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哲学 >

【周国平】重视精神意义的民族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腐败

2017-01-22 09:21:03 
 

导语:12月14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2015)年会”在北京举办。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与石中英、袁振国、刘铁芳三位老师就“人文素质与社会转型”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对话。本文是根据周国平先生现场发言整理而成。

一.中国转型为什么困难重重

人文素质是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重要条件之一,反过来说,社会转型的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国民的人文素质偏低。

从转型的情况来看,一百年前,中国经历了一次社会转型,当时我们的思想精英们,探究中国贫困弱小的原因,开始的时候是从经济上、军事上去找原因,后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尤其是从政治制度找原因。辛亥革命以后认为更深的原因是国民素质,最典型的是严复的观点,中国的问题是国民素质,提出了三民,“民力、民智和民德”,三方面的素质(国民的生命品质、智力品质和道德品质)水平低下造成的转型困难。

现在我们又一次面临这个问题,经济转型遇到了重重的困难,当然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没有相应的转型。政治体制转型也是困难重重,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可能要深挖下去就会挖到国民的人文素质问题。

我总是觉得中国的问题,从政治上来说是一个政治体制里面的法治难以建立,法治难以建立再进一步的话就是人文素质的原因。按照我的理解,人文素质有两个层面。一个个人的层面是对于人生精神意义的重视和追求,我们习惯概括为真善美,实际是对应于智力品质、道德品质和情感品质。这些方面我认为中国国民问题是很大的。人文精神的另外一个层面是社会层面,我认为是对人类普适价值的尊重,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从人治向法治转型的困难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简单的说是官员的腐败严重,已经形成了利益集团,或者说权贵集团,这个集团在阻挠。如果说中国国民的普遍的人文素质是好的,对于人生的精神价值是尊重的,是追求的,作为国民一部分的官员也不至于腐败到这种程度,重视精神意义的民族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腐败。还有一个阻碍是固化的意识形态对于普适价值的反对,如果说普适价值成为公认的价值观也不会是这种情况。

我们不可能等到国民素质全部提高了再实行法治,我认为要从法治入手,推进法治的过程本身就是国民人文素质的提升过程,这就是一个从游泳里面学游泳的问题,法治就是公民教育的大学校。

同时我认为应该推进人文教育,我认为我们的教育机构里面,我们的学校里面,人文教育是严重缺失的。从5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用政治思想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当然也不能说政治思想教育里面一点人文教育的含量都没有,但是我觉得基本是意识形态的培训,人文教育的含量起码是非常低的。很重要的是在学校教育阶段要加强人文教育,建议从中学、高中开始到大学一二年级普遍地开设通识课,中心就是人文教育。

另外,我认为政治思想教育应该改革,真正的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教材,发掘其中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把它还原到西方的人文精神里面。这两方面的教育都应该开展。

二.从小孩子开始的道德教育没有抓到根本

我认为道德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包括官员腐败这样一种道德现象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我觉得中国普遍的从学校教育开始,一直到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也好,普遍的是缺乏从根本上、人生的根本道理上有一种思考和启蒙,这是特别缺的。

按照苏格拉底的看法,什么算是有道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把人生的根本道理想明白了,这样的人一定是会有道德的。按照佛教的看法也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有各种的堕落?根本的原因、堕落的原因就是无明,内心没有光明,没有想明白人生道理。我们从小孩子开始这种道德教育是没有抓到根本,都是一些表面的规范的教育,甚至是意识形态的教育。

很多官员,腐败的官员,可以看到他们是很糊涂的,不能说他们本身就是坏人,他在那个位置上,如果对人生糊涂就一定会出这样的结果。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应该是从全民也好,学校的教育也好,都应该加强这种人生道理的思考,真正的独立思考。

我看到一个资料,法国是从中学开始开哲学课,可能世界各国中法国是做得最好的,到高中的时候,中学的最后一个学年,不管以后选择的是上理工科还是文科,最后一个学年学习的重点是哲学,而且升学第一门考试是哲学,不管是考文理科,不管是什么专业。考题也很有水平,重大的人生问题、道德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按照你的想法写答案,看有没有道理,能不能独立思考。

这样的传统很有意思,不是思想家建立的,是一个军人建立的,拿破仑1808年就建立了这样的制度,目的就是培养独立思考。如果全民普遍地有这样的素质,从小孩开始自觉地思考人生重大问题,普遍有这样的素质的话,我想这种道德堕落的现象真的是会很少的,所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解决腐败的问题,第一是不敢腐,第二是不能,第三是不想。道德是解决不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解决不敢和不能的问题,不敢就是通过反腐的斗争,不能就是通过法治,不是单一的措施就能解决问题的。长远来看,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就是我说的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广义的来看,就是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外哲学家强调两个东西

一路走过来,我印象中基础教育阶段的政治思想课,或者是德育课,跟以前的变化不大。我觉得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德育课的内容,一个是没有真正的抓住道德的根本,很多是反道德的,非道德的,有一些观念性的东西是不对的,老师自己都不相信的。但是老师在跟学生宣讲,学生也不懂,却在背这些东西,这样的教育方式本身是败坏道德的氛围的。孩子们会觉得自己不懂的、似是而非的东西,要求我讲我就讲,道德最重要的东西是诚实,要真诚,要讲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像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让孩子们讲一些自己不相信、或者是不懂的话,长期这样下去的话,最后品质好的就变成了二重人格,品质不好的就是两面派。

包括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该改革,而且我觉得从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来说,根本的品德是什么,中外的哲学家强调两个东西,一是同情心,做人要善良,二是做人是有尊严的,要自尊和尊重他人,我认为这两条是最根本的,而这两条在我们的道德教育里面是很少见的。

我觉得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很重要的途径,但是现在语文教育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来说,真的是和人文教育差距太远了。我本人的文章经常被用作语文考试、测试的卷子,我认为这种考试方式极为可笑,极为荒唐。分析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哪一句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来问我我都不知道。曾经有一个学生拿着考卷就是我的文章让我自己做一做,最后按标准答案评分,69分,他很高兴,说比他还低。语文应该是通过阅读产生对母语的热爱,有一种敬畏之心,学会正确的阅读和写作。现在的方式是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我认为语文教学改革太重要了。

同时,我认为教师也非常重要。我同意卢梭、杜威他们给教育下的定义,教育就是生长,老天给你的那些重要的精神品质,让它们生长得好,这就是教育。学校的使命是给生长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在我看来好的环境里很重要的一个环境就是教师,对学生来说,碰到好的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但是,我认为教学大纲规定了一些动作,教师必须按照规定动作做,如果教学大纲的基调是有问题的话,好的老师就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如果教学大纲是对头的话,这些老师就能够自由自在地跳舞,这个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大纲、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方式都非常重要,如果对头,就可以让水平比较差的老师也能够提高,让好的老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