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学者合著的文章《社会、心理干预试验的报告质量》获得了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的资助,并在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刊发。
两校的研究者在分析了约40份社会学、行为科学(涵盖临床心理学、犯罪学、教育学、社会福利工作)等领域顶尖学术期刊上刊发的200余个学术研究成果后,发现倘若这些领域内的研究报告不明确标明社会、心理干预贯彻实行的细节,那么投入到此类研究的资金将“付诸东流”,因为此类研究完全是“纸上谈兵”,没有具体实施的细节,纵使有丰富资金支持研究顺利开展,政策决定者和执行者也依然很难把研究中涉及的干预措施付诸实践。
研究显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可以给政策决定者和执行者提供其需要的指导路径,并可能从报告中获得最大收益;报告对研究方法的翔实介绍可以帮助读者判断研究的客观性。此外,研究者建议,社会学、心理学实验报告应借鉴医学实验报告加入“报告指南”。研究者表示,报告指南完善了医学实验报告的质量,虽然医学实验报告指南并不适用于社会和心理领域的干预试验,但值得借鉴。据悉,参与该项研究的研究者计划在医学实验报告指南基础上,针对社会学、心理学实验研发出一套报告标准。
牛津大学循证干预中心教授保罗·蒙哥马利表示,在经济紧缩时期,政策决定者们愈来愈注重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可操作性,而在一份学术报告中附带报告指南正是提高研究现实意义的关键一步。伦敦大学学院心理系高级研究员伊万·梅奥-威尔逊表示,“如今,关于提高和重视社会、心理关怀的实验的确不少,但大多数实验都由于缺少关键细节而失去了现实意义。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旨在改善人类生活,为此,科学的记录需要做到准确与完整兼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