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哲学 >

【黄伟】学术“盛宴”泛滥的隐忧

2017-02-12 09:31:07 
 

学术论坛、校庆典礼等活动,是校园文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术论坛、研讨会、庆典,正在背离举办的初衷,负面效应凸显,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老教授四处化缘 副院长愤然辞职

学术论坛本是交流学术、碰撞火花的平台,但是一旦与钱扯上关系,有时候让知识分子非常尴尬。

张教授是湖北某高校一名知名的博士生导师,三年前牵头举办了一场海峡两岸的学术论坛,当时邀请了台湾和大陆的30余名学者参加。筹备之初,初步估算论坛所需的经费在20万元左右。论坛虽然是张教授牵头的,但一名高校教师显然无法承担论坛的全部经费。

于是,年近六旬的张教授想到了“冠名”——找主办单位。“我办这个论坛,是一份责任,为大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不为名不为利。”张教授介绍了他化缘的途径——先把学校拉进来做主办单位,再根据自己的学科,把对应的政府机关拉进来,然后自己还有一个省政府授予的顾问头衔,借助这层关系再找省政府领导支持一下。

虽然已是颇有名望的博导、教授,张教授还是得陪着笑脸上门求人,最后倒是如他所愿,各家单位都很支持,答应了他上报的预算经费。正当张教授全心筹备论坛之时,政府部门来电话,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活动预算要减一半。“人家给钱就不错了,只好再想办法。”张教授拿出预算表,先做“减法”——把招待宴会改成自助餐,把原本计划准备的礼品去掉,论坛地点从酒店转到学校会议室,经费只负担自助餐和部分特邀专家的差旅费;再做“加法”——找学校支持一点,再从自己的科研课题经费中挪用一点。当论坛办完的时候,张教授长舒一口气:“再也不主动提议办论坛了,太累。”

为了办学术论坛,把副院长的头衔弄掉了。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湖北的一所高校,也是因为钱。

杨教授是自己所在学科的全国知名教授,前几年一个国家级的会议“轮流坐庄”到了他所在的学校。“推掉不办吧,以后在业界怎么混?办吧,钱是最大的问题。”杨教授透露,当时他找到学校,学校说这个会议有意义,非常支持,经费学校可以解决一部分。

抱着“一颗红心”,杨教授忙前忙后,终于让会议“圆满成功”。会议结束了,代表们各回各家,杨教授就要开始拿着各种发票报销了。到最后,有两万元的费用本来说是学校解决的,但领导以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不批。杨教授好说歹说,学校领导“无动于衷”,这件事如一根导火索,让杨教授想起以往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一怒之下向学校领导打报告,辞去副院长职务,以示抗议。

以前学校各种活动表现活跃、对学校发展经常建言献策的杨教授,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自己的学问,同事们都为这件事感到惋惜。

其实,这两件事情发生在“穷学校”、“穷教授”身上,如果换在经费宽裕的老师和财大气粗的学校身上,举办论坛自然会大方很多,论坛也会随之增多。记者查阅北京一所人文社科类高校的网站,除去寒暑假,几乎每周都有各类论坛、研讨会。

两位教授举办论坛为钱所困,正好印证了当前“三公”经费高企、支出不透明、增加办学成本的现状。最近,华东某省教育部门与当地一家单位举办合作签约仪式,开会1个小时,花费高达近5万元。这钱到底是如何花的?记者调查得知:场地租用费,半天为1次,2.5万元;主席台电子显示屏,使用1次6000元;与会代表吃饭费用,人均100元标准,共5000元;会议文件制作打英礼品等各类费用共计1万多元。

 

背离大学精神 伤害学校形象

严肃殿堂怎堪 浮躁之风浸染

如今的很多学术研讨会或论坛,都是“虎头蛇尾”:开幕式领导出席,很热闹,到了后面的主题报告和分组研讨,人就慢慢少了。更有甚者,一些知名教授点个卯就走,留下PPT由学生代为讲解。

严肃的学术殿堂,怎么可以容忍这种风气?

“眼下,我们一直在讨论大学精神的回归。但我们还有纯粹的大学精神吗?”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慨叹,现在的大学教授都是在市场文化、官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影响下活动的,纯粹的“学术文化人”早已不多。“即使是蔡元培先生在世,面对各种非学术文化的包围,他还能实现他的理想吗?”

