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 > 哲学 >

【唐红丽】“昆仑”事件折射学界“两少一多

2017-02-16 09:08:03 

这件事情充分暴露出目前部分学者在治学上,红色经典懂得少、国学基础知识储备少,而轻浮躁进之气多。“两少一多”积弊不除,学术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陆兴华在将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从德文译回中文时,误将“昆仑”当成作者。1月5日,有网友将这一事件发布在微博上,立刻引起广泛关注。

此前,《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作者在引用海外文献并将蒋介石的名字从英文译回中文时,误将ChiangKai-shek译为“常凯申”。以致有网友把两处翻译错误联系起来,直呼和戏言:“能和常凯申抗衡的宿敌昆仑同志终于出现了。”

针对学术翻译出现的类似事件,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众多学者表示,这件事情充分暴露出目前部分学者在治学上,红色经典懂得少、国学基础知识储备少,而轻浮躁进之气多。“两少一多”积弊不除,学术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

“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1月6日,记者根据网友对陆兴华当时发表文章的截图,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网站“正来学堂”进行查询。网站系统提示“信息不存在或已删除”。之后,记者通过“百度快照”找到于2006年5月11日上传至“正来学堂”网站的题为“请不要用施米特来吓人好不好?——论阅读施米特时所需的模态和分寸拿捏”的文章,作者陆兴华。

陆兴华在文中写到“施米特引用了中国诗人昆仑的诗句来展望这种世界革命或战斗下的真正的政治的斗争和和平:把革命和战斗的火种当礼物,一把送给欧罗巴,一把送给美利坚,一把留给中国自己,这样和平才会来主宰世界”。文章注明:“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记者拿着陆兴华引用的德文原文,从德语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到,原文中的“Mao”可能被译者忽略了。德语原文中确有“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这首词中道出了他世界新秩序的多元概念……”的字句。

事件发生后,陆兴华在其名为“理论车间后门”的微博中就网友指责其没有读过毛泽东诗词这一问题回复:“毛泽东这首诗没读过……我没读过的东西多着呢,影响了我什么呢?”对于自己出现的翻译错误,陆兴华说:“理解错误和翻译错误今天还在犯,明天还会犯。” 针对陆兴华没有公开道歉一事,有网友指出:“其实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发现后的态度”,“我们的教授能不能有点治学的态度”?

红色经典知识与国学常识严重欠缺

围绕着这一翻译错误暴露出来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学者,以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鲁克俭有着近十年的翻译和主编“译丛”的经历。他告诉记者:“翻译是高风险的事业,我们一直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但是一旦出了错误,一定要抱着虚心的态度,有错就改。”鲁克俭指出,“昆仑”问题的出现主要不是译者的专业素养问题,而是态度是否严谨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把毛泽东的词译成作者‘昆仑’,稍微有点国学常识或者红色经典知识储备,根本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山大学教授郭忠华说:“这个事情反映的不仅仅是译者的翻译能力,还有知识储备和心态问题。”他指出,首先,翻译一定要慎重,尤其是涉及典故历史。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但是把毛主席诗词这样经典著作的名字都译错的失误,是很不慎重的。如果学术态度再端正一些,很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其次,这也反映了译者自身国学功底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存在问题。对传统诗词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念奴娇”是词牌名,“昆仑”是词作的题目。错将题目译为人名,说明这位学者对传统诗词非常隔膜。

华大学教授韩立新告诉记者:“做学问不能急于求成,要慢点做。虽然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出问题的理由。一个认真负责的学者,应该可以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学术负责。”

其实,早在“昆仑”翻译错误出现之前,学界早有关于将“孟子”译成“门修斯”等误译的讨论。

类似学术翻译错误屡屡出现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一部分学者在红色经典知识与国学常识上严重匮乏,知识储备不足而“大胆”操刀,结果出现如许之多匪夷所思的错误。这些错误不断提醒学界,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强调外语学习、西学训练,强调向西方学术评价体制看齐,但如果仅仅强调这些,忽视国学常识和红色经典的阅读与学习,我们的研究就是跛足的、不健康的。红色经典、国学常识,不但不过时,而且非常必要。

加重“学术质量”砝码在学术评价中的比重

真正严谨的学术研究,讲究的是“十年磨一剑”,推崇的是厚积薄发。急功冒进、贪多求大,是与科学精神严重背离的。已故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黑格尔哲学专家贺麟先生翻译黑格尔的作品《小逻辑》用了十年时间,影响了整个中国哲学界。同时,学者本身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胜任研究工作。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知识和经验积累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

如今,很多学者学问做得很快,出成果的频率非常高。但由于学术浮躁之风盛行,也导致学术成果良莠不齐。如何才能扫清目前学术界学风浮躁的现象,营造良好的治学氛围?

谢地坤认为:“第一,学者要有责任心,要爱惜自己的名声。第二,学界也要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学者要有文化自觉。学者的文化自觉也是整个国家文化自觉的一部分。第三,最重要的还有学者本人的知识积累。必须具备很好的汉语基础、外语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对此,郭忠华从另一个方面提出:“这么多年来,我们说要端正治学态度,要有良好的学术风气,但是一些不严谨、不自律的现象屡屡发生。这固然跟学者本身的自我约束有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学术评价体制机制有关。”他说,评职称、升教授,需要有数量相当的学术成果。职称关系到学者的待遇,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都催生学者片面追求学术成果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量。这是造成学者心态浮躁的根本原因。

在采访中,不少学者对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暴露出来的“两少一多”弊端深表担忧。他们指出,红色经典懂得少、国学基础知识储备少,而轻浮躁进之气多。这“两少一多”积弊不除,中国学术繁荣发展就无从谈起。一些学者不懂历史,不懂国情,单凭自己对西方学术的一知半解,高谈阔论,信口游谈,其结论缺乏根基,经不起检验,这不是实现学术创新的正道。当代中国学术要有所作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坚持严谨治学、脚踏实地,否则,所谓的学术创新,不过拾洋人牙慧、自欺欺人而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录入编辑:乾乾)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环球美术网www.caanets.com”;本站发布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每日推荐

每周热点

  1. 1《中华古诗文书法作品选》第一辑出版

艺术批评

收藏关注

推荐资讯

返回顶部