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纪念馆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
公共产品、混合产品与博物馆
公共产品理论萌芽于16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1954年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纯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方才出现。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对该产品的消费。尔后,随着学者们对公共产品的深入研究发现,当一种公共产品消费者群体扩大到一定数量时,其边际成本开始上升,而且消费群体继续扩大到某一数量时,其边际成本变得非常大甚至是无穷大,此时公共产品在质上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变成为混合产品。
对于混合产品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混合产品就是具有较大范围的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是一种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或服务。通俗些表述,混合产品既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又有私人产品的部分特性,兼有公共性和私人性。
混合产品可以分为竞争性和价格排他性两大类。
竞争性混合产品有公共牧场、公共渔塘、桥梁等,特点是,过度消费会引起拥挤或损坏,出现消费竞争。
价格排他性混合产品有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游泳馆等。特点是,在受益上可以排他,即谁花钱谁受益。
以博物馆为例。政府兴建博物馆目的是希望全社会的人都可以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但是只有保证博物馆的消费不过量,才能使所有来馆参观的人受益等同,如果消费过量,不仅增大维护费用,而且也影响到参加效果,这时往往需要采取收费或者预约准入等方式限制入馆量,做到排他。
由此可见,博物馆混合产品的属性是导致它在运作中采取免费、收费、预约参观等多种模式的重要原因。
混合产品——博物馆的“制度”意义
混合产品博物馆的制度分析。如果仅从混合产品的属性分析,混合产品居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中间,要想把一个混合产品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分割开来,就要对其提供不同的“制度”,如果想让一个混合产品的公共性多一些,就可以减少排他性,安排不收费、少收费或者无准入限制的制度。如果想让一个混合产品的私人性多一些,就可以使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安排采用提高进入难度,划定归属权等制度。工作中,衡量一个混合产品的制度安排合理与否,其标准就在于能否将产品的功能、效率、效益发挥到最大。对于博物馆而言,正是由于它具有混合产品的属性,才使不同的博物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由于给他的制度不同而出现多种运作模式的现象。
混合产品博物馆制度安排的意义。如果仅从博物馆所具有的研究、教育、展示等诸多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功能分析,在为博物馆进行制度安排时应考虑:在保证博物馆的公共性多于私人性的情况下,才更有利于博物馆效率的提高。
同时,还要考虑:
一是博物馆从业者的专业素质、积极态度和创新理念;
二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三是广大观众对博物馆的关心和理解。这三个方面,也是构成博物馆、纪念馆重新焕发自身活力的三大要素。
博物馆能够具有良好效率、效益是观众、政府及博物馆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就博物馆而言,其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而单就社会而言,任何一个存在于其中的机构都必须面对它的选择。博物馆在为社会服务时的态度应极积主动、热情周到,尽力满足社会的功利性需求,因此在对博物馆进行制度安排时,就要以能够调动博物馆的运营动力为着眼点,以能够激励博物馆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寻找经营项目为社会去服务为主要目的。
就政府而言,在博物馆实际运营中,博物馆不管是选择收费、免费,或者是象征性收费,在运作中普遍面临着艰巨的经营压力,那么,如何即能发挥博物馆的效率,为社会服务;又能有效保障它不被发展中的种种障碍所困,政府便成为它的主要依赖。因为政府在社会的发展中,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具有鲜明的优势,如有垄断性投资经费来源:税收、公债、公共收费等,政府还具有权威性和社会资源占有的丰富性。对于运营不好的博物馆,政府有能力进行政策、资金的扶持;对于一些自身经营良好,且观众趋之若鹜的博物馆,为了避免出现拥挤,政府也有能力及时运用市场去调节,利用门票杠杆做到排他,以保证博物馆功能的彻底发挥。
就观众而言,我国国民整体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球性的竞争环境也迫切要求公民必须提高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准。公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除了对博物馆有着更高的期望与热情外,还应走近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功能,了解与关注博物馆传播文化知识的方法与方式。而博物馆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让观众更加亲近博物馆,参与到博物馆的项目中,是衡量一个博物馆制度安排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
第三部门的出现促生了博物馆新的运作模式
目前,许多国家将博物馆纳入财政体系运作,有条件的国家还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对博物馆的发展给予关注和资金支持,国外一些博物馆经营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同样符合博物馆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也就是除了政府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博物馆之外,政府还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培育与使用“第三部门”,引导和鼓励它们提供公共产品,从而使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只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保持博物馆混合产品的“公共性”显现。
第三部门这个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T·万维特使用,用来指明处于政府与经营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可以由一系列非营利组织构成,它们多元、分散,以不同的人群和主体为服务对象;第三部门的成员主要由一些志愿者组成,他们关心公益事业,富有爱心,在对公众的服务上更具有亲和力、热情和耐心。
第三部门在组织结构上也比较人性。具有超强的合力,成员的认知度趋于相同。同时,第三部门在活动形式上更具有张力,他们会利用募捐性资金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在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弥补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不足,他们这种无私与奉献促进着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因此,将第三部门理念植入到博物馆运作中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方都有尝试,建立博物馆董事会、博物馆基金……将多元的力量参与到博物馆运行、管理和监督工作中。
还利用博物馆志愿者、博物馆之友一类的组织,为博物馆提供劳动和知识的支持,传播博物馆理念和价值,扩大博物馆影响。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