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曾批评“庆典泛滥”。据他统计,去年前5个月,全国仅高等学校就有42家举办了校庆,从10周年到100周年都有。至于企事业单位的庆典,更不计其数了。这位年届八旬的老先生感叹:“一个单位每隔5年或10年就搞一次庆典,这在世界上闻所未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以目前盛行的大学校庆来说,应该有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校友欢庆,回到母校,重温师生、同学情谊;二是反思学校办学的问题,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找到方向。国外大学校庆,往往就围绕这两大主题。

去年,熊丙奇曾到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参加150周年校庆活动,该校的校庆主题就是“反思”——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学校举办了建校150周年成果展,在成果展上展出的150件展品,全是本校学生的发明,既有雷达、第一台实时计算机、第一个人造假肢、更好的天气追踪系统、晶体管、频闪摄影,同时也有各种毫无实用价值的怪异发明。“这种展出风格,确实比较符合该校的‘书呆子’气质:严肃的校庆,照样可以展出这么‘荒谬’的发明”。熊丙奇表示,麻省理工学院的“书呆子”们知道,所谓伟大的发明,很可能就孕育在“荒谬”之中。

最近,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了75周年校庆,该校宣布,人民大学将不举办传统的以少数领导和嘉宾为主体、有限师生及校友参与的庆典大会,而是在校内进行“关爱师生基金”校庆义卖活动等。校长陈雨露向媒体表示,义卖善款将用于支持“关爱师生基金”,为身患重症疾并遭遇意外伤害或遇到其他困难的师生提供援助。这样的校庆活动体现的是公益性,以及校友和在校师生的参与。这就让校庆充满关爱师生的气氛,也把校庆真正办成师生的节日。

采访中,很多专家学者表示,如何举办学术论坛和校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的办学宗旨和大学精神。“我国大学意识到以前学术论坛式校庆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改变,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变化还远远不够。”熊丙奇表示,不管是此前南京大学的“序长不序爵”,还是人民大学的公益校庆,都是积极的变化。但是,真正体现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会议名头唬人 内容走走过场

学术“盛宴” 有多少含金量

“台上的院长们,你们能不能严肃点?”在北京某高校举行的一场学术论坛提问环节,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拿起话筒,厉声喝问。这场原本“基调和谐、其乐融融”的论坛,因为这个不和谐的“话外音”,出现了长时间的尴尬。

论坛主办方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内某顶级学府的一家管理学科相关学院,正迎来建院10周年庆典。这个名为学术峰会的“院长论坛”,是院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头戏”,不仅从全国请来了该学科排名前列高校的院系掌门人,论坛时间也被安排在“黄金时段”。

然而,令人难堪的场面最终上演。这位发难的教授向记者坦言,自己年轻时就在这所顶级学府求学,对母校的感情难以言表。“今天这样喜庆的场合,确实不该这样不给面子,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该论坛总共4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6位院长、学科主任乃至副校长同台发言;每人用5分钟阐述观点,另有15分钟集体讨论,此后还有观众提问互动环节。第一组上台的都是重量级嘉宾,但这些名校学者们甫一开口,却让人感觉气氛不对。“庆典很隆重、很严肃,我看大家都是同行,都是老朋友,还是别这么拘谨了,放松放松吧1第一位院长笑容可掬,随后,另一位院长立即拿起了话筒:“中午有没有喝酒哇?”到了集体讨论环节,台上院长们更是自娱自乐,嬉笑声不断。记者注意到,台上一片热闹,台下听众却不断摇头,最终悉数离常

“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想请院长们在两分钟时间内,告诉我你们所研究学科最前沿的5个问题。”听众提问环节,这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一字一顿地问道。事实上,刚刚结束讨论的专题就是“学科发展前瞻”。这位教授补充道,“我这个问题,原本很想问某位院长。但从刚才发言内容来看,他估计很难给出满意回答。”

