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 > 学术 >

遁入幻境: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

2017-03-15 10:38:06 

遁入幻境: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

  《镜像空间》

遁入幻境: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

  《到达宇宙,点状南瓜》

  无限蔓延的波点网纹、缠绕伸展的植物触角,这些在装饰设计中并不罕见的基本元素,经由草间弥生多年经营,已成为她的标志性符号,尤其是那些大大小小、无处不在的波点,更成为草间弥生艺术“品牌”的独家商标。而草间弥生本人带着艳丽假发、画着浓重眼影、涂着猩红唇膏、身着各色波点长袍的怪异装束,也已成为一种人们见惯不惊的标识。事实上,这位被贴上“日本前卫女王”标签的艺术家,早已透过纷扰的世相参透了艺术和生活的真谛。她曾谈到:“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与艺术相关。”

  按照草间弥生自己的说法,她的艺术创作始于少年时代的一场病。大约在12岁的时候,她患上了神经性视听障碍,为了抵抗幻觉带来的恐惧,她开始描绘那些与她“说话”的植物和那些将她与这个世界隔开的斑点状的网。19岁时,草间弥生曾进入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学习,但始终对保守的学院教育心存抵触。几年后,她在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奥吉芙的作品,随后写信求助。在奥吉芙的鼓励下,草间弥生于1957年赴美国发展。

  熟悉西方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此时的美国,艺术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抽象表现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波普艺术已正式拉开帷幕。来到美国的草间弥生很快投入时代潮流中,在几年间推出了自己从巨幅波点网纹绘画(如《无限绘画》,1959),到由堆积的阴茎状直立物构成的软雕塑(如“千船会”个展中的作品,1963),再到由无限重复的波点、灯泡和镜子构成的充满迷幻色彩的空间装置作品(如《无限镜屋》,1965;《无限的爱》,1966)等各种形式的实验性作品,但却始终未能得到主流艺术的认可。尽管她后来对媒体说起过自己与沃霍尔、奥登伯格等波普艺术家的交往以及他们对她创意的“借鉴”,但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便会发现,她的“原生性艺术”与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催生的波普艺术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1967年,草间弥生开始以“抗议越战”的名目登报招募合作者,组成“草间舞团”,在公众场所进行大尺度的偶发艺术表演,并将波点元素由物体延伸到表演者裸露的身体上。这些狂放甚至涉嫌色情的表演让她出尽风头,但也因此失去了许多艺术家朋友的尊敬。

  喧嚣过后是寂寞。“嬉皮女王”的称谓不是草间弥生想要的结果。她于1973年回到日本,并于1977年自愿住进精神疗养院,在那里继续进行艺术创作,还撰写并出版了包括自传在内的十几本著作。

  1993年,草间弥生应邀代表日本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早在1966年,草间弥生曾携带着由1500个金色镜球构成的装置作品《那克索斯的花园》“非法”参加了第33届威尼斯双年展,遭到组委会的驱逐。1993年草间弥生重返威尼斯,不但一雪前耻,还确立了其在国际艺坛的地位。此后,草间弥生在世界各国展事不断,并开始涉足设计领域,她与LV和兰蔻合作设计的产品,一度获得市场和藏家热捧。

  如今,已88岁高龄的草间弥生仍坚持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繁殖与解体,集聚与分离,她乐此不疲地沉浸在那些带有强制性和扩张性的波点世界中,以一种令人迷惑的偏执,持续进行着通向无限幻境的永无止息的修行。

注: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