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从而为人类知识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这是一名学者及其所在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价值追求。良好的学术评价机制,有助于推动这种价值的实现。然而,如果仅仅盯住学术评价自身,则不能透彻体认制约我国学术研究水平提升的若干因素,因为研究者水平的提高是诸多条件共同促成的。
第一,科学的考核机制。目前对学者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近乎苛刻的年度考核任务了,很多单位都以“红头文件”明确规定不同职称的学者必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为自然年度)发表若干研究成果(论文或论著),完成者有丰厚的物质奖励,完不成者扣发薪酬,可谓“奖惩分明”。这种市场化的学术考核体系虽然有提高研究者工作积极性的一面,但也带来了严重弊端。在短期量化考核压力下,一些学者不是为了探求未知的世界,不是为了人类知识的增长而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保住自己的“票子”、“位子”而在短时期内发表了大量应景式的论文。近年来,国内“论文GDP”虽呈现出海量增长的趋势,但真正的原创性佳作并不多。俗话说:“慢工才能出细活。”学术研究是对人类社会未知领域的艰辛探索,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真正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付出大量的精力、智力才能取得。希望通过简单的奖惩机制就能推动学者在短期内做出数量又多、质量又高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不现实的。真正的学术精品源自“十年磨一剑”而不是“一年磨十剑”。值得欣慰的是,一些高校已意识到急功近利的考核方式的危害性,制定了更合理的考核方式,如滚动考核(对学者的研究能力作动态评估)、长时段考核(3年或更长时间)等方式,这种更符合学术研究自身规律,相对更加宽松、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者静下心来认真做学问无疑是有益的。
第二,对未知的研究领域充满好奇心、责任心。学者要想在学术研究中有所作为,在相关研究领域对未知的世界应怀有强烈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源于兴趣,而非功利所诱,在这种情况下,学者的聪明才智最容易调动起来,学术上有所成就往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学术研究毕竟不是学者自娱自乐的工具,研究者要有深切的国家情怀乃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古今中外但凡在学术上有重大造诣的学者无不如此。而反思当今学术界,一些学者对学术研究缺乏足够的兴趣,面对单位的考核压力,不时流露出职业倦怠,更不要奢谈其研究的动力源自强烈的“国家情怀”。在这种情况下,又怎能祈求这些人在学术上有大的成就呢?
第三,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多年来,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使用原始资料上有很多限制因素,特别是关于世界史、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由于难以获取到足够多的真实可信的档案资料,而不得不靠逻辑推理来“猜想”有关历史图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对学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根据自身条件出国查找或从国外购买、复印档案资料。此前,我国多数人文社科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收入不高,生活压力较大,有些人甚至还为基本的生存条件而“牵肠挂肚”,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们的科研精力。当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近年来学者的生活、科研条件不断改善,我国的学术研究事业也在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