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开通报一批科研不端典型案例,以“自揭家丑”的方式,彰显维护科研诚信的决心。
通报指出,自2010年至
学术不端行为之猖獗,已成为近年来学界之“大患”。
湖北某大学郝汉舟,把他人发表的3篇SCI论文窃为己有,用这些论文申报2011年度基金项目并获得资助;同时,在背景资料中虚称自己为澳大利亚访问学者和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度又用同样方式申报基金项目,同时还虚构1篇根本未发表的英文论文。
北京某研究所刘志华(男)2011年度获得一项青年基金项目,在其研究背景中列了1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刘志华,标注的单位为哈佛医学院,但此刘志华(女)非彼刘志华(男)。实际上,在这期间,两位刘志华都在哈佛大学做研究,刘志华(男)正好利用了这一点。更有甚者,有的学者不仅窃取他人的学术成果,就连项目申请书也剽窃别人。
在声讨挞伐学术腐败的同时,不能不正视这样的现实:与学术不端相比,学风浮躁更为普遍,更为司空见惯,更加积重难返,而这,恰恰是滋生学术腐败的温床。
“剪刀一剪,糨糊一粘,大名一签,长长一篇……许多论文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在谈到高校学风时,一位大学教授念了这个广为流传的顺口溜。讲学、出书、泡会议、上电视……如今的学者真的很忙碌;急于评职称、急于拿奖项、急于成名家,如今的学者真的很着急;忙碌和着急本无可厚非,但是,由此形成的浮躁心态就成了问题:耐不住治学寂寞,热衷于功名利禄,把象牙塔当成了名利场。特别是受“学术GDP”、“学术锦标赛”机制的误导,学人重论文数量而轻学术质量,重学术产出而轻学术贡献,于是,学术泡沫与学术垃圾“应运而生”。
“你们可以不惊天动地,但必须要有诚信。你们可以什么都破产,但学术信誉不能破产。”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这样寄语大学师生。然而事实上,浮躁学风像雾霾一样日益弥漫,中国学人的学术信誉日益受到挑战。
与当今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相比,昔日学人的严谨与“死板”值得借鉴。19世纪末,张之洞改造旧式书院、创办新式学堂,倡导“沉静好学”的良好学风,明确要求招收学风品行严谨的学生,对学堂中基础不扎实、学风浮躁的学生“严加淘汰”。
1941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才子王叔岷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拜见所长傅斯年时,傅斯年严肃地告诫他:“要把才子气洗干净!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在傅斯年的鞭策下,王叔岷“痛下功夫”,三年内不发表文章,后来却著作等身,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傅斯年为青年学者定下“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的规矩,可谓用心良苦。在学风浮躁的今天,还有多少学人能理解并认同这样的苦心呢?
(来源:人民日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