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引起社会热议。学科评估为业内各单位了解彼此间学科现状、促进自身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供了参考数据,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了参考信息,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有关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的状况,这也是开展学科评估的根本目的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在“师资队伍与资源”指标中,评估对“学术近亲繁殖”现象有一定分值体现。
学术领域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师资队伍与资源的“近亲繁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教育行政部门就曾采取过一些措施予以规避,产生了一定效果;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顾海滨教授等人根据调查资料,得出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数倍于海外同行,而且“越是知名度高的大学,其‘近亲繁殖’现象越是严重”的结论,这一话题再度引发讨论;最近两年,学术领域的“近亲繁殖”现象不但不见减少,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再度引发教育界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
虽然能不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师资队伍与资源,但师资队伍与资源的“近亲繁殖”显然是阻碍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一颗“毒瘤”。师资的“近亲繁殖”,必然导致学术的“近亲繁殖”,滋生“学术江湖”;必然产生学术怪胎,妨碍学术创新,影响人才发展,对学科建设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问题在于,为何“人人喊打”,却“打而不尽”?为何这颗“毒瘤”蔓延之势“杜而不绝”?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化传统的原因,也有社会观念、就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没有形成一种避免“近亲繁殖”、促成良性循环的约束制度和运行机制。
针对此,《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学缘结构,逐步减少和消除“学术近亲繁殖”现象;鼓励高等学校大幅度减少或者不从本校毕业生中直接聘任新教师,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避免“近亲繁殖”的政策规定是产生了一定效果的。在目前高校办学自主权越来越下放的情况下,避免“近亲繁殖”恐怕更多地要依靠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学科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摒弃陈规,割除偏见,制定出相应的规避“近亲繁殖”的制度。
笔者和几个同学曾在哈佛大学参加某学术活动上,当介绍各自的教育背景时,谈及我们在某所国内大学读了本科、硕士、博士又留校参加工作,对方认为这不可思议。他们认为,这种情况在美国高校是绝不会发生的,他们在制度上和政策上就不允许。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国际交流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长江学者”等各项人才计划以及“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都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搭建起很好的平台,也为避免“近亲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育界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抓住契机,创新体制机制,借鉴海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先进经验与模式,根除“近亲繁殖”弊端,让学科走向一流,让教育走向一流。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乃蔡元培先生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教育理念,面对建设一流学科、避免“近亲繁殖”的呼声,从其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正当其时。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