如此惊人的巨大,大概也可以是别的什么。比如,没有人能将这样一块巨石搬到另一块上面。莫非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冰川能将一块巨石遗留在峭壁边缘,却未必能使两块近80吨的巨石堆立起来。

  瓦尔德莱斯山间高原的周遭地区在很多意义上构成了挪威神话的心脏,对挪威国家认同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挪威作家们,如哈姆生、易卜生和比昂松,要么曾在这些地方生活和工作过,要么曾在写作中使用了来自该地区的素材。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源自于此,山间高原向东便是比昂松居住的奥勒斯塔德农场(Aulestad),哈姆生则在北边的洛姆与沃戈之间的加莫教区(Garmo)生活过一段时期。这些地区因其传统建筑和民间艺术而可贵,从深处透着古挪威的气息。如今遍地传统风格新建的度假屋,多依照挪威建筑的最高典范来建造。村舍和店铺以染色原木和草皮为建筑材料,盖着石板瓦屋顶。充满着对那个最初的挪威的思慕,逃出都市的渴望溢于言表,又以自己的力量维持我们这个时代的平衡。同样的典范启发了洛姆和沃戈当地的建筑,不同的是它们是当地人的安居之所。当地居民悉心照料这些确实存在了几百年的建筑,对于如何保存这些木屋的结构,新建筑应当如何,他们都有清晰的设想。村庄保留了丰厚而纯正的挪威传统,但也为怀古所累,在选择颜色和传统建筑的替代建筑时便可能没什么余地。棕色是公认的颜色,所以大多数建筑都是一抹棕色,一如往昔。

岩石上的岩石

  而菲施利和威斯使这些既定的价值观起了作用,正如他们的大部分艺术作品,产生了令人惊异的结果。他们在极其简单,往往世俗琐碎的情境中创作,向我们呈现一个微妙而不稳定的世界。观者眼前是相当平常易懂——几乎可以说是天真——的艺术作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这些作品要么反映一个夜里无法入眠的人醒着躺在床上的所思,要么是由厨房用具组合的装置作品,又要么是装置作品中热狗和冷盘的照片。一溜儿整齐的法兰克福香肠和火腿片,作品名曰“地毯集市”(teppemesse),带出日常生活的幻象。这个当代艺术二重奏还复制家具以及微不足道的物品,不过是以橡胶浇铸成型,或从泡沫塑料中裁出,并涂上颜色,使观者无法辨认“真”假。这些物品实际并非它们所冒充之物,结果我们所见的并不可信。他们的许多作品明显具有幽默和浅显的一面,但如果稍微加以玩味,自能领会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复杂的,关于存在的问题。

  伦敦蛇形画廊邀请菲施利和威斯在海德公园做装置作品时,艺术家希望作品与瓦尔德莱斯山间高原的这件相仿。一对双胞胎和一面镜子,两件作品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相关却不相同。它们讲述彼此,以及两种不同的景观。海德公园这端,尽管有相似之处,论断则不同。大自然时常狂暴的美在此凸显。也是两块巨石,只是大自然的无常与戏剧性被置入了某个语境当中。在文明的语境里对自然作出一种巴洛克式的描绘,好比马戏团里的一头熊。语境产生差异。

  在山间高原,这件装置作品是一个问号,一首狂想曲,一种兴许可以理解为自然现象的荒诞。在公园,每一个现象都自有其意义,作品充满了内容。无法想象这两块巨石会自己到了那儿,然后大自然把其中一块安放在另一块之上。公园这样一个理念本身已暗示了自然界并不能为自身带来秩序。在传统意义上,公园是经过改造的自然的样本,即文明的样本。建公园是因为人想摆脱大自然的无序与无常,想创造一种比大自然精致、有序的空间。公园让市民得以进入一个免去了自然界的不安与不悦的自然环境。

  大卫·威斯逝于 2012 年 4 月 27 日,没能亲身体验两件完成的作品,却给每个人留下了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在看什么?作为观者和参与者,我们又与之有何关系?在“岩石上的岩石”之后,巨石已不再只是巨石。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