台上院长们以社会热点作引子,以搞笑段子作点缀,但就是不切入正题。原本早该结束的上一节讨论,已完全挤压了下一专题的时间,院长们却仍乐此不疲。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向记者诉苦:每年那么多的论坛,都是老朋友组织和参加,不参加不行,如果每次都精心准备演讲稿,哪有这个精力?最后只好应付应付。记者在网上随机查阅了几个学术论坛的新闻报道和嘉宾演讲稿,发现越是由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买单的论坛,“打酱油”的人越多,纯粹高校举办的学术论坛要略微好一些。“现在的学术论坛,听的人花不了太多参会费,讲的人有高额的出场费,大家都不珍惜了,走走过常”这位教授表示,高质量的学术论坛越来越少了,很多嘉宾都是按照出场费的高低决定自己演讲内容的深浅。

学术论坛泛滥的同时,还有以校庆、院庆为代表的各种庆典活动。湖北某高校去年举办校庆,除了请很多校友回来捐钱、搞几个讲座外,并没有太多留得下来的财富。该校部分老师表示,这种活动就是做给领导看的。一位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每一任校领导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点成绩,校庆就是向上级领导展示“政绩”的平台,因此很多高校非常热衷。

在最近曝光的部分学术论坛、校庆典礼的负面新闻中,无不是与会者开会打牌、玩手机、睡觉及学校拿着验钞机收钱等离奇镜头。“正是因为举办初衷不正,才会导致现在这种情况。”一位高校教授表示,很多学术论坛都挂着“国际”、“中国”的名头,其实这些学术论坛上外国学者、省外学者都少得可怜。

湖北大学叶显发教授表示,开会应秉持“不浪费时间、不说空话”的原则。会议什么主题,该讨论哪些问题,无论你是校长还是院长,开会前都应了然于胸。正式开会,每个人力求在规定时间内讲明白问题,如果你习惯务虚,不喜欢直奔主题,那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结束发言。“每个人的时间都宝贵,这是个基本的准则1

办学经费很紧张 却频频开会庆典

评估问责机制 有待健全完善

天津市纪委研究室焦健博士日前在媒体上撰文指出,严格控制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大手大脚和奢侈浪费,有效控制行政费用支出,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切实让有限的财力用到刀刃上,用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政府在无形之中就会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良好形象。

目前,很多高校一方面为办学经费紧张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频频举办各类会议庆典,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负责任、过于浪费的现象。对此,专家表示,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怪,有个人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制度安排上的问题。

在实践中,形式主义造成的铺张浪费,实际上又找不到承担责任的对象。因为浪费的是公家资源、公共资源,搞形式主义者只求“形象出去了、验收合格了、气氛上来了”,至于是否符合实际,浪费有多少,恐怕没有一个人、一家单位会认真去计算。相反,有些搞形式主义者还能因此得到好处,比如政绩,比如经济回扣。

如何尽快遏制各种庆典和低水平学术会议泛滥的势头?专家开出了一套“组合药方”。

——高校经费收支情况要向社会透明公布。目前,很多高校在学校内部有财务收支状况的公布,但是往往只公布大类项目,具体怎么使用的一概不知。尤其是会议、庆典这种“非明码标价商品”的开支,普通师生没有评判的标准。因此,审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办学经费的审计,将学术论坛、庆典等纳入审计范围,要严格按照会议、论坛的相关规定标准加以审计。必要时,部分地区可以探讨建立高校学术研讨会绩效评估机制,尽管大规模推行有难度,但是可以进行试点。季度、年度学校经费使用明细要尽量公开透明。

——党政领导要率先垂范,尽量不参加或少参加各类不必要的研讨会和庆典活动。目前很多学术论坛、庆典活动热衷于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邀请人员参加,或邀请上级机关领导、国(境)外机构及知名人士参加。往往党政领导的级别成为研讨会吸引人参会的重大“卖点”,这种情况在有商业机构参与的研讨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记者接触过不少学术研讨会,副省级以上领导往往只是出现在开幕式上,甚至简短的致辞结束后就以“还有其他事情”为由立即走人,这既影响了活动的气氛,也影响了领导的形象。因此,党政领导尤其是高级别领导要率先垂范,加强自我约束,不给泛滥的学术“盛宴”存在的机会。

——活动形式要尽量简洁高效、节省开支。记者对多个学术研讨会调查发现,活动形式多样,最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开幕式太长,致辞的领导太多,以致于部分会期一天的研讨会,半天在听各位领导致辞;二是附带活动安排太多,很多研讨会以开会之名行旅游观光之实,会议场所非五星级酒店不要,会议地点尽量放在风景名胜区;三是礼品过于贵重,许多展会的礼品跟着潮流走,电脑不好拿就送平板电脑,苹果的送不起就送联想的。越是重点高校、越是办学经费宽裕的高校,这种情况越是严重,过分追求形式主义加剧了铺张浪费。北京某高校博导刘教授坦言,在国内和国外参加学术研讨会,享受的待遇完全不一样,“国外的会议很抠门的”。

