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 由本报与市工艺美术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南京日报小记者传统手工艺冬令营”正式开营。冬令营中,本报小记者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灯彩、竹刻、泥塑和剪纸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今年是本报与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合作的第六个年头,极富历史感和趣味性的非遗手工项目跨过岁月的长河,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得以延续和传承,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6年“牵手” 活动覆盖近百所学校、5000余名学生
本届传统手工艺冬令营精心设计了灯彩、竹刻、剪纸、泥塑4种非遗项目。活动一经推出,吸引了众多小记者热情参与,近百个参与名额被一抢而空。
自2011年7月,本报与市工艺美术总公司联合推出首届“南京日报小记者传统手工艺夏令营”至今,6年里,两家单位共同举办了6场传统手工艺夏令营、3场传统手工艺冬令营活动,吸引全市近百所学校、上千名小记者参与。
2014年,两家单位又联合推出“传统手工艺进校园”活动。手绘京剧脸谱、泥塑、金陵剪纸……十余种项目的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拉萨路小学、江宁区实验小学、迈皋桥中心小学等近50个南京日报校园小记者站,4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师出名门 师从代表性传承人学纯正非遗技艺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赵荣,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曹红、张钧、朱敬伟……无论活动大小,两家单位都坚持邀请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为孩子们授课。市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钟宇说:“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爱好者也很多。我们之所以大费周章邀请省、市两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授课,是为了保证孩子们接受的是最正规、最精髓的非遗文化。”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曹红师从父亲——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彩灯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从小勤学苦练彩灯扎制,30多岁才经父亲批准独立制作彩灯。“父亲多年来的严格要求,让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非遗传承人。我也希望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小记者们成为小小非遗传承人,让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
心系非遗 小记者传承工匠精神
竹刻、瓷盘画、绳结、泥塑、灯彩、风筝……这些神奇精巧的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多以成品形式在市场上展现,一般人很少有机会一睹制作过程的奥秘。不少小记者在与传统工艺亲密接触后,成为了忠实的小粉丝。
北京东路小学的小记者向子辰曾在学校小记者站参与过手绘京剧脸谱活动,还先后参加了近两年的传统手工艺冬令营、夏令营。他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非常喜欢这类非遗手工项目。现在洋文化非常流行,能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反而很少。南京日报社策划的这个活动非常好,每年我都给孩子报名参加,希望他能多多了解传统文化。”
手工类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代表。“通过借助举办这类的活动,让孩子、年轻人通过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亲自体验传统手工艺项目,真正领悟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让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去。”刘钟宇说。新的一年,市工艺美术总公司还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新增仿古雕、雕花天鹅绒等项目。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