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哲学 >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的理性回归

2017-02-13 08:42:13 

评价管理的创新,是要将“主动的评价者、被动的被评价者”转变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共同体内的积极参与者”,并为跨越学术成果“量”与“质”的鸿沟储备巨大的能量。

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方式引起了许多议论和批评,从根本上可以说是由于理性缺失使评价陷入操作困境,因而呼唤理性的回归成为评价管理方式创新的突破口。具体来说就是要着眼学科的良性发展,释放出更多的学术活力,让学术活动的发展方向与评价制度设立初衷相一致,使评价体系真正起到学科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以人为本”追求多元

学科评价管理本不是学科发展的枷锁,而应是促进学科良性发展的有效选择之一。若要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当中体现人文精神,则必须以保护学者的学术活力为本。有论者言,学者是有个性的,最有学问、最有思想的学者恰恰也是个性最强的人,每个人自有其发挥专长的表达方式,我们的评价标准应当是适应学者的风格,却不应当将学者强行纳入主观僵化的评价标准,这是学术工作题中应有之义。

要真正将这些原则纳入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就应该改变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的唯量观,不仅要进行定期评价,还要根据某些学科的特定情况,实施长期评价、跟踪评价以及成效评价,对不同的学科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培养各学科以质取胜的价值诉求,逐步摆脱单纯对学术成果高数量、高产出的崇尚,这样才有助于学界形成踏实做学问的良好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的形成,反过来将有力保护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学术活力,使之更自由地安心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工作,解决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真正迫切需要面对的难题。

“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伴随以多元的弹性诉求。多元的弹性诉求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目标的不拘一格,依照各学科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并且给予各个管理目标以足够的伸缩空间,并配合各学科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进行适当调整。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管理目标,大而话之,就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在一定时期内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并根据判断作出评价预期。它既是对前一时期发展情况的总结,也是为随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指导意见。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参与评价的各方良性互动。学术共同体必须将管理创新放在第一位。这里说的创新,首先是把“多元”与“弹性”这两个要素加入到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之中,从而将其盘活。管理创新模式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管理不在于资源要素配置的改变,而在于实现资源要素功能的提升,适时进行资源要素的功能换位,营造多角度的审视空间,及时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应对之道。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不仅仅是统计一定时期内的学术成果,更要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管理的创新,是要将“主动的评价者、被动的被评价者”转变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共同体内的积极参与者”,并为跨越学术成果“量”与“质”的鸿沟储备巨大的能量。

造成现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中学术成果“量”与“质”脱节的原因除了管得太死、评价的角度太单一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理性缺失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角的侵蚀,忽视更应该追求的东西——搭建“量”与“质”的桥梁。一般来说,学术成果量上的增长应当带来学术成果质的进步,但现在却奇怪地导致学术成果“量”与“质”的脱节。现行评价往往忽视学者的研究兴趣,学者为了应付评价,在短期内尽快增加学术成果的数量,不得不委屈学术成果质量,尽可能地多发论文,造成学术成果数量与质量呈反比的现象。因此,不能在评价方式上搞一刀切,而要将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主动性作为评价的潜在目标。致力于改变学术成果量与质呈现反比的现象,可能在起初会出现学术成果数量下降的情况,但这挤掉的是学术泡沫,却给了学者在学术上休养生息的时间,假以时日,就会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涌现出来。

学术共同体角色的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各学术共同体在长期的学术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一套学术活动机制,以及一套符合实际的学术运行准则,学术共同体据此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调整、再评价,并内化为一种趋向自为的评价行为。然而,行政评价过程与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自为式评价不同,看到的主要是学术成果的外化表征——量的积累,并以此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因而可能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术行为失范埋下伏笔。这提醒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管理方式应尽快向“小管理”转变,即回归学术共同体有效进行的自为式评价,给予学术共同体更多的自主权。 正如美国学者盖斯勒所言,“同行评议之设计,就是允许本学科、专业的同事们交流想法、意见、建议和反馈信息。这种交换促进了科学进步,因为同事们得以向其他科学家学习,并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这样一种学术共同体内在的学术运行机制,可部分抵制外部评价的盲目性。

学术共同体的角色转换为自为的整体,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不仅能发挥其对本学科发展脉络的深刻把握,也能促进外在评价主体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对各学科的政策扶持上,形成优势互补的结构。在这一基础上,学术共同体自为式评价管理目标就会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评价管理目标达致统一。

评价的行政管理需形成张力

目前,对评价实施行政管理的进程遭遇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难题。如何在“管”与“放”之间掌握好一个适当的度?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考验行政管理的张力。顺利地形成行政管理的张力,就是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管理中坚持“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既有管理重点,也有退出机制。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行政管理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政策引导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固然是客观的,但其与实际相结合等等目标却是可以通过有效管理而达到的。例如,恰当处理学界的“马太效应”也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行政管理的难题。“马太效应”是现实存在的,但它可能阻碍学界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利于年轻学者的涌现,应有外力的注入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行政管理主体能一视同仁地对各个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跟踪评价,直到实现其学术和社会价值为止,并据此作出合理的评价,而不是以学者的名望来区分学术成果的优劣,这其实就是管理创新,也是行政管理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有所进”与“有所为”。至于“有所退”与“有所不为”,是说对评价的行政管理不必面面俱到,不要搞管理层级上的“大而全、小而全”,政府层级,高校、科研机构等职能部门等层级,一说评价,一窝蜂都上,都带有浓重的行政主导色彩。评价项目过多、过滥,评价手段单一,这样下去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学术评价说到底是一种与学术体系的内生力量共同推进学术进步的努力,如果把握不当,难免导致学术界片面追求功利,最终阻碍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没有一个好的管理手段,不能及时对评价管理进行创新,就不可能实现评价的初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