媒体评论员杨锡忠表示,要通过清理论坛、庆典活动,传递一种作风务实、厉行节约、对社会公众负责的信号,让形式主义者的“形式”不能发挥效用,让铺张浪费者的“铺张”没有经费来源。

最近,江苏省出台节庆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节庆活动“降温”: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一般不举办周年庆典活动,逢十逢百周年等确需举办的,应当按规定报批;申报活动时,应提交书面申请,说明举办依据、活动方案、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等;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得出席与本职工作无关的节庆活动。

当然,这只是对节庆活动提出了规定。专家指出,对于高校而言,还应对学术论坛、研讨会加强自我管理,毕竟这方面的浪费更加隐形,考核评估的难度更大。(特约通讯员 黄伟)

用做学问的态度办学术会议

汪瑞林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则报道引人关注:今年8月底,全国反腐倡廉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在京召开。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公务用车问题并列,成为纪检监察部门重点开展的3项专项治理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会上指出,在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专项治理方面,通过全面进行清理和着力规范管理,从2011年以来,全国共撤销各种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项目2549个,节约财政资金12.2亿元,建立健全了一批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

从这则报道,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推断:其一,庆典、研讨会和论坛过多过滥的问题非常严重,否则不至于被列为“三项治理”之一;其二,庆典、研讨会和论坛泛滥,是一种腐败行为。

应该说,庆典和学术会议泛滥的现象,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都存在,但是不可否认,教育是其中的“重灾区”。大量可办可不办的学术研讨会、论坛铺张浪费,侵占公用办学经费、挤占挪用科研经费,是一种经济上的腐败行为。受邀参加论坛或研讨会,往往吃住费用主办单位全报销,很多时候不仅能免费旅游观光,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出场费”、“评审费”,一个月参加几场学术论坛,“外快”就超过工资了。这是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赶场参加各种论坛和研讨会的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看,质量低下、主题空洞陈旧的学术会议,更是制造学术垃圾、助长功利浮躁之风、让一些人不能安心于教学科研的罪魁祸首,是滋生学术腐败的温床。

因为供职于教育媒体,笔者和同事们常被邀请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和论坛、峰会,但是苦恼的是稿子难写。有时候半天或一天的论坛听下来,感觉没有一点新鲜的信息和观点,只有回顾、引述,没有创新,都是些人云亦云的东西。有些学术会议,美其名曰国际论坛,其实不过随便拉了一两个外籍人士凑数。一些论坛还要求参与者提交论文,结集成册或出版。很多人将在学术会议上发言、论文被收录视为一种成果和炫耀的资本,成天忙于参加各种论坛和寄送论文,沽名钓誉,结果是论文出了不少,没有一篇是有分量、有价值的。这种快餐式的学术研讨,对于年轻人才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

据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对其弟子的博士论文提出要求,不得超过A4纸20页,把精华和创新写出来就够了,其他的不用赘述。与国内博士论文动辄几十万字相比,丁教授更看重的是质而不是量。

笔者早年采访过我国著名的水文地质专家林学钰院士,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她的一个博士生将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受到了她的严厉批评。她认为,急于成名、急于发表成果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做学问要厚积薄发、板凳坐得十年冷,这样才能出大成果,一篇论文顶十篇。

个人做学问要严谨、扎实、厚积薄发,组织举办各种学术会议何尝不是如此?学术研讨会、论坛是启迪智慧、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有效载体。一场高水平的研讨会或论坛,能让与会者在短时间内萃取精华,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正常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必要,不可或缺,但是凡事均有个度,过犹不及。学术会议过多,必然导致泥沙俱下,整体质量难以保证,效果适得其反。

各种学术研讨会、论坛的主办方(通常为学校或院系),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注重学术会议的含金量,办10场水平低下的学术会议,还不如办一场高水准的学术会议影响力大。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何取舍,那就要看主办方是要图热闹还是真的研究学问了。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25日第3版)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